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C.“超声波清洁眼镜”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摩托车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在月球的表面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陨石坠落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就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陨石的撞击不发出声
B.陨石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的空间没有空气,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
D.原因不明
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断,音调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4.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灰尘四起
B.花香满园
C.雪花飘飘
D.黄沙扑面
5.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B.6cmC.7cmD.10cm
6.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漫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折射现象
D.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7.关于如图所示的电磁现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实验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乙图中的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C.丙图中的电铃工作时,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D.丁图中可以根据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情况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8.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面“折”笔
B.彩虹
C.树荫下圆形光斑
D.白塔在水中的倒影
9.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空气密度ρ=1.29kg/m3)( )
A.一块橡皮B.一个篮球
C.一个铅球D.一名中学生
10.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措施不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居民楼使用双层玻璃B.机动车在医院、学校附近严禁鸣笛
C.期末考试时学校附近建筑工地停止施工D.在电影院观影要把手机调为静音
11.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12.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
A.听声音不像外婆
B.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影响睡眠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
1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盛夏叶面上的露
B.深秋枫叶上的霜
C.液态钢浇铸成钢锭
D.初春湖面冰雪融化
1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16.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17.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1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B.人们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放热
C.游泳从河里上岸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吸热,风吹来觉得更冷是由于空气流动快加快了水的蒸发吸热
D.气体打火机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把丁烷气体液化成液态储存在里面的
19.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固态时的密度一定比液态时的大
B.根据m=ρV可知,体积越大的物质,质量也越大
C.火灾时有毒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D.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每块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20.有关不可见光的一些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
A.电视遥控利用紫外线传递信息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C.蛇和狗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21.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壶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不计空气阻力。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C.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D.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均发生了改变
23.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4.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他在3s末的速度为8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8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2 m/sB.8m/sC.9.5m/sD.10m/s
25.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不完整
2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灯光下,墙上的手影
B.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
C.桥在水中的“倒影”
D.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弯折了
28.将规格都是“220 V 180 W”的一台电冰箱、一台电风扇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则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A.电冰箱B.电风扇
C.电热毯D.一样多
2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正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对于该凸透镜的焦距与距离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等于fB.L一定大于f
C.L一定小于fD.L可能大于f,L也可能小于f
30.如图所示,人在岸边看到水面下景物的正确光路图是( )
A.B.
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位于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见讲台上的粉笔盒,是光在粉笔盒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位于教室某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个位置的字,而坐在其他地方的同学却能看见,是因为光在黑板该部位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这两类反射都遵守________.
32.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_____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_____透镜。
33.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图,应配戴_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34.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里的鱼群,声呐发射的是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选用_______(选填“红外照相机”或“紫外光成像仪”)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
35.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36.近视眼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
37.弹奏钢琴时琴弦_______发声,我们敲击钢琴的不同琴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琴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同。
38.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9.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40.在探究“热水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温度计的放置如图所示,则存在的问题是温度计的_________,此时测得的温度值是________的(填“准确”、“偏高”或“偏低”)。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⑤装有冰块的试管
(3)温度计放置在冰块中的要求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要用搅拌器不时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
(5)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________)
(6)由图象可得出:冰熔化时,冰的温度__________;
(7)该实验中,如果冰熔化的时间过短,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4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她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
(1)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图中装置甲和装置_________(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2)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图中装置乙和装置_________(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一只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7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 600g。
(1)求这只瓶子的质量和容积分别多少?
(2)将这只玻璃瓶装满水后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 1040g,将金属块取出后玻璃杯及剩下的水的总质量为 500g,该金属块的密度多少? (ρ 酒精=0.8×103kg/m3)
44.一个标有“净含量18.9L”的青碑山泉水大桶,用它装水,最多装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2、C
3、A
4、B
5、C
6、C
7、C
8、C
9、D
10、A
11、A
12、C
13、B
14、D
15、B
16、C
17、C
18、B
19、C
20、D
21、C
22、C
23、C
24、D
25、D
26、C
27、A
28、C
29、D
3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漫反射 镜面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32、放大 凸
33、甲 凹透
34、超声波 红外照相机
35、振动 音色
36、凹 凸
37、振动; 音调; 响度。
38、左 不变
39、变大; 上调。
40、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偏低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停表 ④②③⑤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块的中央 使冰块受热均匀,各处的温度趋于一致 保持不变 增加冰块的质量(降低烧杯中水的温度)
42、乙 丙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 (1)200g;500cm1;(2)2.7g/cm1
44、18.9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6
-3
-1
0
0
0
0
0.5
1.5
3.5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鹰潭市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