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29838/0-17054571964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29838/0-17054571965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整册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共4页。
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
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下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目标解读: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5~6年级要求“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本课通过对种子发芽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空气、水、温度等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领下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难点
教师的引领下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例如,动物的生存通常都离不开植物。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学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条件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呢!
板书课题
阅读资料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一: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
我们以前仔细观察过植物的种子,也知道大多数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种子想要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显然种子发芽不是随
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应该需要一些条件,并且这些条件可能
存在很多互相的影响。回忆自己的认知,我们可能会发现种子
发芽一般都发生在春季,种子发芽一般需要水的滋养,种子一
般都是在土壤里发芽的,可能还会需要充足的阳光……在这些条
件中,哪些条件是必需的,哪些又不是必需的,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确定。
探索一:预测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1.讨论、猜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具备的条件。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
(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阳光。
(5)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
……
2.确定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的方法。
分析:通过讨论可以发现,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可能不止一个,要想确定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实验逐一验证。我们可以只改变要研究的条件,保证其他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实验就是对比实验。如果实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那么就能判定影响结果的那个条件就是必需条件。
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做对比实验确定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探索二:设计实验,写出实验计划
设计实验:可以进行研究的实验项目。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探索三:进行实验,跟踪记录
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实验材料:玻璃皿2个、土壤、水、喷水壶、绿豆。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玻璃皿,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实验组),另一个不铺(对照组)。
(2)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3)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
(4)每天坚持观察,作好记录。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
设置两组进行比较,实际涉及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细节,只有每组实验都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时进行才具有比较的意义,这也是对比实验的关键点。每个玻璃皿中都放3粒种子。其目的是为民避免(降低)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发现,种子数量越多越能名句偶然现象带来的干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实验中放更多的种子,根据大多数种子发芽现象作为判断依据。
研讨二: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将“假设”“现象”以及“结论”进行关联研究。我们的实验也一样,当我们观察绿豆种子是否发芽时,结合我们设计的实验假设,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结论。有时,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到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我们的假设;有时,我们的假设并不正确,我们得到的实验现象不支持我们的假设也是正常现象。
研讨三: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
在研究类似问题时,我们会发现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每个研究都要分清哪个条件是需要研究的条件,其余条件保持一致。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分析实验记录表,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探索设计对比实验计划,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