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下列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
2.假如人类将来可以移居月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居民无法直接对话B.月球居民依然可以测量温度
C.月球居民仍可用电灯照明D.月球居民将看不到日食现象
3.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m/sB.1m/sC.10m/sD.100m/s
4.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因为声音的反射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放大的字B.小孔成像C.手影D.倒影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的是( )
A.B.C.D.
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雾凇的形成B.河水成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
8.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了冰。则水结成冰后( )
A.质量变小B.密度变小C.体积变大D.密度变大
9.小兰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
B.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5cm时,可成一个放大的像
C.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5cm时,成像原理可应用于放大镜
D.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也要靠近凸透镜
10.甲、乙两小车在直线跑道上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教室的楼道上张贴着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2.一束太阳光与水面成50°角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
光的三颜色为___________、绿、蓝。
13.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___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移动时,那么经过2s后,他本人与镜中像的距离变为__________
14.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小明同学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近视眼对光线的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5.如图所示,这是利用频闪相机拍摄水中气泡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圆圈表示气泡)。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下端的塞子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由照片可判断:气泡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第15题图
16.气凝胶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频段内高效吸音。气凝胶能承受超过1000℃的高温,一寸厚的气凝胶与20-30块普通玻璃的隔热能力相当。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它比氦气还要轻,体积为时,质量仅为1.6mg;它对有机溶剂还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全碳”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还有一种“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的三维网状结构,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气凝胶身轻如烟,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小。
(2)气凝胶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高效吸收次声波。
(3)“飞行石墨”气凝胶看起来呈现_____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
(4)下列实际应用中,不能用气凝胶实现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建筑物的保温层B.压路机滚筒的填充材料
C.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D.降噪的隔音层板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分)
17.(每小题2分,共4分)
(1)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2分)
(2)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4分,共24分)
18.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用如甲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6分)
第18题图
(1)实验前应先组装好实验器材,其中,①铁杆及温度计②酒精灯③铁圈及石棉网三者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小敏组将水加热到某一时刻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的小俊和小翔发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都有气泡产生且不断地向上运动,如丙、丁所示,其中反应沸腾前气泡特点的是___________图。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由表格数据可得到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翔组又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继续加热,如图戊所示,最终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19.(7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小李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______,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
(2)小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然后将纸板绕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面上__________(选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如下表所示,分析此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
20.(7分)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1)他们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调节__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称量中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接下来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1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该小组测算得到的小石块密度值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1.(4分)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我们说,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声波也是一种波,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为了证明声波能传递能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能初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解答时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建筑工地需要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2分)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3分)
(3)若用一辆载重6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4分)
23.(9分)假期里,小明一家人去香格里拉游玩。一家人先驾驶小汽车到昆明站,然后乘坐动车去丽江后转乘班车。小汽车行驶途中小明观察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并通过观察手表得知此时的时间为09:30。从昆明南到丽江的D8777次列车部分时刻表如表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计算说明小明一家人能否赶上D8777次列车。
(2)求D8777次列车从昆明站到丽江站的平均速度。
(3)若D8777次列车向着山崖以14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3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列车距山崖的距离。(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腾冲市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D 6.A 7.C 8.BC 9.BC 10.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响度 声源 12.小于 红 13.168 2 14.会聚 凹 15.运动 匀速
16.(1)密度 (2)不能 (3)黑色 (4)B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分)
17.(1)图略。评分细则:作图规范正确,物和像的对应点连线是虚线、像是虚线得2分;作图正确,但物和像的对应点连线是实线、像是实线得1分。
(2)图略。评分细则:作图规范正确,光线是实线并带有箭头得2分,只画对1条得1分;如果光线画成虚线或不带有箭头不得分。
四、实验探究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4分,共24分)
18.(1)②③① 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67 丁 (3)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不会
19.(1)垂直 粗糙 (2)看不到 下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寻找普遍规律(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远离
20.(1)平衡螺母 (2)①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②直接用手拿砝码
(3)47.4 (4)20 (5) 小
21.在无风的环境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前面,使扬声器发声
蜡烛火焰摆动
五、综合题 (每小题9分,共18分。)
22.解:(1)因为桶内装满了水,所以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所以
;(2分)
(2)桶内装满沙石,所以沙石的体积等于桶的容积,则
;(3分)
(3)建筑工地需要沙石的总质量为
;(2分)
;(1分)
所以若用载重量6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174车。 (1分)
答:(1)桶的容积是;
(2)沙石的密度是;
(3)若用一辆载重6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174车。
23.解:(1)由图可知,小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从交通标志牌到昆明站的距离,由可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昆明站最短时间:
。
由题意得:即小明一家到达昆明站的时刻9:45由列车时刻表可知,D8777次列车从昆明站出发的时刻9:52,所以,小明一家人能赶上D8777列车。
(2)由列表可知,列车从昆明南站到丽江站的路程,所需的时间
,
平均速度。
(3)由可知,声音3s内传播的路程,
列车行驶的路程,,
听到回声时列车距山崖的距离。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5
96
97
97
97
入射角
40°
60°
75°
反射角
40°
60°
75°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昆明南
起点站
09:52
0
昆明
10:10
10:17
28
广通北
11:06
11:08
149
丽江
13:47
终点站
506
云南省腾冲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腾冲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腾冲市十五所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腾冲市十五所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