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01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02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如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如图是关于古代炼铁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四至六单元+选择性必修2前两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商代常占卜预测收成好坏,故甲骨文中多有“求黍”及“求黍年”字句,但未见“求麦”“求稻”字句。 由此可推知( )
    A. 黍的种植在商代得到全面普及B. 稻麦作物在商代尚未出现
    C. 黍在商代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D. 商代依靠宗教来发展农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商代甲骨文中关于“黍”字的记载最多,而且在占卜中多次出现“求黍”及“求黍年”字句,由此可推断出黍在商代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C项正确;“全面普及”表述过于夸大,排除A项;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就开始种植,排除B项;商代依靠宗教来发展农业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 《周礼·考工记》记载,先秦时期官府手工业分制造木器、铜器、玉器、陶器和染色等不同工种。此外,先秦时期的青铜制品除贵族所用的礼器、乐器、铜镜之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各种兵器和货币。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
    A. 生产力进步促进手工业发展B. 手工业门类多样且发达
    C. 民营手工业生产发展较缓慢D.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先秦时期官府手工业分制造木器、铜器、玉器、陶器和染色等不同工种。”可知,先秦时期手工业门类多,据材料“先秦时期的青铜制品除贵族所用的礼器、乐器、铜镜之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各种兵器和货币”可知,先秦时期的手工业发达,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先秦时期生产力与手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先秦时期手工业门类多样且发达,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官营手工业,不是民营手工业,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手工业规模,材料信息涉及手工业门类,排除D项。故选B项。
    3. 贵州清镇平坝13号汉墓出土的漆耳杯上有题字:“元始三年(公元3年),广汉郡(位于今四川)工官造乘舆霖羽画木黄耳格⋯⋯素工昌、休工立、上工阶、铜耳黄、涂工常、画工方、羽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护工卒史恽、守长音……”这些文字介绍了漆耳杯制造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制造和监督的人员名单。据此可知,当时( )
    A. 政府重视监管市场交易B. 私营手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C. 官营手工业的分工细密D. 国家对生产的垄断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3年(中国)。根据材料“工官造乘舆霖羽画木黄耳格”“介绍了漆耳杯制造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制造和监督的人员名单。”可看出,官营手工业的分工细密,C项正确;政府重视监管市场交易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在说明官营手工业的制造情况,与私营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国家对生产的垄断性增强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 唐天宝九年(750年),鉴真到达广州后记录道:“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种类极多。”这反映了当时( )
    A. 广州成为贸易中心B. 中外贸易繁荣C. 中西陆路交通不畅D. 朝贡制度完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750年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种类极多。”可知,广州港口船舶众多,装载大量的商品,中外贸易繁荣,B项正确;材料主要在说广州中外贸易繁荣,无法体现广州成为贸易中心,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西陆路交通不畅说法有误,排除C项;材料与朝贡贸易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 北宋的救助机构种类增多,设置较前代更为普遍。北宋初年,政府于开封设立东、西福田院,收容老幼、乞丐及残疾之人;此外,类似机构还有慈幼局(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太平惠民局(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等。北宋这些机构的设置( )
    A. 维护了封建纲常礼教B. 减轻了民众的差役负担
    C. 践行了儒家民本理念D. 彻底解决了社会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宋代除设立居养院等机构外,还有为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而设立的举子仓、举子田、慈幼庄,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而设立的和剂局、惠民局,为收治患病囚犯而设立的病囚院等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政府上述机构的做法带有明显的惠民性质,践行了儒家民本理念,C项正确;纲常礼教指封建时期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材料所述措施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无关,排除A项;材料所述举措不涉及政府的差役,和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无关,排除B项;彻底解决了社会的危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6. 明代晚期,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作出规定:“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同甲即时劝解和释,如有不听劝解,恃强凌弱,及诬告他人者,同甲相率禀官,官府当时量加责治省发,不必收监淹滞……又每日各家照牌互相劝谕,务令讲信修睦,息讼罢争……”这项措施是( )
    A. 实行里甲制B. 推行十家牌法C. 实行乡里制度D. 制定什伍连坐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时间和“南赣”“十家之内……又每日各家照牌互相劝谕”并结合所学,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王阳明创造,B项正确;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而材料涉及的是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排除A项;秦汉时期,县下设乡里,排除C项;商鞅在秦国变法,始创什伍连坐之法。秦汉时期也设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
    7. 从1928年到1934年,国民政府与各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先后四次颁布了进口税则,使平均进口税率由1927年的3.5%,提高到1935年的27.2%。这些举措( )
    A. 反映了中国完全实现关税自主B.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D. 使关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国民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缔结新的关税条约,提高了关税的税率。关税税率的提高增加了外来商品的成本,从而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仅根据国民政府提高关税税率无法说明中国实现关税的完全自主和扭转对外贸易的逆差局面,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关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6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
    A. 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践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D. 扎实稳妥地推进少数民族工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材料“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体现的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这为后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1949年确立的,排除A项;践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非扎实稳妥地推进少数民族工作,排除D项。故选B项。
    9. 如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B. 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
    C. 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D. 农民养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材料表格体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和体系化的发展,A项正确; 医疗保险惠及的是人民,并非仅仅惠及城市居民,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行政职能在不断扩大,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排除C项; D项“彻底”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0. 如图是关于古代炼铁的示意图。以下对古代炼铁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两河流域的居民首先发明B. 最早出现在小亚细亚地区
    C. 由尼罗河流域居民最先使用D. 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公元前15—前14 世纪(小亚细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B项正确;由两河流域的居民首先发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由尼罗河流域居民最先使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时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到18世纪末期,伦敦克拉肯维尔区每年能生产12万块钟表,其中60%出口。对此,有人形象地说:“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D. 垄断资本的积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末期的英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世纪末期的英国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和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于遵守时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以及垄断资本的积累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是根本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 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民众的劳动实践日益专门化、规范化,并且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等等。这些变化( )
    A. 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B. 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
    C. 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 恶化了城市生活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可知,时间要求的出现,反映了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提升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3.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 )
    A. 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 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
    C. 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 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2年至1803年英国。1802年至1803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材料中的"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污染问题,材料反映了德意志艺术家格德英国工业化的成就,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不能体现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排除D项。故选A项。
    14.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物流的概念后,冷链物流随之出现,在其后的20年间,日本冷库库容年均增长约14万吨。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迎来了便利店与餐饮等行业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时期。材料说明,日本( )
    A. 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升B. 交通设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C.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提高D. 冷链物流促进食品市场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日本)。据材料“冷链物流随之出现,在其后的20年间,日本冷库库容年均增长约14万吨。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迎来了便利店与餐饮等行业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时期”可知,伴随冷链物流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推动了便利店与餐饮等行业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这些食品市场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服务业在经济中占的比重,排除A项;材料未提交通设施及,排除B项;材料也未提及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15. 美国在冷战期间研发了包括核武器、洲际导弹、航空定位系统、火箭发动机、电子对抗系统以及通信卫星等。苏联的科技领域在冷战期间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核武器研制、航天器以及信息技术方面。这说明( )
    A. 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B. 大国凭借经济实力相对抗
    C. 现代科技决定了战争的形式D. 科技竞赛恶化了美苏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时期的美苏。材料反映了美苏在高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结合材料的时间可知,冷战期间,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双方在科技领域展开了竞争,这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美苏科技成就,未涉及经济实力的对抗,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冷战时期美苏科技成就,未涉及战争形式,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苏争霸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非科技竞赛恶化了美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图1、图2可用于说明此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 )
    A. 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 严重缺乏劳动力
    C. 推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D. 技术领先于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1可知,美国的农场劳动力下降,据图2可知,美国农业机械使用规模扩大,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导致农庄劳动力的价格上升,这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也促进美国农业向劳动力低廉的国家与地区转移产业,C项正确;世界上,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的是英国,而非美国,排除A项;“严重缺乏劳动力”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原因,排除B项;“技术领先于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的农业教育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与农民、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善于积累农业生产中的经验,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贯穿于古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写道:“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无观,省妇使劝蚕事。”中国古代还设劝农官,督导农业生产和劝课农桑。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中收录农书643种,其中《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是中国的五大农书。这些农书有的是按照朝廷命令颁发的,有的是官府组织编写的,有的是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和地方特点编写的,这些农书在传播农业知识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时赟《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
    材料二 20世纪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时期。1949年以后,新中国对世界农业的认识和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的农业交往和对世界农业研究的探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2.走向世界的农业交往和世界农业研究的深化发展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3.开拓农业对外交流新途径和世界农业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
    ——摘编自张法瑞、李颖、王东春《20世纪中国对世界近现代农业的认识和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因素。
    【答案】(1)
    特点:教育内容广泛;教育形式灵活;统治者极重视;参与人员广泛;重视总结生产经验;利用农书传播农业知识。(答出三点即可)
    (2)因素:科技发展;国家政策;对外农业交流;农业教育研究。(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一“与农民、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善于积累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可得出,教育内容广泛;据材料一“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贯穿于古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得出,教育形式灵活;据材料一“劝农官”“按照朝廷命令颁发的,有的是官府组织编写的”可得出,统治者极为重视;据材料一“后妃”“劝农官”“朝廷”“个人”可得出,参与人员广泛;据材料一“善于积累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可得出,重视总结生产经 验;据材料一“这些农书在传播农业知识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得出,利用农书传播农业知识。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二“是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可得出,科技发展;据材料二“新中国对世界农业的认识和研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国家政策支持;据材料二“走向世界的农业交往和世界农业研究的深化发展时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外农业交流;据材料二“世界农业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可得出,农业教育研究。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乾隆初年,黄可润说:“南方番薯一项……今则浙之宁波、温、台皆是,盖人多米贵,此宜于沙地而耐旱,不用浇灌,一亩地可获千斤,食之最厚脾胃,故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钱大昕在《鄞县志》中也提道:“番薯……今明越诸郡多于山中种之……大可为救荒之助。”温州府所属五县一厅,还培植了一些好品种。瑞安县大山中所产番薯“味尤嘉美”,乐清则又称番薯为“花荠、红荠”等。乾隆以后,大批棚民进入山区租山垦荒,促进了番薯的推广。相对说来,某些富庶的平原地区,像杭嘉湖一带,人们种植桑棉等传统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很高,所以番薯的推广就晚得多。
    ——摘编自郭松义《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
    根据材料围绕清朝初年“番薯引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番薯的引种对明清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逐渐外传,原产于美洲的番薯传入中国。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番薯在中国得到推广。番薯的引种丰富了中国农业种植结构;促进了丘陵、山地的开垦.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饮食结构;有利于贫苦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了救荒物资,增强了抗灾能力。但是,番薯的引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题干“番薯引种”结合材料“南方番薯一项……今则浙之宁波、温、台皆是,盖人多米贵,此宜于沙地而耐旱,不用浇灌,一亩地可获千斤,食之最厚脾胃,故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与“乾隆以后,大批棚民进入山区租山垦荒,促进了番薯的推广。相对说来,某些富庶的平原地区,像杭嘉湖一带,人们种植桑棉等传统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很高,所以番薯的推广就晚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番薯的引种对明清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其次,结合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明清经济的发展等知识分析阐述。根据“乾隆初年”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逐渐外传,原产于美洲的番薯传入中国。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番薯在中国得到推广;根据材料“南方番薯一项……今则浙之宁波、温、台皆是,盖人多米贵,此宜于沙地而耐旱,不用浇灌,一亩地可获千斤,食之最厚脾胃,故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与“乾隆以后,大批棚民进入山区租山垦荒,促进了番薯的推广。相对说来,某些富庶的平原地区,像杭嘉湖一带,人们种植桑棉等传统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很高,所以番薯的推广就晚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番薯的引种丰富了中国农业种植结构;促进了丘陵、山地的开垦.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饮食结构;有利于贫苦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了救荒物资,增强了抗灾能力。但是,番薯的引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结论:番薯的引种对明清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轧花用搅车沿用明代的脚踏机,但增加了一个飞轮。利用飞轮的惯性,不但可以省力,而且使车轴旋转得更加匀速平稳。棉纺车大体承袭了前代工艺,分为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种,锭子数通常是1-3锭。苏、冀、湘、贵、川、闽等地都生产过一些颇负盛名的布,其中尤以江苏的松江布最负盛名。此外,南京棉布也颇受关注,183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说: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势地位”。而冀州布之精美亦可与松江布匹敌。
    ——摘编自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两年后,他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几百名工人跟随机器节奏而劳动,此后,源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这也推动了织布业的技术革新。1787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自动织布机,并在敦卡斯特建立织布厂。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但是使用水力机,工厂只能设在水流湍急、落差较大的河边,河流的流量及落差存在季节性差异,造成工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诺丁汉郡一家棉纺厂引入蒸汽机,蒸汽动力取代水力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随后,一些新建的工厂直接引入蒸汽机,使用水力机的工厂也逐渐改用蒸汽机。1791年,蒸汽机开始进入英国的棉织厂。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相比,18世纪中期后英国棉纺织业生产不同,并简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答案】(1)发展状况:棉纺织技术水平提高;棉纺织行业生产效率高;棉纺织品质量优良;棉纺织产品声誉好。(答出三点即可)
    (2)不同:机器生产逐渐普及;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工厂。
    影响:促进了英国工业化;提高了英国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了英国城市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前中期的中国。由材料“清代轧花用搅车沿用明代的脚踏机,但增加了一个飞轮。利用飞轮的惯性,不但可以省力,而且使车轴旋转得更加匀速平稳。”可得出棉纺织技术水平提高;棉纺织行业生产效率高;由材料“苏、冀、湘、贵、川、闽等地都生产过一些颇负盛名的布,其中尤以江苏的松江布最负盛名。”可得出棉纺织品质量优良;由材料“南京棉布也颇受关注,183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说: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势地位’。而冀州布之精美亦可与松江布匹敌。”可得出棉纺织产品声誉好。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前中期的、18世纪中期后的英国。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棉纺车大体承袭了前代工艺,分为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种,锭子数通常是1-3锭。”“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源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这也推动了织布业的技术革新。……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可得出机器生产逐渐普及;由材料“源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一些新建的工厂直接引入蒸汽机,使用水力机的工厂也逐渐改用蒸汽机。”可得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工厂。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1787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自动织布机,并在敦卡斯特建立织布厂。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英国工业化;由材料“1785年,诺丁汉郡一家棉纺厂引入蒸汽机,蒸汽动力取代水力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随后,一些新建的工厂直接引入蒸汽机,使用水力机的工厂也逐渐改用蒸汽机。1791年,蒸汽机开始进入英国的棉织厂。”及所学可得出提高了英国棉纺织品的竞争力;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推动了英国城市化。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20. 发展历程: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进入21世纪,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质: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
    21. 示例一
    建议: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理由: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增强其他国家对于人民币的信心。
    示例二
    建议:积极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
    理由: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增强。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
    历程: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可知,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可知,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可知,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
    建议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建立在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只有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增强世界其他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中国的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
    建议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因为随着世界经济快速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的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的加强,中国只有积极开展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才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局势,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年份
    文件名称
    1986年
    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96年
    国务院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9年
    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
    2017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签署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框架协议》
    相关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