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高技能人才迁移是影响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下表示意2000—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情况,其中跨省迁移占比为跨省迁移的高技能人才数与跨省总迁移人口数的比值;分散程度越高,表示高技能人才迁移的空间越分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占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省区间( )
A.高等院校数量变化不同B.自然环境变化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同D.城市等级变化不同
2.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变化会( )
A.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B.缩小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差距
C.减小特大城市的用地规模D.减慢大城市的发展速度
棉花产量和质量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其中CO2浓度适当增大能够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之一,但科学家预测到2090年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将会严重减产。图为2021—2050年和2061—2090年中亚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CO2浓度适当增大能够提高棉花产量的原理是( )
A.增强光合作用B.增强太阳辐射C.降低大气温度D.增加降水量
4.科学家预测到2090年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将会严重减产的主要依据是( )
A.市场需求量减小B.气候干旱加剧C.CO2浓度降低D.土壤肥力下降
藏北青南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严寒,多大风天气且持续时间长,自东向西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荒漠草原转变。由于长期受风蚀影响,表土粗化现象明显,地表砾石、粗砂粒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脆弱。下图示意藏北青南高原区四个采样点0~60厘米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荒漠草原的土壤剖面为( )
A.①B.②C.③D.④
6.表土粗化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增加生物多样性B.提高土壤的肥力C.增大地表的温差D.提高植被覆盖率
7.当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是( )
A.增加当地的降水量B.大力增加草地面积
C.进行完全封山育林D.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下图示意某河流甲、乙两断面间河床表层泥沙粒径多年平均值的分布,该河段沿线植被覆盖率变化不大,甲、乙两断面间存在冲刷和淤积的季节转换,M处有支流汇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河流( )
A.从甲到乙径流量增大B.从甲到乙含沙量增大
C.自乙流向甲D.从甲到乙流速加快
9.当甲、乙两断面间由淤积变为冲刷时,M处( )
A.流向发生变化B.水位降低C.河床升高D.含沙量增大
“亚欧高速铁路”项目东起中国北京,西至德国柏林,途经努尔苏丹、莫斯科,总长9447千米,其中有2366千米将穿越俄罗斯领土,图为亚欧高速铁路规划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亚欧高速铁路线路走向主要考虑( )
A.利用现有铁路B.沿线运输需求C.沿线地形分布D.线路长度最短
11.亚欧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会( )
A.缩短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的空间距离B.增加俄罗斯向德国的天然气出口量
C.提升中国与俄罗斯及欧洲的互通能力D.降低沿线各国国内货物的运输费用
中山站(69°22'S,76°22'E)位于南极大陆维斯托登半岛上,外围存在一绕极低压槽,夏季势力弱,位置偏北,冬季势力强,位置偏南。下图示意中山站不同季节风速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中山站冬季风速日变化较夏季小的主要原因是冬季( )
A.白昼较长B.冰雪覆盖量大C.冷锋活动多D.昼夜温差大
13.当绕极低压槽位置偏北时,中山站( )
A.盛行西北风B.日出东北C.夜晚风速年内最大D.气温较高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在多哈(25°15′N,51°34′E)开幕,下图示意开幕当日多哈日出、日落时间(当地地方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多哈昼长夜短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15.多哈下次出现图中日出、日落时刻约在( )
A.2022年12月23日B.2023年1月1日
C.2023年1月23日D.2023年11月20日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主峰海拔约3106米,自然带垂直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前后,神农架树木遭到大规模砍伐,用作修路、搭建住所等。2016年7月17日,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示意神农架某山地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其中天然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面积较小。
分别说明神农架该山地天然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面积较小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购物作为日常基本活动之一,同工作、社交、休闲等共同构成居民日常活动集合,并与城市商业中心和交通系统等联系紧密。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居民购物频率和单次购物时长分布图。
简述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居民购物频率和单次购物时长的地区差异,并分析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澳大利亚北部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不同的风向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1)说明澳大利亚北部风向季节变化的原因。
(2)说明季风对澳大利亚西北部自然环境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热带山地雨林生态城市、黎苗文化中心城市、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城市,2020年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为健康、养生和养老提供服务的产业)。气温影响人体散热和产热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体的冷热舒适度,环境气温在18℃~26℃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下图为1991—2020年五指山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1)说出五指山市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
(2)从气温角度分析五指山市冬半年更适合发展康养产业的原因。
(3)简述发展康养产业对五指山市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表可知,2000~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省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同,C正确;高技能人才迁移中小部分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大部分主要是在公司和企业中工作,故高等院校数量变化对高技能人才迁移影响较小,A错误;自然环境和城市等级一般较为稳定,变化较小,B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由表可知,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逐步提高,说明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更加分散,有利于缩小不同城市间发展水平的差距,B正确;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提高对各城市的用地规模和服务范围影响不大,也不会减慢大城市的发展速度,AC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CO2浓度适当增大,光合作用原料增加,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A正确;太阳辐射强度与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等有关,CO2浓度增大不会增强太阳辐射,B错误;CO2浓度增大,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大气温度可能提高,C错误;区域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CO2浓度增大不会增加降水量,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到2090年乌兹别克斯坦由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加上降水减少,气候干旱加剧,棉花产量将大幅减少,B正确;气温升高是由于CO2浓度增大,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乌兹别克斯坦土壤肥力和棉花市场需求量的变化,A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荒漠草原区由于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淋溶层发育不典型甚至缺失。图中④地淋溶层发育最少,同时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薄,最可能为荒漠草原土壤剖面。故选D。
6.答案:C
解析:表土粗化使砾石、粗砂粒增加,会使表土质地发生变化,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同时土壤肥力低导致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AD错误;地表植被减少,砾石、粗砂粒增加,比热容变小,升温降温快,地表温差增大,C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降水量不能由人工控制,且单纯增加降水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小,A错误;藏北青南高原区气候高寒,且降水空间差异大,不能盲目地增大草地面积,B错误;完全封山育林不符合当地发展的现状,C错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牧业、种植业以及划定一些生态用地等,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河流上游到下游,随着流速减慢,粒径大的泥沙先淤积,粒径小的泥沙后淤积,故从上游到下游,河床泥沙粒径越来越小;由甲、乙之间河床表层泥沙平均粒径越来越小可知,河流从甲流向乙,乙位于甲的下游,C错误;从上游到下游,随着支流的汇入,径流量增大,A正确;从上游到下游,随着河流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小,B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M处有支流汇入,其流向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乙位于甲的下游,当甲、乙两断面间由淤积变为冲刷时,说明河流由枯水期转为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增大,含沙量增大,水位升高,B错误,D正确;河床高度的季节变化较小,且丰水期冲刷作用强,河床泥沙被冲刷带走,河床降低,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亚欧高速铁路主要连接我国与中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国家。高速铁路运输时效高、运输能力强,其经过运输需求大的地区,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铁路的价值,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故沿线运输需求对亚欧高速铁路走向的影响较大,B正确;高速铁路与现有铁路路基、火车不通用,无法利用现有铁路,A错误;地形是影响铁路线布局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但不是影响亚欧高速铁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C错误;图中亚欧高速铁路线路不是沿最短线路规划的,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亚欧高速铁路能够缩短运输时间,但不能缩短国家间的空间距离,A错误;俄罗斯向德国出口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高铁一般不运输货物,不影响货物运输费用,BD错误;亚欧高速铁路建成后,能够利用陆上高速运输提高中国与俄罗斯和欧洲的互通能力,C正确。故选C。
12.答案:B
解析:冬季中山站白昼较短,A错误;由于冬季冰雪覆盖量大,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再加上白昼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昼夜温差较小,风速日变化小,B正确D错误;冷锋活动多会增大温差,导致风速日变化增大,C错误。故答案选B。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极绕极低压槽在夏季位置偏北。所以绕极低压槽位置偏北时,中山站应为夏季,中山站受低压槽控制,不会盛行西北风,A错误;南半球夏季,中山站日出方向偏南,B错误;由图可知,中山站夏季夜晚平均风速较小,C错误;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平均气温较高,D正确。故答案选D。
14.答案:A
解析:11月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由图可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多哈昼短夜长:该日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15.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对称规律可知,2022年11月20日与2023年1月23日关于冬至日对称,这两天昼夜长短情况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针叶林:针叶林耐冷湿,分布于海拔较高处;山体海拔较高处总面积小,导致针叶林总面积较小。
天然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地区北缘,热量条件相对不足,天然常绿阔叶林主要发育于山地南坡的山麓地带,面积小;作为建筑材料、燃料等,曾被人类大量砍伐;山麓地带坡度陡,可发育天然常绿阔叶林的面积小。
解析:针叶林:针叶林耐冷湿环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而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处;而山体海拔较高处所占总面积越小,导致针叶林分布总面积较小。天然常绿阔叶林: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山地北麓位于亚热带地区北缘,纬度高,热量条件相对不足,主要分布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发育于山地南坡的山麓地带,面积小;从人为角度看木材可作为建筑材料、燃料等,曾被人类大量砍伐;由图可推测南坡山麓地带坡度陡,面积小,可发育天然常绿阔叶林的面积小。
17.答案:差异:东部地区居民购物频率比中西部地区居民高;东部地区居民单次购物时长比中西部地区居民短。
原因:东部地区线下商业网点密集,购物条件便利,居民购物频率高,单次购物时长短;东部地区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购物条件较便利,增加了购物频率。
或答:中西部地区商业网点相对较少,购物相对不便,居民会提前储备物资,居民购物频率低,单次购物时长长;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较落后,网络购物条件不便,减少了购物频率。
解析:差异:由图可知,对照购物频率图例可知,在我国东部地区居民购物频率比中西部地区居民高;东部地区居民单次购物时长比中西部地区居民短。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应的线下商业网点就比较密集,距离近,交通通达度高,为居民购物提供了便捷方便的条件,缩短了居民单次购物的时间,提高了居民购物的次数,使居民购物频率高;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信息技术也优于西部,网络平台较多,网上购物条件便利,从而增加了购物频率。或答: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商业网点相对较少,另外各网点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所以购物相对不便,居民会单次购买大量物资,提前储备,降低了居民购物频率低,延长单次购物时长;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技术较欠发达后,网络购物条件不便,减少了购物频率。
18.答案:(1)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盛行东南风(或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澳大利亚大陆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风从南向北吹,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南风);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
(2)甲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充足的水汽,使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丰富;由于降水丰富,热带草原草类植被茂盛;地表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草原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解析:(1)7月份是南半球冬季,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澳大利亚大陆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南向北,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转成东南风。1月份是南半球夏季,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受西北风影响,结合所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知识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向南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
(2)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从风的冷暖、干湿等性质的角度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进行分析。季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形成的,经过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水汽,使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丰富;降水丰富,地表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由于降水丰富,热带草原草类植被茂盛,湿季郁郁葱葱;植被茂盛后,其他草原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19.答案:(1)气候温和,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天数多;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政府政策支持。
(2)冬半年五指山市与我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差大,来五指山市康养的人口数量更多;夏半年平均气温较高,气候较湿热,人体舒适度较低。
(3)有利影响: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不利影响:过多人口到五指山康养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解析:(1)读图可知,五指山月平均气温介于15℃—32℃之间,结合材料“环境气温在18℃~26℃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可知,五指山气候温和,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天数多。由材料“是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热带山地雨林生态城市、黎苗文化中心城市”可知,该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由材料“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可知,政府政策支持。
(2)注意题干关键词“从气温角度分析”。读图可知,五指山月平均最低气温介于15℃—23℃之间,月平均最高气温介于25℃—32℃之间,冬半年五指山市与我国北方地区温差大,来五指山市康养的人口数量更多;五指山市较低,夏半年平均气温较高,气候较湿热,人体舒适度较低。
(3)发展康养产业对五指山市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知,康养产业指为健康、养生和养老提供服务的产业。发展康养产业有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过多人口到五指山康养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跨省迁移占比/%
4.31
6.93
6.42
分散程度/%
29.89
42.53
54.02
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地理试卷+答案,共7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一) 地理(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一) 地理(PDF版),共8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一)(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诊断(一)(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锄地可防止土壤干旱的原理是,锄地的最佳时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