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六峰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未注明反应条件,X在常温下不是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是氢气
B.反应①为置换反应
C.A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B和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2.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镁在空气中燃烧: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A.Na2CO3 纯碱 碱B.CaO 生石灰 氧化物
C.O2 臭氧 单质D.NaHCO3 苏打 盐
5.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加热。下列图象分别表示该过程锥形瓶中某种量随时间(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B.C.D.
6.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如图1所示,并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B.图2实验开始时密闭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
C.由图3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将无法支持蜡烛燃烧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气体
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D.当a物质中含少量b物质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物质
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矿石粉碎C.蜡烛燃烧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9.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反应中红色的CrO3 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CrO3B.CrSO3C.Cr2(SO4)3D.Cr2S3
10.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1. “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
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三个氧原子:O3
B.碳酸钠:NaCO3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2)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红磷的量不足
B.点燃红磷,慢慢深入瓶中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装置气密性不好
(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_____。
14.农业上可用浓度为10%~20%的NaCl溶液选种,现配制150g 12%的氯化钠溶液。
Ⅰ.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
Ⅱ.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烧杯。
Ⅲ.若实验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 称好的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B 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C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溅在试剂瓶外
D 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15.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絮凝剂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1)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
(2)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的目的是_______。
(3)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是_______。
(4)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16.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图1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所示实验中,b管连接直流电源的是_____极,通过一段时间后,b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a管内产生约_____mL气体。
(3)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我省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0g石灰石样品,把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计算:
(1)8.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g。
(2)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8.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
(3)求该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1位小数)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用H型试管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 :探究分子的性质
如图所示,将A、B管底部分别浸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观察到横管右侧脱脂棉上的酚酞试液先变红,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个现象:_____。
实验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C;白磷的着火点为40 °C。
(1)如图所示,在A、B管底部分别放置等量的红磷和白磷,塞紧橡皮塞,将A、B管底部同时浸入盛有80°C热水的水槽中,只观察到B管发生燃烧现象。原因是_____。
(2)利用此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在A、B管中放置等量的白磷,在将A、B管底部同时浸人盛有80 °C热水前,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如图所示,B管两端开口(试纸是用石蕊溶液染过的紫色滤纸条),横管中的除杂剂可依次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氯化氢气体及水蒸气。将稀盐酸缓慢注入试管中,观察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均不变色、下端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1)_____; (2)_____。
20.(12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C
4、B
5、B
6、B
7、B
8、B
9、C
10、B
11、B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③④②①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氧瓶中到1处 B 不能 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也消耗氮气
14、A 玻璃棒 AD
15、明矾 玻璃棒 引流 防止液滴飞溅 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不对 过滤只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
16、2H2+O22H2O 正 20 煮沸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6.8;(2)7.3%。(详见解析)
18、(1)4.4(2)10g(3)83.3%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向A或B中注入水至浸没白磷即可 密度比空气大 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20、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被砍伐 B Na2CO3+H2O+CO2=2NaHCO3 CO2+3H2CH3OH+H2O 碳酸钠(二氧化碳或水)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20g
6.0g
第二次加入20g
4.0g
第三次加入20g
2.0g
第四次加入20g
1.2g
第五次加入20g
1.2g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
的质量
150 g
12 g
157.6 g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罗芳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芳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翠园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