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六)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独具中国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诗一画,尽显中国气韵。借此机会,初三年级打造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文化墙开篇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请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早期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被分为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成。它以五天为一候,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72候。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一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候”的义项有:①等待;②时节;③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等。根据文段内容、字典释义和教材中《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内容,帮他解释“物候”的意思。
(2)下面是同学们改编的三则材料,请帮助他们解决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的明信片。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①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地,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看吧,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漫舞,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②在雨的滋润下,似乎也有了几分青春的颜色。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处暑:_暑气止矣,迎来了家家户户丰收的景象
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到了处暑,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可见,处暑是幸福感最强的节气。
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悄”应读为“qiǎ”B.“明信片”应写为“名信片”
C.“处”应读为“chǔ”D.“轻歌漫舞”应写为“轻歌曼舞”
二、综合性学习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以“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2000年~2015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变化情况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3)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
三、诗歌鉴赏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作者采用 的写法,表现出诗人 的形象。
4.分析“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碾”字的作用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原文有删改)
5.文章前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两段文字并未描写泰山景观,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
6.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景物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文章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
8.文章是怎么描写“雨”的?写“雨”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③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⑤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⑦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辩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⑨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⑩ , 。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9.简析选文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
10.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11.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2.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五、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生活教科书,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都会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写作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中不要出现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极乐寺记游(节选)
袁宗道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①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②许。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③,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注:①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②围:周长的计量单位。③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
14.解释以下加点字词。
(1)佁然不动
(2)斗折蛇行
(3)去桥可三里
(4)予因叹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C.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D.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可七八围许
16.翻译以下句子。
(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7.你和大鹏登顶梧桐山时想起了《小石潭记》《极乐寺记游(节选)》这两篇文章。你们讨论了两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请把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引凄异D.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闻之,欣然规往/辍耕之垄上
C.屋舍俨然/佁然不动D.乃不知有汉/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被告知不得外传,再到外人复寻无果而终的顺序行文,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D.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令人无限向往,但作者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亦真亦幻,隐喻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
21.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七、名著阅读
22.下列两部名著,阅读时你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一部,结合该名著特点和具体内容阐述。
A.书信集《傅雷家书》 B.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答案:
1.(1)物候,即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B
2.(1)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我倡议,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
3. 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孤傲自赏(孤高雅洁,孤芳自赏)或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4.“碾”字是辗压粉碎、揉碎的意思,梅花落了被人踩踏挤压,最后变为尘灰,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
5.前两段写了冒雨登山的缘由。不能删去。第一段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写登泰山不是简单的观景,而是为了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第二段写出了决心登山的劲头,蓄势待发。这两段文字为整篇文章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即使结尾简短也不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 6.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把全文串联起来,可以有多角度的描述,能给读者留下立体印象,给人以亲眼所见、身临其境的感觉。 7.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冒雨登山既不是寻常的游山玩水,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作者追求的是向艰难险阻挑战,登上泰山极顶“而小天下”! 8.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雨”。正面描写如“淅淅沥沥”“细雨”,似烟似雾;侧面描写如“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作用:创设意境,常人很少见到雨中的泰山,显示出泰山独特的美;与题目及结尾呼应,“敢于”在雨中登山,更显出勇气及决心,更能鼓舞人。
9.点题,引出说明对象;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 10.B 11.举例子、打比方。列举了兔唇蝠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一步说明“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2.示例: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
13.例文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讲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穷孩子,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经历,它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了我。
保尔从小失学,当了一名洗碗工,后来又兼任电工,十月革命,把他引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当时虽然沙皇已被推翻,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保尔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曾多次受伤、生病,但这些困难都没有把他难倒,仍顽强地坚持战斗。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但由于过度劳累和身体受伤,致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曾想自杀,却又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后来病魔已经使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写字了,他就在别人的帮助下以口述的方式写作。然而,由于他的文化水平低,经过后人多次的修改,才使得这本励志经典毫无漏洞地出版了。
令保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本历经千辛万苦才写成的书稿,在邮寄到出版社的路途中不幸丢失。这本浓缩了保尔心血和汗水的一生的书,就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保尔并没有泄气,他重新开始了撰写。他始终坚信,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便可驱散绝望之云。成功了!成功了!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没用的,他让我们相信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开另一扇窗。这扇窗户可能会有点隐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保尔做到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我们要投入到学习中去。读书并不是为了和别人比成绩,而是我们在将来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要活在当下,学在当下。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铁经过熊熊大火,冶炼成钢,人经过种种磨难考验成才。保尔不就是这样的吗?
14.(1)静止不动的样子(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3)大约(4)于是 15.C 16.(1)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2)松树的躯干翠绿嫩黄,色彩错杂像大鱼的鱼鳞,大约有七八围粗。 17.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小石潭记》借景色的清幽,引发了作者被贬的郁闷悲凉的心境。《极乐寺记游》表达了作者想要纵情徜徉业水,了却世俗羁绊的心情。
18.D 19.C 20.C 21.(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都做了记号。
22.【示例1】我选A(《傅雷家书》)。我在阅读时运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因为《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内容并不贯连,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目的、关注焦点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阅读。当我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会选择家书中关于生活的内容进行参考;当我对音乐、绘画等产生兴趣时,我会选择家书中关于艺术的篇章细细品味。
【示例2】我选择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长篇小说,我综合运用了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阅读。我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批注,摘抄作品中生动传神的细节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等;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我还将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各类人物对他的评价等内容做了笔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十八),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