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2
    2.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扩散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铜可制作导线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一氧化碳炼铁﹣﹣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食品袋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5.我们探究CO2性质时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 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 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稀醋酸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B.氧气C.金刚石D.硫酸铜
    7.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He ② Fe3+ ③ ④ ⑤
    A.①和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②和⑤表示的粒子均为阳离子
    C.②和③中的“3”表示的都是元素的化合价数
    D.④和⑤表示的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8.我国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 (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2C.+3D.+4
    9.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操作或现象,其中操作正确或者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0.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图中关于化学式(CO2)的各种意义其中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A.AB.BC.CD.D
    12.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②该装置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③点燃甲处酒精喷灯,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减少,丁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甲处发生了化合反应
    ⑤点燃乙处酒精灯,可观察到乙处黑色粉末变红
    ⑥丁装置只用于检验乙处发生的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A.3个B.4个C.5个D.6个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A与E或A与_____组合,该装置的一处错误是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验满方法是____。
    (3)若丙同学选择D装置还可以收集和储备氧气,若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填a或b)____端通入。
    (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任写两条)_____;_____。
    14.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AF,A中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收集氧气的时机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O2、CO2、H2都可选用发生装置B,加入的液体必须要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气(Cl2)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溶于水,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选用此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G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若G的集气瓶内先装满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时应从_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
    16.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A装置的优点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的气体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先后顺序应为_____。
    A a-b-c-d B c-d-b-a C c-d-a-b D b-a-d-c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盐酸的质量和CO2质量之间的相应的曲线图____________(要求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18.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一久置的铝片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8 g该铝片样品放入烧杯中,并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
    (1)a的数值为_____;
    (2)列式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至0.1%)。
    (3)第1次实验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A中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12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B
    3、D
    4、B
    5、C
    6、C
    7、B
    8、A
    9、B
    10、B
    11、B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G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B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满 b 试管外壁干燥 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14、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 氧气(空气) 放热 2K + 2H2O=2KOH+ H2↑
    15、水槽 防止高锰酸钾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H2O C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c b
    16、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H2O、HCl C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9.9 90%
    18、(1)0.4(2)7.3%(3)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0、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被砍伐 B Na2CO3+H2O+CO2=2NaHCO3 CO2+3H2CH3OH+H2O 碳酸钠(二氧化碳或水)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0
    100.0
    100.0
    100.0
    100.0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
    0.2
    a
    0.6
    0.7

    相关试卷

    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威海牡蛎肉富含谷胱甘肽,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石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二氧化铅,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