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Zn65,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的反应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
C.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焰色试验鉴别钾盐
D.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铁的合金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有a个电子,b个中子,M的原子符号为: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分子结构模型:
D. 的电离方程式:
3. 下列关于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
B. 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盐酸
C. 向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加热并搅拌制取胶体
D. 工业上制取一般采用和反应
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和B. 和
C. 和D. 和
5.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水含有分子数目为
B. 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总数为
C. 与含的盐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D. 溶液中,K+的数目为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7. 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表示碱金属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B.若a、b、c表示第ⅡA族元素,则X可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C.若a、b、c表示第VIA族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D.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8.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MgSO4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产生
B. 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会转变成Na2CO3
D.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0.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还原剂
B. Y的化学式为
C. a=4
D. 标准状况下,有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1. 短周期元素X、Y、Z、W、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医用试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X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E的原子比W的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
B. 非金属性:
C. 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二元酸,不能形成一元酸
D. X与Z和E均能形成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
12. 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字母代表含铁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Z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油漆和涂料的红色颜料
B. 常温下,N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C. Y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Z
D. Q可以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
13. 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能实现相应转化关系的是(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
A. AB. BC. CD. D
14. 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等)制明矾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中有生成
B. 滤渣中含有难溶于溶液的杂质
C. ②③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均是除去杂质
D. 由④推测,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和的溶解度
15. 向5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FeCl3和Fe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过程过程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段AB表示溶液中n(Fe3+)的变化趋势
B. 起始时,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l/L
C. D点的横坐标x=1.5ml
D. 反应至B点时,溶液总质量增加50.5g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下图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进行分类的情况。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A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属于酸性氧化物,类似于,从而认为可以归于C组。预测和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将与水的反应依据图中标准分类,应属于___________(填标号)。
a.C组 b.D组 c.E组 d.F组
(5)写出E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F组中的一种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84”消毒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 某些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如下表(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酸的化学式)。
(3)①、②、⑤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②、⑤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④、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由⑤、⑧组成,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⑦>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②>④
c.与⑧号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
d.③号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加热可以得到两种氧化物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部分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装置A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使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C中发生堵塞,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应用装置C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C中Ⅰ、Ⅱ、Ⅲ应依次放入___________(填标号)
①干燥有色布条 ②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碱石灰 ④无水氯化钙 ⑤浓硫酸
(4)实验开始后,装置E中的溶液很快出现棕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装置E中溶液先变深棕褐色,后逐渐变浅,某同学查阅文献得知,可以被氧化生成碘酸(,无色强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
19. 某品牌补血剂,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晶体(),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其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浓硫酸配制的硫酸溶液,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洗涤、灼烧、___________、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该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
(5)某同学发现部分补血剂药片表面发黄,取样品研细,溶于的硫酸溶液,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溶液变红说明该补血剂已部分变质。
②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溶液 b.铁粉 c.溶液 d.硫酸溶液
(6)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检验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
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收集
验证氧化性:
选项
离子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选项
甲
乙
丙
丁
转化关系
A
B
C
D
浓盐酸
元素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43
0.099
0186
0.075
0.077
最高正化合价
+2
+1
+3
+7
+1
+5
+4
最低负化合价
-2
-1
-3
-4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
C.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焰色试验鉴别钾盐
D.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铁的合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含钾元素的物质燃烧,火焰颜色为紫色属于焰色反应,故C正确;
D.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有a个电子,b个中子,M的原子符号为: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分子结构模型:
D. 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A.M2+有a个电子,则M原子有a+2个电子,由于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质子数也是a+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质量数为a+b+2,表示为,故A正确;
B.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图中核电荷数错误,故B错误;
C.分子结构模型为直线形分子,故C错误;
D.是弱酸的酸式盐,其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关于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
B. 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盐酸
C. 向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加热并搅拌制取胶体
D. 工业上制取一般采用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来制漂白粉,故A错误;
B.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盐酸,故B正确;
C.制备胶体过程中不能搅拌,故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工业上常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 和B. 和
C. 和D. 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和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A错误;
B.和少量反应生成Na2CO3,和过量反应生成NaHCO3,B错误;
C.和少量反应生成KHCO3,和过量反应生成CO2,C错误;
D.和反应都是生成CuCl2和FeCl2,D正确;
故选D。
5.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水含有分子数目为
B. 常温常压下,与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总数为
C. 与含盐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D. 溶液中,K+的数目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故无法计算水含有分子数目,A错误;
B.已知CO中含有14个质子,CO2中含有22个质子,故常温常压下,设与的混合物中含mgCO和(2.8-m)g,故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总数为=,B正确;
C.已知Na能与HCl、H2O反应,反应中Na均失去一个电子,故与含的盐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C错误;
D.题干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溶液中,K+的数目,D错误;
故答案:B。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装置中的试管应向下倾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时,玻璃棒前端应靠在刻度线下方,故B错误;
C.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故C正确;
D.将氯气通过溴化钠和碘化钠,置换出溴单质和碘单质,能说明氧化性:Cl2>Br2,Cl2>I2,不能说明Br2>I2,故D错误;
故选C。
7. 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表示碱金属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B.若a、b、c表示第ⅡA族元素,则X可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C.若a、b、c表示第VIA族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D.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可表示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a、b、c表示碱金属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碱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与图中纵坐标不对应,故A错误;
B.若a、b、c表示第ⅡA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加,与图中纵坐标不对应,故B错误;
C.若a、b、c表示第VIA族元素,为氧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则X表示对应单质的得电子能力,故C正确;
D.若a、b、c表示卤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与图中纵坐标不对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MgSO4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产生
B. 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会转变成Na2CO3
D.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
B. Na2O中含有Na+和O2-,Na2O2中含有Na+和,故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B正确;
C.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风化得到碳酸钠,则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会变为Na2CO3,C正确;
D.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都会出现白色沉淀,无法鉴别,D错误;
故答案为:D。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溶液,生成和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中加入溶液,只有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法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之间会生成沉淀,无法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0.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还原剂
B. Y的化学式为
C. a=4
D. 标准状况下,有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S的化合价为+2,中S的化合价为,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是还原剂,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中恒可知,Y为化合物,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则Y为Fe3O4,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4,故C正确;
D.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只有氧元素,每有1m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1. 短周期元素X、Y、Z、W、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医用试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X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E的原子比W的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
B. 非金属性:
C. 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二元酸,不能形成一元酸
D. X与Z和E均能形成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X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推出X为H,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在H原子下一周期,即Y、Z、W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根据该分子结构,W只形成一个共价键,因此W为F,Z形成2个共价键,即Z为O,Y形成4个共价键,推出Y为C,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说明E和W位于同一主族,即E为Cl,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E为Cl,Y为C,Z为O,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不同周期,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故A正确;
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因此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W>Z>Y,故B正确;
C.H、C、O组成的酸可以是H2CO3,属于二元弱酸,也可以组成CH3COOH或HCOOH,属于一元弱酸,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E为Cl,X为H,Z为O,其中H和O形成过氧化氢为18电子微粒,H和Cl形成的HCl为18电子微粒,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字母代表含铁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Z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油漆和涂料的红色颜料
B. 常温下,N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C. Y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为Z
D. Q可以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价类二维图分析,X为铁单质,Y为FeO,Z为Fe2O3,M为Fe(OH)3,N为Fe(OH)2,P为三价铁盐,Q为二价铁盐。
【详解】A.由分析可知,Z为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正确;
B.N是氢氧化亚铁,在常温下氢氧化亚铁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Y为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在空气中受热可转化为Fe3O4,故C错误;
D.Q为二价铁盐,而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三价铁盐,故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能实现相应转化关系的是(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丙与丁生成乙,Fe与Cl2生成FeCl3,不是FeCl2,A符合题意;
B.Na在O2中点燃生成Na2O2,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符合转化图,B不合题意;
C.H2O(g)和Fe生成Fe3O4,Fe3O4被CO还原生成Fe,符合转化图,C不合题意;
D.Ca(OH)2与Cl2溶液反应生成Ca(ClO)2,Ca(Cl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Cl2和水,符合上述转化图,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 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等)制明矾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中有生成
B. 滤渣中含有难溶于溶液的杂质
C. ②③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均是除去杂质
D. 由④推测,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和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Al有两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溶于水,而Mg、Fe不反应,以单质固体形式除去,则操作a是过滤,再加稀硫酸调节pH析出Al(OH)3沉淀,过滤固体,继续向纯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得到Al2(SO4)3溶液,最后加饱和K2SO4溶液结晶得到溶解度更小的明矾。
【详解】A.Al具有两性,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Mg、Fe不与NaOH反应,则碱溶后滤渣中含有难溶于溶液的Mg、Fe,故B正确;
C.②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调节pH使Al3+转为Al(OH)3沉淀,③中是为了溶解Al(OH)3沉淀同时引入硫酸根,两者作用不同,故C错误;
D.④是根据溶解度差异来制取明矾,即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Al2(SO4)3和K2SO4的溶解度,故D正确;
故选C。
15. 向5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FeCl3和Fe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过程过程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段AB表示溶液中n(Fe3+)的变化趋势
B. 起始时,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l/L
C. D点的横坐标x=1.5ml
D. 反应至B点时,溶液总质量增加50.5g
【答案】D
【解析】
【分析】氯化铁的氧化性强于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时,氯化铁溶液优先与锌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锌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Zn=2Fe2++Zn2+,溶液中铁离子浓度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由图可知,锌为0.5ml时,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溶液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都为0.5ml×2=1ml;当铁离子完全反应后,亚铁离子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锌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Zn=Fe+Zn2+,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减小,线段AB表示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B点时,亚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锌的物质的量为2ml,则B点的横坐标x=2.5ml,溶液总质量增加的质量为65g/ml×2.5ml—56g/ml×2ml=50.5g。
【详解】A.由分析可知,线段AB表示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都为1ml,则起始时,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浓度均为=2ml/L,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锌为0.5ml时,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l,设AD段消耗锌为aml,由图可得:2ml—a=0.5+a,解得a=1.25ml,则D点的横坐标x=1.75ml,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B点时,亚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总质量增加的质量为65g/ml×2.5ml—56g/ml×2ml=50.5g,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下图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进行分类的情况。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A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属于酸性氧化物,类似于,从而认为可以归于C组。预测和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将与水的反应依据图中标准分类,应属于___________(填标号)。
a.C组 b.D组 c.E组 d.F组
(5)写出E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F组中的一种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84”消毒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6. 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否有电子转移)
17. 、
18.
19. d 20.
21.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CO2、CaO、Na2O与水反应均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l2、Na、NO2与水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故答案为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或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否有电子转移)。
【小问2详解】
电解质通常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所以A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CaO、Na2O,CO2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CaO、Na2O。
【小问3详解】
属于酸性氧化物,和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与水的反应为,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依据图中标准分类F组;
故答案选d。
【小问5详解】
B组中,、Cl2与水的反应,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Na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所以E组中只有Na,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Cl2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84”消毒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7. 某些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如下表(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酸的化学式)。
(3)①、②、⑤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②、⑤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④、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由⑤、⑧组成,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⑦>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②>④
c.与⑧号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
d.③号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加热可以得到两种氧化物
【答案】(1)第二(或2)周期第VIA族
(2)
(3)
(4) (5)
(6) (7)d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变大;通过表中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Be的原子半径为0.089nm可知,元素①、⑦、⑧的原子半径比Be小,推断元素①、⑦、⑧为第二周期元素,根据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推出①为O元素,⑦为N元素,⑧为C元素;③和⑥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且⑥的半径比③大,推断③为Li元素,⑥为Na元素;②的原子半径比⑥小,且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则②为Mg元素;④的最高正化合价为+3价,④为Al元素,⑤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最低负化合价为-1价,则⑤为Cl元素,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或2)周期第VIA族;
【小问2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上述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小问3详解】
核外有三层电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强,半径小,故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问4详解】
用电子式表示Mg、Cl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小问5详解】
Al、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由Cl、C组成,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小问7详解】
a.根据分析,①为O,⑦为N,⑧为C,非金属性①>⑦>⑧,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⑦>⑧,a正确;
b.根据分析,②为Mg,④为Al,金属性②>④,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②>④,b正确;
c.与⑧号C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是Si,其单质是半导体材料,c正确;
d.③号元素为Na,Na的单质在氧气中加热得到过氧化钠,d错误;
故选d;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部分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装置A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使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C中发生堵塞,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应用装置C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C中Ⅰ、Ⅱ、Ⅲ应依次放入___________(填标号)
①干燥的有色布条 ②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碱石灰 ④无水氯化钙 ⑤浓硫酸
(4)实验开始后,装置E中的溶液很快出现棕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装置E中溶液先变深棕褐色,后逐渐变浅,某同学查阅文献得知,可以被氧化生成碘酸(,无色强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③ ②. 11.5 ③.
(2) ①. 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除去中的) ②.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②④① (4)
【解析】
【分析】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应选装置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混有会发出来的HCl,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验证其各种性质。
【小问1详解】
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的反应属于固体跟液体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气体,故制气装置选③;浓盐酸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36.5%,根据公式;制备氯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氯化氢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则很大,则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除去中的);装置发生堵塞时,B中气体压强增大,则其中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小问3详解】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则C中、Ⅱ、Ⅲ应依次放入②④①;
【小问4详解】
溶液中有颜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单质碘,氯气氧化性较强,可以氧化单质,当其被氧化后,溶液颜色消失,离子方程式为:。
19. 某品牌补血剂,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晶体(),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其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浓硫酸配制的硫酸溶液,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洗涤、灼烧、___________、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该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
(5)某同学发现部分补血剂药片表面发黄,取样品研细,溶于的硫酸溶液,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溶液变红说明该补血剂已部分变质。
②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溶液 b.铁粉 c.溶液 d.硫酸溶液
(6)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玻璃棒、胶头滴管
(2)
(3) ①. 过滤 ②. 冷却
(4)或
(5) ①. ②. a
(6)作为保护层,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
【解析】
【分析】该工艺流程为测定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其是否变质,首先将补血剂溶于硫酸,再加入过量氯水将Fe2+转化为Fe3+,再加入过量NaO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后再进行过滤、洗涤、灼烧、冷却,获得氧化铁固体,通过获得的氧化铁的质量求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小问1详解】
用浓硫酸配制的硫酸溶液,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玻璃棒引流和搅拌,胶头滴管定容;
【小问2详解】
步骤②加入过量氯水将Fe2+转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步骤④为从Fe(OH)3悬浊液中获得氧化铁,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小问4详解】
则,则,该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5详解】
①Fe3+遇KSCN溶液会显红色,则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该补血剂已部分变质;
②当溶液中存在Fe3+时,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应选用的试剂是酸性溶液,答案选a;
【小问6详解】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则需要避免硫酸亚铁被氧化,推测糖衣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保护层,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检验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收集
验证氧化性:
选项
离子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选项
甲
乙
丙
丁
转化关系
A
B
C
D
浓盐酸
元素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43
0.099
0.186
0.075
0.077
最高正化合价
+2
+1
+3
+7
+1
+5
+4
最低负化合价
-2
-1
-3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高二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