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教案
展开课题
做个保温杯
单元
热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下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确定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目标解读:【对应课程标准的科学概念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5~6年级要求“认识生活中保温等技术的应用。”】本课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对各种材料保温效果的观察和比较,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保温冰块的比赛活动检测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2.知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发现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分析与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2.乐于搜集人们在关于保温技术上的研究信息。
3.关注他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重点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分析与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难点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分析与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小结: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电饭煲内胆、炒菜用的锅等需要有很强的导热本领,因此大多用金属材料制造。而锅铲、汤勺、铝锅等的把手部分则大多用塑料、木头等热的不良导体制造,以免烫手。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若某些零件在使用中需要大量散热,则可以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
板书课题
阅读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热水盛在怎样的杯子里才不容易变冷?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导热性。想要让热水盛在杯子里不容易变冷,也就是热水的热量要慢一些传出去,就需要制作杯子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的材料导热比较慢,热水的热量想要传出去需要更长的时间。另外,杯子的敞口是与外界接触的,热水与外界空气的温度不同,要发生热量的传递,如果我们能尽量减少这样的接触,热水的热量散失得能慢一些。
探索一:比较哪杯水凉得慢
观察不同材料杯子的保温效果。
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对热水的保温效果。
实验材料:容量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刻度杯等。
实验步骤:
(1)把杯子平放在桌面上,与同伴合作,利用刻度杯,同时量取相同温度的热水200毫升。
(2)分别将热水倒入三个杯子中。
(3)用手摸三个杯子的杯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4)3~5分钟后用温度计同时测量并记录这三个杯子中水的温度。
实验结论: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水温下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水温下降得慢。
探索二:交流能使杯中热水凉得更慢的方法
小结:既然材料本身的特性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等来缓解热水温度的下降。比如,我们可以减少热水与空气的接触,给杯子加一个密封的盖;我们可以减少杯子与周围空气的接触,用毛巾将杯子包起来;甚至可以将杯子嵌在泡沫塑料里。这些方法都 可以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更慢。
探索三:测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
观察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
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对热水的保温效果。
实验材料:杯子、杯盖、毛巾、泡沫塑料、热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设计,分别准备各组实验的杯子。
(2)分别将热水倒入各组杯子中。
(3)倒入热水后,用温度计测量开始温度。
(4)10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此时杯子中热水的温度。
实验结论: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并加盖的方法保温效果最好。
探索四:制作一个保温杯
1.设计保温杯。
(1)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过3厘米,保温效果要好。
(2)设计思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温效果要好,因此要尽量选择热的不良导体为主要材料,以减少热量的散发。
对于自制保温杯来说,本身可以采用玻璃、陶瓷等热的不良导体。杯外的包裹物则可以采用泡沫、塑料、棉质物、羽绒、厚纸板、软木材、橡胶等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热传导而散发出去的热量。
此外,在最外层还可以包裹一层反光性能好的金属材料,防止杯内的热能辐射到外面。
(3)方案参考
2.制作保温杯(示例)。
(1)制作纸浆:将废纸浸泡在热水中。
(2)剪好外壳:将塑料饮料瓶身剪成比内胆长6厘米的圆筒(剪去瓶底便去除纸浆中的水分)。
(3)填充纸浆:
①将塑料筒放入盘子中(以免弄脏桌面),然后加入约3厘米厚的纸浆,并压实。
②将玻璃内胆放入塑料筒内,四周放入纸浆,并压实。
(4)制作保温盖:
①待纸浆与内胆上口平齐后铺设一个保鲜袋(便于将保温杯与盖子分开)。
②将一个塑料圆片放在上面,然后加稿纸工浆,直到与塑料筒上口平齐。
③找一个与塑料筒上口差不多大的盖子盖在纸浆上面。
(5)完成作品:制作完成后,还需将保温杯放到太阳光晒干;等纸浆干后,小心取下保鲜袋,同时分开杯体与杯盖,并把剪下的塑料瓶底重新用胶带粘好;如果能找到铝箔纸袋,则可在保温杯外面再包上一层铝箔纸。
3.比较保温效果。
实验目的:对照自己的设计目的,检验、评价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实验材料:自制保温杯、冰块、计时器(钟表)、量杯、烧杯等。
实验步骤:
(1)把大小相同、数量相同的冰块装入各组制作的保温杯里。
(2)一个小时后将保温杯里的冰块与水一起倒入烧杯中。
(3)观察比较各组冰块的大小变化,也可以用注射器抽出烧杯中的水,比较冰融化水量的多少。
(4)对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作出自我评价(可以用“好”“较好”“差”等词来评价)。
研讨一:什么样的材料散热快?什么样的材料能减慢热量的传递?
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能减慢热量的传递。
研讨二:制作保温杯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实际效果如何?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小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温效果要好,因此要尽量选择热的不良导体为主要材料,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对于我们自制的保温杯来说,本身可以选用陶瓷、玻璃等热的不良导体做杯身。外部包裹泡沫、塑料、棉质物、羽绒、厚纸板等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因热传导而散发出去的热量。
实际的保温效果还可以,但是与现实生活中的保温杯比,效果还是要差一些。可参考保温杯内胆的原理来改进保温杯,比如选取保温性能更好的真空材料等。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教案设计,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7.做个保温杯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