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优秀ppt课件
展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我们常把这两句诗当作鲁迅先生品格的写照。在很多人眼里,鲁迅先生是一个严肃的、无畏的斗士形象,但这未必是全面的鲁迅先生。其实,鲁迅先生是极富人情味的,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的,许多文学青年都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由鲁迅亲自校阅并作序。 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
写作背景 为了培养萧红,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情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鲁迅在他自费出版的“奴隶丛书”中出版了萧军的一部小说和萧红的《生死场》,并亲自为之作序。自此以后,鲁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思想上、创作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特别对于萧红,鲁迅及夫人许广平所流露出的亲情和友情,抚慰着萧红孤寂的受过挫折的心灵。 本文写于1939年,距鲁迅逝世已经三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景仰、敬爱之情依旧。
读准字音。咳嗽( ) 轻捷( ) 嘱咐( )调羹( ) 绞肉( ) 筷子( )揩桌子( ) 悠然( ) 烧瓷( ) 枕头( ) 疙瘩( ) 深恶痛绝( )
〔深恶痛绝〕〔竭力〕〔草率〕〔存心〕〔悠然〕〔抹杀〕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3.课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虽然看似琐碎,实际上有一条情感的线索。课文体现出萧红对鲁迅严谨、认真、细致、刻苦、坚忍等美好品格的赞颂。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1.开篇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有何用意?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不但突出了鲁迅先生坦诚、平易近人的性格,而且拉近了读者与伟人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开头匠心独具。
2.课文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生活片段,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印象中不同的鲁迅形象。阅读课文,说说这些生活片段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文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与我们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形象。(或: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爱青年……)
不背离。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魂”,这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只是之前我们对他的精神品格、对敌斗争、忧国忧民等方面了解更多,而对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了解较少。本文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初中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03-2教学课件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pptx、03-2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docx、03-2预习导学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1课时pptx、第1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走近作者,相关复习,写作背景,字词积累,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概括大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