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关目的是
A.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加水过滤的方法除去CaO中的CaCO3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3.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D.取块状药品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B.验满氧气
C.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
6.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白磷与氧气B.碳与二氧化碳
C.生石灰与水D.镁与稀盐酸
7.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铜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216 ℃时,氧气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 ℃的温度D.用钨制的灯丝不易熔化
8.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
A.AlB.Al3+C.MgD.Mg2+
10.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表示离子
11.已知X、Y、Z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X、Y、Z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
A.CO、CO2、CaCO3
B.H2O2、O2、H2O .
C.C、CO2、CaCO3
D.CaCO3、CaO、Ca(OH)2
12.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 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 A 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 B 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14.下图为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里的现象为___________,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尾气需要用酒精灯点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
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_____,放出大量热。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因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_____导致瓶内气压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
(2)实验2中,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_____,②_____。
(3)实验3中,将装好药品的锥形瓶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用放大镜聚集阳光.引燃白磷,可观察到气球迅速_____(选填“胀大”或“缩小”):反应停止后,充分冷却,重新将锥形瓶放在天平左盘,天平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4)实验1.2.3中都生成了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为了防止污染,可以用水吸收或用气球收集。已知冷水能与五氧化二磷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1中,证明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①与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Cu(OH)2沉淀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18.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的入9.8%的稀硫酸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量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___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③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1:1
20.(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下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_____
(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A
3、C
4、B
5、D
6、B
7、D
8、C
9、A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锥形瓶 BE或CE a
14、3CO+ Fe2O32Fe + 3CO2 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CO2 +Ca(OH)2 =CaCO3↓+ H2O 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15、白烟 氧气 降低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胀大 平衡 P2O5+H2O=2HPO3
1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③比①先变红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4.9(2)8%
18、67.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8 Cl- BC 最外层电子数 N2 AC
20、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Y、X、Ag、Z Cu+2AgNO3=Cu(NO3)2+2Ag
物质名称
汞
金
铜
铁
钨
氧气
熔点/℃
-38.3
1 064
1 083
1 535
3 410
-218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干冰的成分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