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雨霖铃(寒蝉凄切)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词句,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加强朗读,来体会诗词韵律与情感基调。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诗中意象和意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学习重点】1、掌握诗中描写的意象、意境。 2、体会作者的离愁之情。【学习难点】 掌握诗中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
柳永 (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 他的词在当时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词”《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别离情景。
奉旨填词的自由张狂 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坎坷。一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因曾经落榜时,一时气愤做了一首《鹤冲天》,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对此很不高兴,在放榜时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 ,但却沉于下僚。
人生、仕途的失意 官场不幸,更多的时日他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妓们谱曲创词,浅斟低唱。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歌妓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在长亭话别的情景。当他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写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ǎi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后的蝉叫得凄凉而急促,面对着傍晚的长亭,一阵急雨刚停。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原则:情语优先, 兼顾物事
思考:这首词的情感是什么?
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表达离别的伤感的?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悲凉、品行高洁骤雨---愁绪、惆怅烟波、暮霭---朦胧、迷茫,看不清前方的路、前途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含离愁之绪。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杨柳1.离别。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排遣愁绪的凭借。刘希夷《春女行》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4、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常用于形容女子,以柳喻人。
(秋)晓风——悲凉、惆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残)月——孤独 惆怅、思乡 月有阴晴圆缺
酒——愁 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的人心情。
杨柳岸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晓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 残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残月的惨淡。引发作者无限的思念。
2、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柳——留谐音,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柳、风、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写景)
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细细体味。
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呢?
典型意象: 酒、柳、月、风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杨柳岸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伤离别 清秋节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4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7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8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1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手法+依据2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手法+依据2分)。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效果作用2分)
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意象
杨柳:柳有“留”意, “柳岸霸桥”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风: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判官》)
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请用300字记录一次令你难忘的分别,要求:至少引用两个名言佳句。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雨霖铃(寒蝉凄切)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4014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雨霖铃(寒蝉凄切)授课ppt课件</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诵读感知,梳理词意,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上阕小结,离别难,下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职业模块扬州慢(淮左名都)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职业模块扬州慢(淮左名都)优质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瘦西湖,学习目标,初读本词把握节奏,读本词体悟情感,《黍离》之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书愤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书愤精品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愤懑悲愤,激情朗诵书愤,课文探究,诗人如何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