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高中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26题 52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7-28题 48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还被称为太阳系的“卫星之王”,其中木卫二冰冻外壳主要由水冰构成,它可能隐藏着液态海洋。在天球上,行星和月球正好运行到相同的赤经,两者距离很近,这一天象为“行星合月”。行星合月时,月球和行星在视觉上很靠近,适合观赏和拍照。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月亮
行星
月亮
月亮
1、有专家称,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之一,其依据最可能是
A.温度B.水C.大气层厚度D.宇宙环境
2、如图所示,合月的行星可能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土星
2023年12月1号晚,我国黑龙江漠河、北京等地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拍到的极光照片,其中北京网友拍摄到了红色极光,黑龙江漠河网友拍摄到红绿交错极光。极光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之一。磁纬度是地球磁场坐标的要素之一,磁极点的磁纬度为90°,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下图示意地球磁纬度分布。
3、在上图各地区中拍摄的极光多以红色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关于极光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极光是旅游资源,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极光出现期间会影响航天器轨道变动甚至提前坠落
③极光不会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干扰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极光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A①②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B①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C①②③ D②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2022年5月6日,我国科考队完成了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最高一次实验气球飞升至距离珠峰大本营地面38.1公里的空中。图为“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变化及原因是
A.变大,大气密度降低B.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变小,大气温度降低D.变小,大气压强升高
6、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
A.臭氧含量高,大量吸收红外线,使气温升高
B.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C.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
D.气流较稳定,利于航空飞行
7、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A.海口(20°N)B.广州(23°N)C.上海(30°N)D.沈阳(41°N)
2023年最强寒潮正在大举南下,受其影响辽宁、吉林东部的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下图为辽宁东部城市丹东未来4天的天气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8、12月16日天气转为晴朗之后,气温将大幅下降,产生此次降温的原因是
A.地面蒸发显著消耗了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辐射
B.大气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并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C.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净辐射减少
D.降水显著增多并吸收了大量的地面辐射总能量
9、此次寒潮侵袭过程中对辽宁东部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公路运输流量减小,车速下降②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患数量增加
③冬小麦遭受冻害,将大面积减产④诱发山体滑坡,掩埋农田和村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以高、险、陡峻著称,其中海拔1611米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沙漠之最,被誉为“沙漠珠峰”。沙漠底部多泉眼,地表有湖泊,周边地区断裂发育。下图示意当地新月形沙丘链景观和风向玫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
A.①B.②C.③D.④
11、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西北—东南向B.东北—西南向C.东西向D.南北向
12、推测必鲁图峰成为世界最高沙峰的关键原因是
A.地壳抬升表土沙化B.盛行风携带沙尘沉积增高
C.地下水丰富,沙丘湿度大D.气候冷暖波动频繁
潮区界是指潮汐河口中发生潮位变化的上界,是涨潮时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变幅等于零的分界点,即潮水所带来的动力影响的最远的地方。潮区界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常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我国长江的潮区界平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下图为潮区界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家住长江沿岸某市的小明同学,发现其家附近一条汇入长江的河流河水在一天中常出现往复性流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 B.潮汐C.径流D.地形
14、下列关于长江潮区界的叙述,可信的是
A.长江枯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
B.长江丰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
C.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潮区界位置年内变化幅度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潮区界位置将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图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表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A.蒸发速率B.下渗速率C.地表径流速率D.土壤含水量
16、通过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效果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南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17、图中a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A.持水性增加B.干燥度增加C.蒸发量减少D.孔隙度减少
从2021年8月下旬开始,四川、重庆、渭水流域、汉水流域、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开启“超长待机”的华西秋雨模式,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11月份左右,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特殊的天气现象。四川、重庆一带,多地六成以上降雨量出现在夜间。“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对华西秋雨的生动写照。下左图为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巴山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台风天气
19、华西秋雨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的是
①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减轻来年春旱
②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春旱
③导致已成熟作物出现霉烂、发芽
④秋收作物光照条件不足
⑤促使农作物后期的成熟和收获
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根据住房产权是否清晰,可以分为正规居住空间和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深圳作为沿海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居住空间并存,不同居住空间之间的迁移频繁。下表示意深圳四种人口空间迁居模式样本均值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正→正、正→非、非→非、非→正B.非→非、正→非、非→正、正→正
C.正→正、非→正、正→非、非→非D.非→非、非→正、正→非、正→正
21、推测②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
A.购物便利B.方便上下班C.孩子上学D.改善居住环境
22、为稳定来深流动人口,最应该通过优化住房政策增加
A.①类迁移B.②类迁移C.③类迁移D.④类迁移
老家 大连
家住大连的李宁日记中这样记载:“2023年12月29日下午5点,爸爸驾车走潮汐车道出城回郊区的老家,一路平安,晚上7点顺利到达。”潮汐车道属可变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不同的交通流量,规定在不同时段行车方向变化的车道。图为车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李宁爸爸自驾出城走的车道是
A.甲B.乙C.丙D.丁
24、“潮汐式拥堵”在各大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使用率高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王洋与同学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山底村(36.5°N,114.5°E)开展研学旅行。他们发现,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村民说,地道是他们的“土空调”,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下图为河北省山底村地道和地表房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5、该村落所在地
A.峰林耸立B.绿树长青
C.河网密布D.土质紧密
26、王洋进来发现没有烧炕的屋子村民也把地道口堵上了。原因可能是地道内
A.温度较低B.湿度较大
C.空气污浊D.鼠虫较多
第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非选择题 共48分)
27.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和发展除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局部区域某年12月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hPa),其数值大小能反映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分布状况(其数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高空气压越低)。图中一城市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
(1)在下面方框中绘制图中甲地高空风向(用箭头表示)(2分)
(2)仅考虑大气运动,说出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城市,并说明原因。(6分)
(3)说出上述城市为减轻雾霾现象可采取的措施。(6分)
(4)该日武汉市昼夜温差较小,试从大气受热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6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黑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周围高山环绕,流域内年降水量36.70mm,年蒸发量可达3774.40mm。居延海为黑河尾闾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黑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不断萎缩,分裂成两个湖泊。历史上的东居延海是一片水草丰美、物产丰饶的绿洲,被称为“大漠明珠”,但1992年彻底干涸。为遏制黑河下游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于2000年紧急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调度,于2002年7月将黑河水调入干涸已久的东居延海。下图1为黑河流域图。下图2为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矿化度分布图。(注:矿化度指水中的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及各种钠盐等的总和。一般用1L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来表示,单位为mg/L或g/L)
图1 黑河流域图
图2 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矿化度分布图
(1)说明居延海面积缩小并被分隔为两个湖泊的原因。(6分)
(2)分别描述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湖水矿化度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3)20世纪50年至90年代,东居延海不断萎缩并改变了湖区周围的土壤状况,指出土壤状况的变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6分)
(4)说明将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对东居延海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日期
天气现象
最低温
最高温
风向
风力
12/14
雨夹雪转大雪
-4
1
北风
4级
12/15
大雪转多云
-14
-2
北风
5级
12/16
多云转晴
-22
-10
北风
5级
12/17
晴
-21
-11
北风
2级
砾石位置
蒸发速率
下渗速率
地表径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a
-30.7
-15.4
12.8
-9.9
b
-36.9
31.3
-25.4
14.6
c
-59.5
-76.5
无值
44.6
迁居模式
平均租金变化/(元·m-2)
交通可达性变化/m
教育可达性变化/m
综合区位变化/m
平均年龄/岁
①类迁移
-1.2
88
14
560
35.1
②类迁移
-38.1
319
-81
2328
33.3
③类迁移
-0.3
154
5
620
32.8
④类迁移
36.3
-85
103
-1170
33.7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4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6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