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解析】
1.铁粉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A正确。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为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中FeCl3作氧化剂,与其溶液呈酸性无关,B错误。由于CuS、HgS极难溶,故可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C正确。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D正确。
2.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正确。聚羟基乙酸结构简式为,B错误。乙炔分子式为C2H2,是直线型分子,C错误。违反洪特规则,D错误。
3.1ml 中有10ml共价键,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A错误。氮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双原子分子,摩尔质量都为28g/ml,则总质量为14g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B正确。2.3g钠在稀硫酸中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C错误。1L 0.1ml·L−1 Na2SO4溶液中硫酸根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溶液中的水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不为0.4NA,D错误。
4.SiF4与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因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A正确。根据配合物化学式可知,配体是Cl−和H2O,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B错误。二氧化硫为V形分子,氨气为三角锥形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所以易溶于水,C正确。NH3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而PH3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因此NH3的沸点比PH3的高,D正确。
5.根据M的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A错误。M分子中有饱和碳原子、双键碳原子和三键碳原子,其中的碳原子分子采用sp3、sp2、sp杂化,苯环上的碳原子也采用sp2杂化,B正确。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M分子中无这样的碳原子,C正确。一个M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叁键、一个苯环、一个碳氧双键,故1ml M最多与6ml 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6.与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其溶液为红色,其反应为Fe3++3SCN− Fe(SCN)3,A错误。放入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铅和二价铁离子,反应为=,B正确。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大量Cl2时,被氯气氧化为,氯气本身被还原为Cl−,离子反应为+4Cl2+5H2O=+8Cl−+10H+,C正确。酸性FeSO4溶液长期放置被氧气氧化发生变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正确。
7.亚硫酸钠固体易溶于水,在启普发生器中让70%的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亚硫酸钠会溶解与硫酸溶液混合,无法控制反应的进程,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SO2,A错误。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B错误。观察U形管左右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的高低,铜和浓硝酸反应放出大量热,使试管中的气体膨胀,左端低于右端,C正确。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HCl杂质,干扰实验,无法证明非金属性:C>Si,D错误。
8.由图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为吸热反应,A正确。活化能大的分反应为总反应的决速步骤,由图可知,反应②的活化能Ec高于反应①的活化能Eb,②为决速步骤,B正确。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错误。同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一种或多种,D正确。
9.由图示中的O2−移动方向(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可知,b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则气体X为氧气,气体Y为丙烷,A正确。电子移动方向:b极→负载→a极,B正确。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C错误。b极上丙烷失去电子,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3H8−20e− +10O2− =3CO2+4H2O,D正确。
10.W、X、Y、Z、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W+的半径在所有离子中最小,则W为H。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X为碳元素。Z、Q位于同一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则Z为O,Q为S。最后依据“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推知Y为N元素。第一电离能:N>O>C,A正确。W、Y、Z、Q四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H4HSO3或(NH4)2SO3或NH4HSO4、(NH4)2SO4,B正确。X、Y、Z分别与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H2O、NH3存在氢键,沸点:,C错误。H、C、N、S可分别与氧形成以下二元化合物:H2O、H2O2、CO、CO2、NO、NO2、N2O4、SO2、SO3,D正确。
11.向2mL 0.1ml•L−1 NaCl溶液中先滴加2滴0.1ml•L−1 AgNO3溶液,此时发生反应:Cl− + Ag+=AgCl↓,且AgNO3溶液完全反应,振荡得到AgCl悬浊液,此时再滴加4滴0.1ml•L−1 KI溶液时,发生沉淀转化反应:AgCl(s)+I−(aq)AgI(s)+Cl−(aq),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AgI是比AgCl更难溶的难溶物,即Ksp(AgI)
13.根据图像可以看出,T2K之前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T2K之后,温度升高,转化率减小,由于温度越高,速率越快,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可判断T2K之前反应未平衡,T2K之后反应为平衡态,则反应ΔH<0,A正确。b、d两点由于氢气的转化率相同,混合气体的组成相同,各混合气体的浓度对应相等,但d点对应温度高于b点对应温度,d点对应速率大于b点对应速率,则b、d两点对应的v逆(H2O)大小关系为d>b,B正确。T1K时,0~20min内,根据氢气转化率为20%,可知Δn(H2)=6ml×20%=1.2ml,则v(H2)==0.02ml·L−1·min−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可知,v(H2O)=0.02ml·L−1·min−1×≠0.04ml·L−1·min−1,C错误。T2K时对应的c点为平衡点,根据H2的转化率为50%,可列三段式如下:
2CO2(g)+6H2(g) C2H4(g)+4H2O(g)
起始物质的量/(ml): 2 6 0 0
转化物质的量/(ml): 1 3 0.5 2
平衡物质的量/(ml): 1 3 0.5 2
则T2K时,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O2)=ml·L−1、c(H2)=1ml·L−1、c(C2H4)=ml·L−1、c(H2O)=ml·L−1,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D正确。
14.结合图像,V=0mL时,,可知c(OH−)=1×10−3ml·L−1,Kb=
==10−5,A错误。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ROH和RCl,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R+)+c(H+)=c(Cl−)+c(OH−),结合c(OH−)>c(H+),得:c(R+)>c(Cl−)>c(OH−)>c(H+),B错误。b点对应酸碱恰好完全中和,得RCl溶液,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结合物料守恒,溶液中c(Cl−)=c(R+)+c(ROH),C错误。c点溶液中溶质n(RCl)=n(HCl),根据物料守恒,溶液中c(Cl−)=2c(R+)+2c(ROH),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淀粉溶液 酸式滴定管
(2)H3PO3+2OH− =+2H2O(2分)
(3)5H3PO3+6H++ =5H3PO4+2Mn2+ +3H2O(2分)
(4)AC 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2分,回答两个就给全分)
(5)检漏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6)41(25−0.1V)(2分)
(7)偏高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d(1分) 5(1分)
(2)3MnO2+6KOH+KClO3 3K2MnO4+KCl+3H2O
(3)[Al(OH)4]−+CO2=Al(OH)3↓+{2[Al(OH)4]−+CO2=2Al(OH)3↓++H2O也给全分} 2CO2+2H2O+=H2SiO3↓+(CO2+H2O+ =H2SiO3↓+也给全分,可与前一答案换位置)
(4)2∶1(1分)
(5)Cl2(1分) 墨绿色溶液中的Cl−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为氯气(若说明在酸性环境中Cl−被或或氧化为氯气等都给全分)
(6)八面体(1分)
【解析】(1)锰元素为25号元素,为第四周期Ⅶ B元素,属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基态锰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3d5轨道上的5个电子为未成对电子。
(2)根据题给信息,结合流程图中的墨绿色溶液等信息可知,“共熔”时MnO2被KClO3氧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
(3)加水浸取,向所得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的[Al(OH)4]−、分别转化为Al(OH)3、H2SiO3,相应的离子反应为[Al(OH)4]−+CO2=Al(OH)3↓+、2CO2+2H2O+=H2SiO3↓+。
(4)歧化过程发生反应:=MnO2↓
,KMnO4为氧化产物,MnO2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由于墨绿色滤液中含有Cl−,加醋酸使溶液呈酸性,此时Cl−具有较强还原性,可被氧化性强的物质(K2MnO4、KMnO4、KClO3等)氧化为氯气。
(6)由该锰的氧化物晶胞示意图可知,晶胞中位于面上的4个氧原子构成平面四边形,另2个氧原子位于晶胞体内,与构成平面四边形的4个氧原子构成八面体构型。该锰的氧化物晶胞中,含O原子个数为个,含Mn原子个数为个,则该晶体的密度。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49.5
(2)AB
(3)变大
(4)①0.01 80%
②减小容器体积(1分) 及时分离出CH3OH或H2O(1分)
(5)c
【解析】(1)ΔH1=生成物标准生成热总和−反应物标准生成热总和=(−201.2kJ·ml−1)+
(−241.8kJ·ml−1) − (−393.5kJ·ml−1) = −49.5kJ·ml−1。
(2)该反应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定值,且在绝热条件下,结合PV=nRT可知,混合气体的压强为变量,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在绝热容器内,容器内温度为变量,当容器内温度不变,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定值,容器容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定值,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定值,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定值,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3)由图甲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升高相同温度时,lgk正增加的更多,说明平衡正向移动,K值变大。
(4)①已知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90kPa,10分钟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变为70kPa,则:
Ⅰ: CO2(g)+3H2(g)CH3OH(g)+H2O(g)
变化: x 3x x x
Ⅱ: CO2(g)+H2(g)CO(g)+H2O(g)
变化: y y y y
由于压强减少20kPa,因此2x=20kPa,解得x=10kPa,A点对应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初始时CO2的分压为40kPa、H2为50kPa,则(40−x−y)×(50−3x−y)=y×(x+y),将x=10代入,解得y=10kPa,即平衡时的分压CO2为20kPa、H2为10kPa、CH3OH为10kPa、H2O为20kPa、CO为10kPa。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
②反应Ⅰ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及时分离出CH3OH或H2O,也会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氢气的平衡转化率。
(5)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具有催化效率更高、反应条件更温和的优点,CO2在Au纳米颗粒表面电还原的进程如图9乙所示,该过程的决速步骤为c。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苯甲醛(1分) 羟基
(2) 加成反应(1分)
(3)
(4)12 (或)
(5)
(3分)
【解析】(1)G为,名称为苯甲醛。H为,其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
(2)B为间硝基甲苯,结构简式为。结合D与E的结构简式可知,发生加成反应:。
(3)F()与I()在浓硫酸催化及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J()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4)因为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E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物质,则先固定苯环和苯环上的一个酚羟基,再根据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可知,苯环上的另一取代基为丁基,丁基和酚羟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再依据丁基共有四种结构,可推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2种。其中,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氢原子数目比为1∶2∶2∶9,所以存在3个甲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即 。又因为苯环上存在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所以 与酚羟基处于对位,故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或 )。
(5)以C2H5OH为原料合成乳酸()时,增加1个碳原子,利用题给已知需先将C2H5OH氧化为CH3CHO,CH3CHO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合成路线流程图为。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B
B
A
A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C
C
C
D
C
D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钠元素有多种化合物,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