![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5391/0-17049314230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5391/0-17049314230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5391/0-17049314231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小红同学周末向爷爷奶奶问好时,经常利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响度
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手机屏幕的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山的“倒影” B.日食
C.汽车观后镜 D.水中“折”笔
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凸透镜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满足 16cm<f<25cm
C.光通过凸透镜时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D.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应把光屏也远离凸透镜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
A.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B.用手捂住耳朵
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改进汽车发动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6.如图所示是某学校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用黑色墨水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涂黑,所成的像少了一半
B.图中凸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得到更小的清晰的像,首先应将蜡烛向左移,然后向左移动光屏
C.在图所示情况中,用光屏可以接收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将某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图中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所成清晰的像的像距变大了
7.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
A.158 mmB.158 cmC.158 mD.158 km
8.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9.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D.ρ乙>ρ甲>ρ丙
10.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
1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B.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12.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3.实验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实验数据的读取至关重要,下图中读数正确的一项是( )
A.秒表的示数为4min34.1s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
C.物体长为4.5cm
D.温度计示数为36℃
1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40g
B.60cm3该液体质量为 60g
C.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
D.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1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16.传说唐朝洛阳有一个和尚,喜得一罄,视为至宝。不料那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疑神疑鬼吓得生起病来,后来经人指点才知此罄与前殿的钟有关,击彼应此,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钟鸣”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磐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17.(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18.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的“人影”
B.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D.雨后的“彩虹”
19.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图象,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是1.8g/cm3
B.查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煤油
C.烧杯的质量是20g
D.体积为5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50g
20.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
21.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22.如图所示,小明在家中的墙上挂了一幅画,并在画框A点挂一根重垂线,从图中可以判断出( )
A.AB边是水平的B.墙面没有竖直
C.A点比B点位置偏低D.A点比B点位置偏高
23.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B.C.D.
2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夏天湿衣服晾干
B.正在消融的冰凌
C.冬天哈出的“白气”
D.樟脑球变小
25.如图所示,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和盐水.且,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
A.甲是纯水、乙是酒精、丙是盐水B.甲是纯水、丙是酒精、乙是盐水
C.乙是纯水、甲是酒精、丙是盐水D.丙是纯水、乙是酒精、甲是盐水
26.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
B.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C.太阳、灯光、珍珠、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经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产生的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虚像
28.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2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缩小
B.利用望远镜可看清血液中的细胞
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0.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________,密度较_______,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32.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3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变化/不变化),水中气泡的上升时___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若在常压下实验室所用煤油和酒精的沸点分别是150℃和78℃,则实验中应选用____(煤油/酒精)温度计。
34. (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35.已知真空中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送无线电波,2.6秒后收到反射的信号,则地月距离约为________km。
36.密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_____密度(选填“高”或“低”)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用水作为介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37.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如果此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K。
38.同学间可以通过同一平面镜看到彼此,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电子白板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白板表面发生了______反射。
39.请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2_____;
(2)同学们常用的中性笔笔芯的长度大约130_____;
(3)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_____;
(4)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超过70_____。
40.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想通过实验测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5)若将(2)(3)实验顺序对换,则所测小石块密度的误差将偏___________。
42.小明同学和小刚同学分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过程中。
(1)选择实验器材时,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在不更换电流表的情况下,小明的正确操作是对电流表___________;
(2)小刚同学在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刚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4)若在图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0.6”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改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5)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只写表达式),这样得出的规律___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明骑自行车从家赶往学校上课,25s内骑行200m,请问:
(1)在这200m内,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他保持这样的骑行速度不变,从家到学校共计用时300s,请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44.如图所示,空烧杯的质量为0.2kg。当烧杯内装满水时,称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用此烧杯装金属粒若干,称得烧杯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0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烧杯中再装满水时,称得烧杯、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1kg。(水密度:1.0×103kg/m3)求:
(1)烧杯的容积是多少?
(2)金属颗粒的质量是多少?
(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2、B
3、B
4、C
5、C
6、A
7、B
8、D
9、A
10、D
11、B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B
19、B
20、C
21、D
22、C
23、A
24、C
25、A
26、D
27、D
28、A
29、D
3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高 小
32、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
33、不变化 由小变大 煤油
34、2.50 36 337.5
35、3.9×105
36、低 下方
37、量程 C -2 88 285
38、可逆 漫
39、g mm s dB
40、升华 凝华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零刻度线处 右 64 20 3.2×103 大
42、调零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 B IC=IA+IB 不准确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存在偶然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 (1)8m/s;(2)2400m。
44、 (1)300cm3;(2)0.8kg;(3)4.0×103kg/m3。
位置
IA
IB
IC
电流/A
0.30
0.24
0.5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陈经纶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八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