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世泽中学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C.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D.火焰熄灭,是因为断绝了丁烷的来源
2.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
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湿衣服晒在阳光下容易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单质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粒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原子
4.下列一些粒子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离子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5.下列鉴别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6.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7.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油锅着火B.液态空气制氧气C.米饭变馊D.菜刀生锈
9.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制备C.收集D.验满
10.《流浪地球》的热播让人们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含量减少但氧原子含量不变
11.下列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2g蔗糖B.用 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CO
C.用肥皂水区别水和氯化钙溶液D.用10mL量筒量取5.6mL水
12.大丰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大空气监测力度,改善环境状况B.有效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D.严禁使用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气球内气压(P)随反应时间(t)而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4.如下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或“Z”)。
(2)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下图是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在试管a中,除C、CuO外,还可能有物质______(写化学式)也参与反应。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______也可以还原氧化铜。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要排除其他物质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 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若要选择上述仪器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在实验室里依据_______来选择发生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装置B与装置A比较,装置B优点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当pH=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质量为_____g。
(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18.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4g,其中含碳元素1.2 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55 g氯化钠溶液。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之源。
(1)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在化学实验室中水还能用于配制溶液,某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__、溶解;
②若在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2分)如图所示,集气瓶Ⅰ、Ⅱ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Ⅰ,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Ⅱ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D
4、D
5、D
6、C
7、A
8、B
9、C
10、A
11、B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 B P2O5
14、Z 76.86% 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
15、O2 C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将试管提前中充满氮气 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16、锥形瓶 集气瓶 AC 防止高锰酸钾的粉尘进入导管 BE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节约能源或操作简单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Na+、H+、SO42-(2)0.8(3)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18、(1)79.1%(2)5.0%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CD 称量 偏小
20、木条火焰熄灭;二氧化碳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因不断运动而进入到彼此分子之间的间隔中,使瓶II中的氧分子数目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因此木条熄灭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1
鉴别方法2
A
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通入NaOH溶液
B
黄铜,黄金
加入硝酸银溶液
比较硬度
C
铝粉,银粉
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
D
氢气,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在加热状态下,观察是否能还原氧化铜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宁河区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宁河区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南京栖霞区摄山中学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南京栖霞区摄山中学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酚酞,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