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2.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都买过什么?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文具店逛一逛。(课件出示文具店的货架主题图)
仔细观察,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获得的信息,说出商品名称及价格)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根据获得的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操作指导:
呈现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读取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提问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板块二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3
活动1 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师:根据主题图中两种文具的价格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卷笔刀和不带橡皮的铅笔及其价格)
0.8元/个 0.6元/支
预设
生1:买1个卷笔刀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一共多少钱?
生2:1个卷笔刀比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生3: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比1个卷笔刀便宜多少钱?
过渡:这些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小结:第一个问题用加法解决,后两个问题用减法解决。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活动2 合作探究,理解算法
1.导学提纲:
(1)列出算式,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2)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的情况。
(3)集体反馈、汇报。
预设
生1:我是这样列式的:0.8+0.6和0.8-0.6。
生2:把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用“角”作单位的整数,把小数加、减法转化为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即8角+6角和8角-6角。
生3:用“元”作单位的小数相加、减,就是小数加、减法,即0.8+0.6和0.8-0.6。
生4: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将小数点对齐,其他数位上的数依次相加、减。我是这样列竖式计算的:
小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反馈练习:2.8+2.1 6.4-0.9 4.7+5.3 5.6-5.3
(集体订正时重点讨论得数整数部分的0和小数点能否省略)
3.用上面的方法解决“1支带橡皮的铅笔比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的问题。
[学生自主解题,并汇报:1.2-0.6=0.6(元)]
4.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结合板书总结相同点: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都是满10进1,退1当10。不同点: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整数减法中,最高位上的计算结果为0时,0省略不写,小数减法中,整数部分的计算结果为0时,0不可以省略,要写在个位上)
操作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对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以及用0占位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
活 动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导学提纲:
(1)请同学们帮老师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笔袋,还想买1本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预设
生1:先计算买1个笔袋后,小丽还剩10-6.8=3.2(元),再计算买1本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一共需要2.5+0.6=3.1(元)。因为3.2>3.1,所以钱够;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买1本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共需要2.5+1.2=3.7(元)。因为3.7>3.2,所以钱不够。
生2:先计算买1个笔袋后,小丽还剩10-6.8=3.2(元),再计算买1本笔记本后还剩3.2-2.5=0.7(元)。0.7>0.6,买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钱够;0.7<1.2,买1支带橡皮的铅笔,钱不够。
生3:把要买的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是否超过10元。如果不超过10元,钱够;否则,钱不够。
小结:看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你们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操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经历过的购物情境理解算理、探究算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充分交流和共享,让学生较好地经历探究的过程,突出理解算理、探究算法这个教学重点。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板块三 生活实践,巩固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当你付款后,收银员会给你一张小票。这里有一张老师在超市购物的小票(课件出示超市购物小票),你们可以从超市购物小票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汇报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操作指导:
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时答疑。
板块四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满载着收获走向生活,在去超市购物时当一次小管家,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2.布置作业。
教材91页3、4题。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0.8+0.6=1.4(元) 0.8-0.6=0.2(元)
8角+6角=14角=1.4元 8角-6角=2角=0.2元
教学反思
实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去文具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另外,本节课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促使其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不仅要给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依据,还要对探究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思想方法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了乐学善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情景导入,新课讲授,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