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南山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不同的分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B.验证酚酞分子在不断运动
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蔗糖溶解
C.炸药爆炸D.钢水铸钢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3种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微粒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中Y元素和Z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6.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C.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D.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它能使体内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8.北京世界因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随意丢弃电池B.露天焚烧树叶
C.任意排放污水D.分类回收垃圾
9.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严重雾霾时不建议做的是
A.在户外剧烈运动
B.戴口罩出行
C.乘坐公交车上学
D.及时清洗口鼻
10.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图A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B.图B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图C是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图D是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11.下列图标中,表示“有毒物质”的是
A.B.C.D.
1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保障,关于环境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环境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因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水具有酸性
C 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管②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检验管①中气体的操作是______。
(2)实验2,倒入紫色石蕊溶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5.(1)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准备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②选用装置B、C组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_____。
(2)小雨同学在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中,设计方案如下图:
①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
②A试管中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
③实验成功后,小雨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雨继续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
(实验并得出结论)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该不溶性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反思与评价)小军同学用表面积相等的以上三种金属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完成同样的探究,却意外发现铁片中加稀盐酸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试分析其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回答)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C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用装置______替代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从上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G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进入G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乙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CH4)。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_____。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或_____装置收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锌粒反应结束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
(2)原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18.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8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8.4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列式计算)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0.(12分)国内重型柴油车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1)尿素中含有_____种元素。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 无色晶体 B 熔点132.7℃
C 易溶于水 D 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尿素溶液也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能供给作物约_____kg氮元素(保留1位小数)。
(5)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B
4、C
5、D
6、B
7、D
8、D
9、A
10、C
11、A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C AD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14、H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①的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瓶子变瘪,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2O+CO2=H2CO3
15、AD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 铁、铜
16、长颈漏斗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在集气瓶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如木条熄灭,则集满 f e g 高锰酸钾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A F或G E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0.08g(2)19.6%
18、(1)9.6;(1)24.5 g(详见解析)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过滤 铁 Fe+CuSO4═FeSO4+Cu 除去铜中的铁
20、4 D 4NH3+6NO5N2+6H2O 3.0 生成过多氨气,污染环境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深圳南山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深圳南山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深圳南山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深圳南山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蔗糖,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