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年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年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1、12cm1.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C.座机电话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波信号
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
5.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6.淮安高架桥于2019年12月15日开通,大大节省了广大司机出城和入城的时间。高架桥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如图所示、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传播过程中B.声源处
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7.某人乘坐游艇沿途观光水库四周群山风景,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水库水B.四周的山峰
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
8.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日偏食B.水面倒影
C.汽车观后镜D.水中筷子变弯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
A.凿壁借光
B.水中折筷
C.手影游戏
D.水中倒影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
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11.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 AB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 AB 所的成像情况正确图是( )
A.
B.
C.
D.
12.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很软,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充气。则篮球内气体的(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_____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_cm3.
1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_________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5.音乐会上,音乐家正在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能区分各种乐器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不同。
16.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在做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时,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___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____,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
18.(4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图中M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将蜡烛A放在M前点燃,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光屏,此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4分)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___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 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__,体积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请画图表示出光路
21.(8分)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有一节运油车内装了100m3的油,取出10cm3的油,称得质量为8g
(1)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2)这节油车所装的油的总质量是多少?
23.(12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B
2、A
3、B
4、C
5、D
6、A
7、C
8、D
9、B
10、C
11、D
12、B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450 50
14、0.6 不变
15、振动 空气 音色
16、音色 凹
三、实验题(共12分)
17、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变小 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 变大 推理法
18、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缩小 左 变小
19、正确 凝华 增大 低于 正确 C 增大 减小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0.8×103kg/m3;(2)8×104kg
23、(1)400cm3;(2)100cm3;(3)1160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年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年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