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十一学校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十一学校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2.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3.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转化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B.反应中CO与O2的质量比为7:4
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4.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CO2、O3、CH4、氟氯代烷都能产生温室效应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6.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O2
B.N2
C.O2
D.SO2
7.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0C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 X物质,300C时,20g水中最多溶解8g Y物质,则200C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 )
A.XYC.X=YD.无法比较
8.己知硅能在氧气中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硅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
C.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2O
D.很多矿物中含有硅元素
9.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g冰放入100g水中融化后总质量是110g
10.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反应前,原有氢气 2mL
11.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有金属光泽D.密度较大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其中A、C中充满氮气,B、D中充满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14.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甲图为物质转换关系,乙图所示为相关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_____。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组装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___________(填“前”或“后”)放置,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从图中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时,若用F装置进行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进入。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
,
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已知:Fe2O3+3CO2Fe+3CO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吨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据此填写下列以下关系链中有关物质的质量,并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纯铁质量和生铁的质量___________。
18.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1)将石灰石样品敲打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共放出二氧化碳 克;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我们已学习过碳的单质与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CO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
(3)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
20.(12分) “液态空气蒸腾实验”如图:
(资料)常压下,N2沸点为-196℃,O2沸点为-183℃.
结合资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及“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D
4、D
5、C
6、A
7、B
8、C
9、B
10、D
11、A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中白磷不燃烧而D中白磷燃烧 A
14、 氧气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CO 点燃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A 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底部的水中 B 氧气不纯(合理即可) 化合
15、a 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合理即给分)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助燃(合理即给分)
16、前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BE 2H2O22H2O+O2↑ a 漏斗、玻璃棒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纯铁:33.6吨 生铁:35吨
18、(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能快速进行;(2)2.2g;(3)83.3%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合理即可)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0、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开始汽化时主要逸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点燃一段时间后,逸出的氧气浓度增大,氧气支持燃烧.
甲图序号
乙图装置选择
反应化学方程式
问题分析
①
C
_____
燃烧产物中有时会有CO生成,原因是:_____
②
_____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
③
A
_____
实验时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
④
_____
_____
将燃着的红磷熄灭,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⑤
_____
_____
若该实验未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
总结
甲图涉及的反应都是_____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宿州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株洲湘渌实验学校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