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顺义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顺义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H2O2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的蒸发B.食物的腐败
C.石灰水变质D.蜡烛的燃烧
2.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N2
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氯化镁—MgCl2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如图是小凡的OK手势,竖直手指上标识的物质燃烧可生成水(如图中的CH4、H2),则物质X是
A.COB.C2H5OHC.H2CO3D.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6.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
A.锌粒和稀硫酸
B.纯碱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和水
D.硝酸铵和水
7.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如下,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一定不变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 “高铁酱油”“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西瓜”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食品,这里的“铁、碘、钙硒”指的是
A.离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9.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0.2H2O2表示( )
A.2个氢分子
B.4个氧原子
C.2个水分子
D.2个过氧化氢分子
1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H2
B.地球上水储量非常丰富,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C.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可随意开采
D.为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必须加速开采石油
1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B.反应物甲的化学式是C2H4
C.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7:24
13.日常生活中用铁锅炒菜可适当地给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
14.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15.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九江石油化工
B.景德镇烧陶瓷
C.贵溪有色冶金
D.屏山风力发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装置A中先进行的是____(填“加热”或“通一会儿CO”);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原来固体质量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2)同学们对“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疑问,他们对A装置进行改进:在装氧化铁的玻璃管前,先通过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观察澄清石灰水变化,老师认为他们的设计没有必要,原因是____。
(3)装置B的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装置C能够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
(4)因为____,所以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是_____。(一种方法即可)
17.请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探究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二氧化碳的制备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一瓶CO2气体,在装置A-E中通常选择的装置有_____,反应的原理是_____,检验C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水蒸气,若利用F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字母)。
(4)小红对A装置进行如图G的改进,这样改进后的优点有_____。
Ⅱ、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5)小汪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做了如图的实验
①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②c中蜡烛从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化学性质。
③中蜡烛熄灭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下图中对比_____(填字母)两处现象可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选用A比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F装置收集气体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张南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网。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图中箭头所指仪器名称是_______,一般情况下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
(4)若要用收集的气体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在收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__(答两点);
(5)用图中方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已经集满______;
(6)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人少量的氧气(如图所示),观察到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热水中却能燃烧,此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用碳还原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增重了8.8g,求: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g?
21.(8分)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都是家庭常用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天然气的有效成分是甲烷。
(1)若320g甲烷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2)假设液化石油气只以丙烷(C3H8)计算,等质量的丙烷和甲烷充分燃烧,耗氧量更大的是_____,若从液化石油气改用天然气,则炉具的进风口要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不改变”)。
(3)某同学想了解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哪个更划算,他查阅资料如下:
由此可知使用_____更划算。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过滤
b 脱色除味
c 消毒杀菌
(2) 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A为红棕色固体,C是气体,H溶液呈蓝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① 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应。
⑤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气体C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23.(10分)(1)用符号表示或说出符号的意义:
①2个氮原子_______
②2个氢分子_______
③3H+_______
④2H2O_______
(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①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一“元素”组成的。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______)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③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右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将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分子结构不同
b 微粒间隔变大
c 微粒在不断运动
d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______。
②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①原子个数相等的铁、镁、铝三块金属,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等质量的铁、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C
3、C
4、B
5、C
6、D
7、C
8、C
9、C
10、D
11、A
12、C
13、C
14、D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通一会儿CO 减少 实验开始已经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那时就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化情况 b 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 在a处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或用排水法收集)
17、酒精灯 AD m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要有空气(氧气) de 温度要达到燃料的着火点
18、试管 集气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试管口未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19、
水槽 盛装水的容器 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开始收集、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 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 氧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25.6g
21、(1)1280g;(2)甲烷;调小;(3)天然气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混合物 b 作导线 Fe2O3+3CO 2Fe+3CO2 Fe+ H2SO4 == FeSO4 + H2↑ 置换 H2+CuOCu+H2O 还原
23、2N 2H2 3个氢离子 2个水分子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 6 S2- 不同 b d 铁 镁
燃气
价格
热值
液化石油气
125元/瓶(13Kg/瓶)
45兆焦/Kg
天然气
4. 6元/立方米
33.4兆焦/立方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合浦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沧江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