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质量预测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liàng)黄晕(yūn)贮蓄(zhù)淅淅沥沥(xī)
B.静谧(mì)匀称(chèn)怅然(zhàng)咄咄逼人(duó)
C.憔悴(cuì)抖擞(sǒu)蜷伏(quán)拈轻怕重(niān)
D.徘徊(huí)蝉蜕(tuì)狭隘(ài)怪诞不经(y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刨根问底
B.各得其所 人迹罕致 油然而生 参差不齐
C.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戳然不同 杞人忧天
D.花团锦簇 混为一谈 见异思迁 大相径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
B.“穿井得一人”这个骇人听闻的谣言被传得沸沸扬扬,最后连宋王也被惊动了。
C.无数人选择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往年春运时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人声鼎沸的机场……今年明显清静了许多。
D.不管未来人工智能多么神通广大,也无法取代那些需要创造、需要情感的职业。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受到了消防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5.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如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令”等谦辞。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
6.名著阅读。(3分)
公主闻言,忙忙走出洞门来。只见行者提着两个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惯。慌得那公主厉声高叫道:“那汉子,我与你没甚相干,怎么把我儿子拿去?他老子利害,有些差错,决不与你干休!”
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文中公主是 国(国名)三公主百花羞,十三年前被一阵狂风摄到山洞,被 (名字)强占为妻,生儿育女。行者抓住这两个孩子是要跟公主交换 。
7.默写。(5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情景的句子是: ,
。
8.七年级(1)班将开展“文学部落”实践活动,作为该班的一员,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5分)
(1)班级将建立文学展示栏,请你设计两个栏目。(2分)
(2)班级打算把同学们的文学作品编辑成刊,请你为刊物取一个刊名,并附上文字,对此名称进行解说。(3分)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你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1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险躁则不能治性( )
(3)不亦说乎 ( )(4)切问而近思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13.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志”。结合这两篇文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1分)
落在童年的雨 李零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14.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2分)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3分)
16.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17.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清洁人生 韩浩月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非常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在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它,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笑,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地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有改动)
18.文中写了有关父亲的几件小事?从中能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9.第⑤段和第⑧段两处加点词语“干净”各有怎样的含义?(2分)
20.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21.试分析文章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3分)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饱览名胜,拥抱自然,锻炼身体,社会实践,家务劳动……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能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净化心灵……只要你积极投入生活,用心品味,常常会有收获。
请以《收获满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全文不少于 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1.C 2.D 3.B 4.B 5.B 6.宝象 黄袍怪 沙僧
7.(1)山岛竦峙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山入潼关不解平
(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8.(1)(示例)佳作推荐 名家介绍 读有所感(任选其二即可)
(2)(示例)刊名《苔花》,释义:苔花虽小,也要自己放出光芒。我们要学习苔花的这种精神,勇敢地展示自我。
9.“排”在这里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秋日胜春朝”的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11.(1)达到 (2)轻薄 (3)同“悦”,愉快 (4)恳切
12.(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2)军队可以改变它的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13.(示例)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14.“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抢收稻谷,从而懂得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15.①这一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暴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②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
16.连用“冲”“跟”“踩”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和父母抢收稻谷的急迫,体现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做铺垫。
17.“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标题,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且新颖巧妙,易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8.第一件事:父亲洗白衬衫。第二件事:父亲给“我”洗澡。第三件事:父亲为母亲买镜子。第四件事: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刚强的人。
19.第⑤段“干净”的含义是指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爱会让一个人干净。第⑧段“干净”是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浮华、杂念、欲望)等。
20.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表现父亲爱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达出父亲温柔的父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1.①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做铺垫;②营造出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③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的迷茫(苦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22.略。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阅读,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2-23第一学期七年级期终语文试卷docx、22-23第一学期七年级期终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