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三)(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展开中国少年需有强壮的体魄——瘦弱的jǐ bèi( )无法抵御外敌的qīn lüè( );中国少年需有勤劳的双手——lǎn duò( )会huǐ miè( )聪颖的智慧。
二、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B.身向榆关那畔行(河边)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记住)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2.下列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 B.不可计数 不计其数
C.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D.震天动地 震耳欲聋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B.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许多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C.“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D.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古丽雅的道路”。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田螺姑娘》《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是我国的民间故事。
C.《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中只有静态描写。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冠 ( ) ( )
似 ( ) (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国泰( )( ) 应( )不( ) 同心( )( )
金( )辉( ) 真( )实( ) 心( )神(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句,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秋天的公园色彩斑斓。
2、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例: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六、结合日积月累,补充填空。
1. ,戒奢以俭。(魏征)
2.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3.死去元知万事空, 。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4.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矣, ?(朱熹)
七、读《白 鹭》,完成下面题目。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⑪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将下面的字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本文赞美的是白鹭,为何要在文中加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
3.课文第⑥~⑧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文章中第①段和第⑪段在行文中是首尾呼应的关系。
C.文章第⑤段运用了排比的句式,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D.“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以此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八、阅读。
父亲的招牌动作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我刚学会走路时,常是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的。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父亲仍只是仲着那根手指,等着我从地上爬起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父亲教书很认真,对我尤其严格,因为我从小特别马虎,做事粗枝大叶。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面批,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都不会放过。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截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当时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段时期,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找到县城参加高考。7月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大学毕业,我要离家远行工作。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哈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用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说会好些。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_________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________着我,曾经在大考前________着我,曾经在旅途中________着我。
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
(选自《作文评点报》2014年12期,有删改)
1.边读边想象,短文中哪些场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场景。(至少写出两处)
2.在父亲的招牌动作出现的场景中,你觉得哪个地方最能表现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请摘抄下来,写下你的体会。
摘抄:
体会:
3.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结合场景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1)选择合适的词语按次序填写在段中的是( )
A.牵引 指点 鼓励 温暖
B.温暖 鼓励 指点 牵引
C.鞭策 鼓励 指点 温暖
D.指点 温暖 鼓励 鞭策
(2)段中反复出现带点词语“曾经”,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4.请从“和文章内容的联系”和“表达的情感”两方面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并选择一方面写下来。
5.短文的内容让你想起本学期学过的哪篇课文?请写出课题。并谈谈短文与这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九、习作表达。
题目:二十年后回家乡
要求:1.要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内容富有创造性、神奇而有趣;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尽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和有新鲜感的词句,表达 出真实情感。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八)(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八)(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句子,按所学知识填空,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三)(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三)(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组词,把成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七)(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七)(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查字典填空,用“/”划去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选择题,按要求写句子,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