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01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02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共13页。

    (一)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和 。
    2.请用简明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致。
    3.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妙在何处。
    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你是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 。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什么。
    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5.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说说你的理解。
    6.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9.诗歌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三)
    对比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春望》《月夜》都是杜甫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上,各有什么异同。
    (四)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争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首句中“黑云(或'黑云压城')”比喻 。
    2.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3.“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4.“黑云压城欲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两句诗“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化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五)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
    2.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有何妙处?请赏析。
    4.请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
    (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本词是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词中“归”字饱含词人历经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展现的画面。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4.(1)“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的“归”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意蕴丰富,请结合词句内容,说说你从这二字中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表达效果。
    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怎样的认识?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对比阅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梦令”“渔家傲”为两首词的词牌名,这两首词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B.“蓬舟吹取三山去”表明了词人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仙山中,思想颓废消极。
    C.“惊”既暗写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小洲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两首词写于词人不同的人生时期,风格迥异,前一首欢快美好,后一首沧桑悲慨。
    2.自选角度分别谈谈你对这两首词的理解。
    3.“不知归路”与“归何处”分别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八)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的"燕"能否改为"雁"字?请说明原因。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词的理解。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词的下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描写西湖景色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这首词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春季。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美好的心境(或“惬意的情怀”)。
    4.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5.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十)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北风吹泪过扬州。
    1.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古人常用 、 、 等意象表现悲凉之情。
    2.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词的上阙在写景时有什么特点?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下阙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十一)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附:参考答案(教师版)
    (一)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心远” 和 “悠然” 。
    2.请用简明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致。
    东篱边随意采菊,偶然间抬头看见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峰间雾气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3.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你是 “破”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 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 。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什么。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里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人烟稀少的景象,满目凄然。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残破凄凉
    5.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说说你的理解。
    可以有两种理解: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6.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
    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8.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的愿望。)
    9.诗歌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因忧国伤时,念家悲己而频频搔首的苍老诗人形象。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1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三)
    对比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春望》《月夜》都是杜甫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上,各有什么异同。
    ①写作手法:《春望》用多个意象实写,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月夜》全诗均为虚写,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②思想感情: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但《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相比较而言,《春望》的感情沉郁,《月夜》的感情深挚。
    (四)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采用了 夸张 的手法,把战争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首句中“黑云(或'黑云压城')”比喻 敌人大军压境的气势 。
    2.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爱国热情 。
    3.“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示例一:“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的力量悬殊和守城将士的处境艰难,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示例二:用“黑云”比喻压城敌军的嚣张气焰,借阳光下铠甲的金光显示守城将士的英姿,色彩对比鲜明,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示例三:把敌军的来势凶猛与守城将士的严阵以待进行对比,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4.“黑云压城欲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5.最后两句诗“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化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赞美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五)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2.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作者在此慨叹在历史上成名是需要机遇的。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有何妙处?请赏析。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诗人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造成的影响,而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警策深刻。
    4.请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这可谓是大内容,却是通过“小物”表现出来的,这是“以小见大”。
    (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本词是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词中“归”字饱含词人历经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展现的画面。
    示例:天空中云雾翻涌,晨雾迷蒙,一片曙色朦胧,头顶的银河流转,似在转动一般,将点点星光投散在海面,像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接”“连”把天空、云涛、雾气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种瑰丽雄伟的境界。“舞”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出色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精神的昂扬飞动。
    4.(1)“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拟(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阙词人抒情。
    (2)“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的“归”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归”字饱含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流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5.(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意蕴丰富,请结合词句内容,说说你从这二字中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从“嗟”字感受到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不知所措的彷徨忧虑之情;从“谩”字读出了词人空有才情而无人能会意、身逢乱世而无能为力的哀怨惆怅。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谩”,空空,徒然,词人感慨有才无用,怀才不遇;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
    6.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用典,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比喻腾飞之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怎样的认识?
    作者借梦境与天帝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借助对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隐寓了词人对南宋黑暗现实的失望,充分反映了词人对美好生活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七)
    对比阅读: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如梦令”“渔家傲”为两首词的词牌名,这两首词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B.“蓬舟吹取三山去”表明了词人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仙山中,思想颓废消极。
    C.“惊”既暗写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小洲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两首词写于词人不同的人生时期,风格迥异,前一首欢快美好,后一首沧桑悲慨。
    [解析] B 项表述错误。“蓬舟吹取三山去”表现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2.自选角度分别谈谈你对这两首词的理解。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忆昔词。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段,便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沉醉的瞬间神情,其醉既在酒,亦在山水之间。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反映了她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吐隐衷,寄托情思,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3.“不知归路”与“归何处”分别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不知归路”写出了词人青春年少时沉醉于游玩的经历,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表达了她对美景流连忘返的好心情。
    “归何处”表明词人渴望关怀与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抒发内心的苦闷,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八)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的"燕"能否改为"雁"字?请说明原因。
    不能。原因:①燕是春天的象征,表达对春天的赞美或惜时伤春;雁是秋天的象征,表达思念故乡、羁旅之思。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中“落花”是暮春之景,有惜春之意。用“燕”与此处的感情相照应。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示例一:意象角度:“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示例二:修辞角度: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词的理解。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如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九)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光美景图。
    2.词的下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描写西湖景色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①动静结合的手法(以动衬静),一、二句写风平浪静,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拂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②比喻。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面的平静。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3.这首词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春季。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美好的心境(或“惬意的情怀”)。
    4.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
    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水、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描绘了静态之景,写风平浪静之时湖面如镜的景象;“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描绘了动态之景,写层层涟漪上沙鸟惊飞的景象。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5.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飞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
    (十)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北风吹泪过扬州。
    1.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古人常用 西楼 、 清秋 、 夕阳 等意象表现悲凉之情。
    2.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意象:夕阳、大地、长江。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一派衰败
    的景象。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3.词的上阙在写景时有什么特点?
    点明登临的地点和观景的时节,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勾勒出萧条零落的秋景,渲染了气魄宏大、苍凉沉郁的意境。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乱”字概括了中原沦陷的现实,“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5.下阙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借助“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等情感表达强烈的词语,表达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伤痛之情,对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愤慨,以及对收复中原的渴盼。
    (十一)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暮色中船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它们纷纷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诗歌默写练习(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诗歌默写练习(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诗歌默写填空练习(分课编排)(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诗歌默写填空练习(分课编排)(附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木兰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共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