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1.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如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2. 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 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B. 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C.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3. 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 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B. 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 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D. 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4.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pA和p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 pA>pB,FA=FBB. pA
C. pA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C.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D.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6.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C.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 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7. 小明操控遥控器使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______。
8. 大气压强虽然很大,但是平常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是______ 实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球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9.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F甲=6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 N。
10.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統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______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______,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1.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体积约为50m3,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m,当其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l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______N,(海水密度近似取1.1×103kg/m3)
12.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______N;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______。
13. 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6000N,此时小汽车的阻力是______ N。如果关闭发动机,汽车的速度将______ 。
14. 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如果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出现______ 的运动(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
15. 小伟要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上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 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 的知识得出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______ 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在实验探究猜想③时,先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小伟在实验时______ 。
16.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 由静止开始滑下;
(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______ ,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 运动。
A.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7.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把小车放在较______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更有利。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3)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______ ,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 。
(4)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发现小车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表明了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 。
(5)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______ 上,才能平衡。
18. 如图所示,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 和图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19. 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月球上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0cm3,测得其密度为0.8g/cm3.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求:
(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g=10N/kg。
20.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1. 一辆小车的总质量为500kg,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0.05倍,问:(g=10N/kg )
(1)小车静止时,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为350N时,小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大?此时小车做什么运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任何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决此类问题要特别注意足球已经被踢出去,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又忽略空气的阻力,所以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2.【答案】A
【解析】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也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也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
3.【答案】B
【解析】解:
(1)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16,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所以测量结果相同。
(2)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引力变为原来的16,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16,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16,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故选:B。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天平、刻度尺、温度计等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测量结果是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在地球和在月球上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4.【答案】C
【解析】解:(1)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
故选:C.
(1)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可直接利用p=ρgh进行判断;
(2)水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总重力.
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进行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容器的重力相等.
5.【答案】AC
【解析】解:
A.由题意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且深度相同,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ρ=mV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正确;
B.两液体的深度相同,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B错误;
C.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和两液体的质量均相等,由F=G=mg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F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故C正确;
D.因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p=FS的变形式F=pS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故D错误。
故选:AC。
(1)由题意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且深度相同,由图可知两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ρ=mV求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2)两液体的深度相同,又知道两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
(3)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分析压强的大小;
(4)知道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和两容器的底面积关系,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以及分析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6.【答案】CD
【解析】解: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利用惯性提高速度;故B错误;
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
D、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时,锤柄停止运动,松动的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故D正确;
故选:CD。
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惯性,但也要注意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内容是物理中的重要内容,要知道惯性应用、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7.【答案】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解:
(1)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遥控飞机是运动的;
(2)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飞机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力改变了飞机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
(1)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掌握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判断,还要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难度不大。
8.【答案】马德堡半球 较小
【解析】解: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学者奥托⋅冯⋅格里克做了一个实验,震动了世界。他做了两个直径37厘米的铜质空心半球,两上半球可以互相紧密地吻合。在两半球的吻合处加上浸透蜡和松节油的皮圈以防止漏气,其中的一个半球上装有活栓,实验时通过活栓用抽气机抽出球里的空气,然后让两队马分别往相反的方向各拉一个半球,结果用了八匹马也没有把两个半球分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氢气球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要低,而到了高空,空气更为稀薄,气球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使得内外的压力差更大,气球会逐渐膨胀以至爆炸。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较小。
解决此题需要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在地球的表面,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高度越低,大气压强越大。
本题是一道大气压的应用题目,考查学生对大气压一些知识的运用能力,知道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改变的变化情况。
9.【答案】40 35
【解析】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40N;
(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F乙=35N。
故答案为:40;35。
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答案】大于;惯性。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基本原理的考查,难度不大。
【解答】
卫星发射加速离开地面时,火箭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火箭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推力一定大于火箭的重力;卫星脱离火箭时,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是因为它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大于;惯性。
11.【答案】7.7×107 7.7×107
【解析】解:当深潜器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1×103kg/m3×10N/kg×7000m=7.7×107Pa,
由p=FS可得,l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
F=pS=7.7×107Pa×1m2=7.7×107N。
故答案为:7.7×107;7.7×107。
当其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根据p=ρgh求出所受海水的压强,利用F=pS求出l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12.【答案】78.4 5:2
【解析】解:乙物体的质量m乙=2m甲5=0.4m甲=0.4×20kg=8kg;
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G乙=m乙g=8kg×9.8N/kg=78.4N;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G甲G乙=m甲gm乙g=m甲m乙=52。
故答案为:78.4;5:2。
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和甲的质量,可求乙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乙物体的重力;进一步求出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
本题考查物体的质量与重力,关键是灵活运用公式及其公式变形,本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3.【答案】6000 变慢
【解析】解: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阻力f=F=6000N;
若关闭发动机,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速度将变慢。
故答案为:6000;变慢。
(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阻力的大小;
(2)若牵引力大于阻力,则汽车做加速运动;若牵引力小于阻力,则汽车做减速运动。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即非平衡状态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14.【答案】互相靠拢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析】解: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互相靠拢;
大量实验表明,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互相靠拢;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考虑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纸中间气体流速与外侧气体流速不同。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中间和外侧空气流速特点。
15.【答案】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甲、丙 压力 粗糙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解:(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
(2)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甲图和丙图;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小伟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甲、丙;压力;粗糙;(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要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解答;
(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
此题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应用,题目很典型。
16.【答案】同一高度 距离 小 远 增大 B 匀速直线
【解析】解:(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距离,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道路的摩擦力减小,汽车刹车时的滑行距离变大,为了安全,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
(3)由(2)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距离;小;远;增大;(3)B;匀速直线。
(1)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及控制小车到达底面时速度的方法;
(2)根据实验现象,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3)根据(2)推论的得出,根据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可得,若不受摩擦力,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外推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17.【答案】光滑 相等 转动 在同一直线上 运动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解析】解:(1)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准确。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质量相等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小车停止。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接线在同一直线上才有静止下来。
(4)如果将两边吊盘都挂在小车同一边的同一挂钩上,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在一个方向上受到拉力作用,可以发现小车会运动起来。这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要是平衡力,必须满足两个方向相反这一条件。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平衡。
故答案为:(1)光滑;(2)相等;(3)转动;在同一直线上;(4)运动;方向相反;(5)同一直线。
(1)桌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
(2)桌面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作用,当两盘砝码相等时,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小车静止;
(3)当水平方向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转动;
(4)小车受到同一方向的拉力,受力不平衡,将运动。
(5)根据实验条件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本题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实验,也是常考内容,一定要掌握其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步骤等问题。
18.【答案】凹陷程度 压力大小 乙 丙 控制变量 相互作用
【解析】解:(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大小,比较甲、乙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大小,比较乙、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压力大小;乙;丙;控制变量;(3)相互作用。
(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要熟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19.【答案】解:(1)由ρ=mV可得,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m=ρV=0.8g/cm3×90cm3=72g=0.072kg;
(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
G月=16G地=16mg=16×0.072kg×10N/kg=0.12N。
答:(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为0.072kg;
(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0.12N。
【解析】(1)知道月壤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2)根据G=mg求出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的应用,要注意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即为月壤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20.【答案】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水=p水S=500Pa×0.01m2=5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F=G水+G容器=8N+2N=1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1=FS=10N0.01m2=1000Pa。
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500Pa、压力为5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压强为1000P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不规则的容器所装水的重力不等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这是计算液体压强应注意的地方。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要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水gh来计算;对容器底的压力要用压强乘以面积来计算。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除以接触面积。
21.【答案】解:(1)小车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则小车受到的阻力f=F=200N;
(2)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f′=0.05G=0.05mg=0.05×500kg×10N/kg=250N,
因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水平拉力F′=f′=250N;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为350N时,
因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0.05倍,
所以,车重不变,受到的阻力250N不变,
因拉力大于阻力,
所以,由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知,此时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答:(1)小车静止时,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受到的阻力为200N;
(2)当水平拉力为250N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为350N时,小车所受的阻力是250N,此时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1)小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受到的阻力;
(2)根据f=0.05G=0.05mg求出小车受到的阻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拉力的大小;
(3)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0.05倍,车重不变,受到的阻力不变,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力与运动关系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共4页。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