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反思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213283/0-1705133516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
(一)本课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本课教学难点: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领会王戎细心观察、善于思考、能进行推理判断的品质。
(二)
为了突破重难点的课堂设计如下:
时间——25分钟,
具体做法——
(1)难点突破”的时间为5分钟,具体做法是把本项突破放入“体悟人物”环节,使用大问题“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都是俊杰,即才华出众之人,王戎的才华出众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引领,通过不断追问,启发学生思考、汇报,教师梳理,总结人物特点,从而让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从而突破本难点。
(2)用于“重点突破”的时间为20分钟。原本的教学设计逻辑是,“师生共同探讨讲好故事的标准——学生自选重点片段,在标准指导下同桌合作练讲片段——生评价、生完善——小组合作练讲故事——小组推代表讲——生生评价,教师指导——讲好故事”。
(三)
(1)在难点突破环节,学生难以说出“进行推断”,教师教学预设不足,未能机智处理,浪费宝贵时间。
(2)讲故事环节,由于时间不足和对学情把握不足,进行的指导不够精确,学生讲故事呈现的效果不够令人满意。
(四)
(1)增强课堂预设,把握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具体到本课中,在难点突破环节,教师抛出“大问题”后,学生找到的原句一般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比必苦李”,有一定机率出现“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在授课时,对这两种情况,要有针对性完整预设,接住学生的发言,从而引领学生继续探究。
(2)用能够启发学生认知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难点。这个理论对我有很深的启发,我做一个重点阐述。
首先,什么是难点要搞清楚。从认知角度看,所谓难点,就是说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上边界,学生能力尚未达到,在教师帮助下可以达到,从而实现思维能力跃迁的知识。
其次,认知深度和广度怎么理解。
认知深度指的是对一个较难的问题时,为了完成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把它切分成一个一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在依次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认知广度指向发散性思维,强调学生通过调动生活经验、生生交流经验、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来解决难点知识。在本课授课中,指的是在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时,同学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比如自己去参加桌餐,好吃的总会被大家很快吃光,而不好吃的大家会留下来,就像“道边苦李”一样。
(3)围绕目标巧用问题矩阵,搭建支架解决认知问题。上课时候最害怕出现的就是碎问碎答,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教师自己授课也自乱方寸。这就要求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系统问题,用有认知梯度的问题矩阵协助学生突破难点。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认识,欢迎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任务,解题释题,三幅图,有什么好办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