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祖国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2023年1月1日,当新年第一缕阳光撒入中国空间站内时,神州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记录下了这壮观的一刻(如下图),并开启直播模式,让观众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鸟瞰地球,一眼千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直播时不能观察到的是( )
A.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B.黑色天幕上有明亮的星星
C.阳光照射下明亮的天宫船体D.划过黑色天幕的众多流星
2.最可能对航天员直播造成干扰的现象是( )
A.耀斑爆发B.极光现象C.对流运动D.太阳辐射
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一工地施工人员在1200m高山上的石块中发现了震旦角石。震旦角石外形似竹笋,属无脊椎软体动物,距今或超4.4亿年。在“竹笋”的根部,是角石的软体部分,但软体易腐烂难形成化石,专家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下图示意震旦角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震旦角石生活的环境是( )
A.茂密的森林B.连绵的山脉C.温暖的浅海D.湿冷的沼泽
4.与震旦角石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生物最可能是( )
A.蓝细菌B.三叶虫C.裸子植物D.哺乳动物
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5.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大陆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②圈层B.在③圈层C.在④圈层D.在⑤圈层
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完成下面小题。
7.上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
A.①+②B.②C.②+③D.③
8.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
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B.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
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D.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运动为下沉运动
9.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出现在( )
A.午夜时分B.日出前后C.正午时分D.日落前后
探空气球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气象要素测量并实时传回气象数据的工具,下左图示意一个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8千米处,右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体积不断缩小B.测定的气温一直在下降
C.体积不断膨胀D.测定的紫外线先增后减
11.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B.杭州C.武汉D.漠河
12.在大气中,右图所示大气成分( )
A.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B.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在冬季,室外停放的汽车玻璃上会起一层厚厚的霜,严重影响司机的视线,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下图为一玻璃起霜的汽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冬季的夜晚,汽车最易起霜的位置是( )
A.车外B.车内C.车外和车内D.不一定
14.车霜容易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是( )
A.有云无风B.有云有风C.晴朗有风D.晴朗无风
15.下列防止车窗起霜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启汽车除霜模式B.开暖风不停吹玻璃
C.玻璃上盖一层棉布D.打开车窗通风散气
在上个世纪,户外生存者一般会利用露天柴火进行煮食。二战期间,某侦察小分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火灶,大大提高了野外生存能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侦察任务,下图为该火灶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火灶使用效果较好时,甲、乙两处的气流方向分别是( )
A.向西、向东B.向东、向西C.向西、向西D.向东、向东
17.侦察小分队所用的火灶,与一般的露天柴火相比,不具有的优点是( )
A.燃烧充分B.食物口感好C.隐藏性好D.热量集中
18.为了进一步缩短煮食时间,可以适当挖低图示中的( )
A.A处B.B处C.C处D.D处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B.海面风浪较小
C.渔业资源丰富D.海水周期涨落
20.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B.
C.D.
21.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捕鱼产量增加B.有利水体净化
C.避免海岸侵蚀D.资源持续利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冬季,教室内暖气开放一段时间后,打开教室门,图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下列现象,能用上题反映原理解释的是( )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沙尘暴灾害的形成D.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成都某校,用围墙与外部隔开。在学校建设前,该地是一片绿植覆盖较高的荒地,地表径流系数(指流域内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为0.2;学校建成后,地表径流系数为X。最近,学校计划在校园内建设多个湖泊与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假设降水量不变,学校建成后,地表径流系数X( )
A.大于0.2B.小于0.2C.波动变化D.等于0.2
25.建设湖泊与绿地对水圈的积极影响是( )
A.净化校园空气B.改善学校风光
C.调节局地气候D.增加水流下渗
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各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
A.②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7.①③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分别是( )
A.海浪、风力B.风力、流水
C.流水、风力D.流水、冰川
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 )
A.2个B.3个C.4个D.5个
29.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风沙地貌D.喀斯特地貌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甲、乙、丙、丁四地中,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地貌宜选择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31.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
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
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2.图中最高处与甲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40米B.80米C.120米D.160米
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峡谷,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6至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河流AB处的断面形态是( )
A.“U”形河谷B.碟形河谷C.槽形河谷D.“V”形河谷
34.丹娘沙丘的砂砾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沙洲,堆积丹娘沙丘的盛行风主要为( )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35.近年来,丹娘沙丘面积有所减小,直接原因可能是( )
A.上游植被破坏B.下游用水过多C.夏季降水增加D.冬季大风加强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下表为某一红柳沙包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该地区风力最大的时期距今约( )
A.150年B.300年C.370年D.500年
37.该处红柳根系最发达的部位可能位于( )
A.风沙层①B.风沙层②C.风沙层③D.风沙层④
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 )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39.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
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
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
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天津桥园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多种水生、耐碱的乡土植物,而没有选择国内外名贵的观赏植物,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成本,缓解资金紧张B.减少生物多样性,利于统一管理
C.美化园林,增加旅游收入D.因地制宜,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注入圣劳伦斯湾。海湾东侧的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左为圣劳伦斯湾海域图,图右为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巨型冰山搁浅图。
(1)判断图中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以及所属的水循环环节。
(2)比较图中①处和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小,并说明原因。
(3)纽芬兰岛东部沿岸分布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试描述其形成原因。
(4)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推测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九曲十八弯,在甘肃省玛曲县拐了第一道弯。黄河从该县西南入境,西北流出,蜿蜒前行400多千米,在海拔3000多米的大草原上,形成了众多曲流。近年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年均输沙量从16亿吨减少到3亿吨左右,黄河水在逐渐变清。图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玛曲曲流景观图,图3为黄河三角洲局部图。
(1)黄河进入玛曲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推测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判断图中A、B两岸的凹凸类别,并描述该处河谷地貌特征。
(3)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受海水颜色的影响,地球为蓝色星球,且太空水汽杂质较少,舱外能看到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A错误。空间站所处位置,大气非常稀薄,散射作用弱,因此天空呈黑色,因此能看到无数明亮的星星,B错误。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船体能够反射太阳光,因此能看到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C错误。空间站附近大气非常稀薄,难以与流星体产生摩擦形成流星现象,D正确。
2.答案:A
解析: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A正确。极光是带电粒子靠近地球时,受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的发光现象,与通讯无关,B错误。对流运动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不影响短波通信,C错误;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不属于太阳活动,对通讯不会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震旦角石属无脊椎软体动物,专家据其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可知震旦角石最可能生活在温暖的浅海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为温暖的浅海,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震旦角石距今或超4.4亿年说明震旦角石大致生活在古生代的奥陶纪,三叶虫是生活在古生代的生物,蓝细菌生活在前寒武纪,裸子植物生活在中生代,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地下城建在大陆地表以下5千米的深度,因此属于③圈层地壳,排除C、D,B对;地下城建在大陆地表以下5千米的深度,故排除A。故选B。
6.答案:B
解析: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而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危害较小,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建筑物容易倒塌,危害大,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的间隔相差约12秒,这期间是最佳的逃生时间,B对;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与黄金12秒无关,A、D错;对于同一地点而言,地震波的传播介质是相同的,C错。故选B。
7.答案:B
解析:题中所示现象为“上热下冷”,说明出现了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据图可知,②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故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构稳定,空气对流减弱,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雾霾产生。逆温对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无影响,A错;空气的水平运动和下沉运动多与逆温无关,BD错。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不利雾霾的扩散,C对。故选C。
9.答案:B
解析: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地面升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因此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白天由于地面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较强,气温较高,一旦太阳落山,进入黑夜后,地面无法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地面辐射迅速减弱,气温开始下降,在第二天日出前,地面辐射最弱,此时气温最低,故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又逐渐升高,正午时分太阳辐射最强,午后两点左右气温最高,午夜时分和日落前后均不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随着海拔上升,气压降低,气球内外气压差增大,气球体积不断膨胀,A错,C对;气球升至38千米,已经到达了平流层,在对流层中气温对高度上升而下降,平流层中随高度上升而上升,B错;臭氧层位于距地面22-27千米处,距离臭氧层越近紫外线越少,所以测定紫外线应先减后增,D错。故选C。
11.答案:D
解析:不同纬度,对流作用强度不同,对流层厚度不同,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小,对流层厚度越小,越能先测得平流层数据,四个选项中,漠河纬度最高,对流层厚度最小,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D对,ABC错。故选D。
12.答案:B
解析:从分布高度可知,右图所示大气成分为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力强,而不是地面辐射,A错;吸收紫外线可以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高能射线照射,保护生物,B对;大气中的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C错;臭氧不是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才是,D错。故选B。
13.答案:A
解析:由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冬天,车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较低的车外与外界水汽接触,造成水汽凝结在车身上形成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由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晴朗无云的夜晚,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温度降低得比较快,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凝结形成霜冻,D正确;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降低慢,水分不容易凝结形成霜冻,A、B错误;有风会吹散水汽,水汽不足,不易形成霜冻,C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由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开启汽车除霜模式、开暖风不停地吹玻璃都可以在结霜后用于除霜,不是防止车窗起霜的措施,AB不对。玻璃上盖一层棉布,水汽凝结形成霜会附着在面上,防止车窗起霜,C正确;打开车窗通风散气不能使车身外部温度提高,不能防止车窗起霜,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当甲处气流向东吹时,乙处东侧为燃烧室,空气遇热上升,气压降低,因而乙处气流从气压较高的西侧流向东侧,能够及时补充氧气,故甲、乙两处的气流运动方向都是向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答案:B
解析:侦察小分队所用的火灶,外部新鲜空气及时补充,带来充足氧气,燃烧效率更高,A错误;燃烧室位于地下,热量集中,能较好地隐藏火光,C、D错误;燃烧效率高,煮熟食物块,食物口感不一定就是好,B正确。故选B。
18.答案:A
解析:当图示中A、B之间的洞口朝向来风的方向,适当挖低图示中的A处,外部新鲜空气会补充更快,A正确,B错误;C、D处对缩短煮食时间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19.答案:D
解析:潮间带是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石沪是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是因为潮间带海水有周期涨落规律,利用海水周期涨落可以将海中的鱼拦在石沪中,D对。海水深度较浅、海面风浪较小不是主要原因,A、B错。潮间带有出露水面时期,渔业资源少,C错。故选D。
20.答案:A
解析:石沪朝向大海的一面坡度较小,可以减轻海浪的冲击侵蚀。背向大海的一面坡度比较陡,进入石沪的鱼很难逃回大海,高潮水位海水漫过石沪石堤,鱼游进石沪,落潮时石堤露出海面,鱼很难逃回大海,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1.答案:D
解析: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不会导致过度捕捞,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D对。石沪设施,对捕鱼产量增加、避免海岸侵蚀、有利水体净化作用小,不是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
22.答案:A
解析:教室的门刚打开时,外面气温低,气压高,教室内气温高,气压低,地面空气由外流向内;而在教室上面,空气由内流向外面,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A。
23.答案:B
解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A错误;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沙尘暴是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实例,C错误;阴天时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D错误。故选B。
24.答案:A
解析:在降水不变的情况下,学校建设前,该地是一片绿植覆盖较高的荒地,学校建设后,该地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故径流系数会上升。因此径流系数X会上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D
解析:建设湖泊与绿地对水圈的积极影响是增加水流下渗,A、B、C不涉及到绿地对水圈的积极影响。故答案为D选项。
26.答案:A
解析:①海蚀柱,主要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②为黄土沟谷,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为雅丹地貌,主要为风力作用而成,④为黄河三角洲,主要是流水沉积而成。河流流经黄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由于地势平坦,流水减缓,泥沙沉积,容易形成三角洲,因此图中,②④具有因果关系,故选A。
27.答案:A
解析:①海蚀柱,主要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③为雅丹地貌,主要为风力作用而成,故选A项。
28.答案:C
解析:该图景观中云层体现了大气圈,图中河流体现了水圈,图中植被体现了生物圈,构成图中峰林的岩石体现了岩石圈,因此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4个,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9.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该地地表多峰林地貌,河流众多,该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D符合题意;雅丹地貌为气候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风蚀柱景观,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A;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B;风沙地貌以沙丘地貌为主,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C。故选D。
30.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为山顶,海拔相对较高,因此可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全地貌,乙位于盆地,丙和丁位于山坡上,且海拔较低,因此不能够观察该区全地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据图,结合指向标可判断该地区河流干流大体自西向东流,③正确;戊处有陡崖存在,且有河流经过,可能存在瀑布,④正确;该地区海拔多在200-700米之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①错误;乙附近地区等高线较丙地稀疏,因此坡度较小,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答案:B
解析:读图,图中最高处海拔在西部为600米到650米之间,与甲山峰(557米)的高差是43米到93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3.答案:D
解析:观察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可以发现其位于山区,地势落差较大,且材料中指出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故此时河流的侵蚀以下蚀为主,河谷应为“V”形谷,D正确;河流侧向侵蚀使河谷拓宽,弯曲度增加,使河谷由“V形”发展到“U形”和槽型河谷,再发展到“蝶形”,并向冲积平原方向发展,ABC错误。故选D。
34.答案:D
解析:丹娘沙丘的砂砾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沙洲,读图可知,最近的沙洲出现在丹娘沙丘的东南侧,只有东南风才能将砂砾物质带到丹娘沙丘处堆积,D正确,排除ABC。故选D。
35.答案:C
解析:丹娘沙丘面积有所减小,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物质来源减少,即上游来沙减少;第二是侵蚀沙丘的力大于了堆积沙丘的力。上游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河流来沙,A错误;下游用水对上游河流含沙量不产生较大影响,B错误;降水增加会导致流水侵蚀沙丘,带走沙丘物质,C正确;冬季大风有利于沙丘面积增加,D错误。故选C。
36.答案:B
解析:粒径最大的沉积物,反应当时风力最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沙层②的砂砾粒径最大,当时风力最大,距今300年,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37.答案:D
解析:红柳作为一种沙生植物,根系可以深入到地下较深的部位寻找水资源,风砂层④的含水量最高,红柳可能在这一层根系最发达,D正确;风沙层①埋深较浅,红柳根系较少,A错误;风沙层②、③土壤含水量较低,不利于红柳根系发育,BC错误。所以选D。
38.答案:D
解析:通过建设湖泊湿地,能够有效滞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小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D正确,AC错;建设湖泊湿地后,植被覆盖率提高,植物蒸腾加大,B错。故选D。
39.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词“环境效益”,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城市湿地公园能够有效调蓄径流,有利于区域蓄洪防旱。同时,湿地公园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无法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②④正确,③错;该湿地公园并不是为了给城市提供水源,且为城市供水也不属于环境效益(属于经济效益),①错。故选C。
40.答案:D
解析:该地多坑塘洼地,易积水,且地处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较严重,所以因地制宜的在植物配置上选择多种水生、耐碱植物,既有利于植被成活,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D正确;天津经济发达,资金紧张问题应不严重,且A选项也不是主要目的,A错;选择多种水生、耐碱植物,增加了生物多样性,B错;该地改造成为城市公园,主要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同时,如果考虑美化园林,采用国外名贵的观赏植物可能更好,C错。故选D。
41.答案:(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
(2)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于①处;①处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且海域较封闭,盐度较低。
(3)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4)水温降低,盐度降低,密度增大。
解析:(1)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注入圣劳伦斯湾.属于外流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
(2)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①处位于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降低;结合图示地理位置进行分析,①处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水体交换少,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于①处。
(3)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是由于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类,形成渔场。
(4)由于冰山来自较高纬度,随着纬度降低,气温、水温上升,冰山融化,使表层海水水温降低;冰山融化导致淡水增多,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水温降低,使得密度增大。
42.答案:(1)黄河进入玛曲后,地势变得平坦,落差减少,河流以侧蚀主。
(2)B岸为凸岸,A岸为凹岸;该河谷较宽浅,A侧较深,B侧较浅。
(3)黄河输沙量减少;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水侵蚀作用明显,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甚至缩减。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地势低平的地区,河流以侧蚀为主;结合题干可知,“黄河进入玛曲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说明黄河进入玛曲后地势变得平坦,落差减少,河流以侧蚀为主。
(2)结合图片中河流的形态可知,B岸为凸岸,A岸为凹岸;该处河谷的地貌特征,要注意从河谷的形态进行描述,要注意突出凹岸、凸岸的差异,A侧为凹岸,河流凹岸侵蚀,坡度较陡峭,B侧为凸岸,凸岸堆积,坡度较缓;河流下切侵蚀较弱,侧蚀较严重,因此整体河谷较宽浅。
(3)三角洲为河流堆积地貌,结合所学可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减少。因此黄河输沙量减少,会导致黄河三角洲土地很难增长,同时海水侵蚀还会夺走土地,因此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甚至萎缩。
风沙层
埋深/m
时间/距今年
砂砾粒径/mm
含水量/%
风沙层①
0.8
150
2.8
5.9
风沙层②
1.7
300
3.6
3.4
风沙层③
2.6
370
3.3
3.7
风沙层④
3.4
500
2.4
7.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