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庆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降温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
C.镁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出现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CH3COOH的催化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B.16 g甲完全反应至少需要44 g乙
C.丙含有三种元素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伴随少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证明溶液显酸性,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A.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
B.液氧、氯化镁、空气
C.金刚石、碳酸钙、海水
D.钢、氧化铜、石油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认真分析信息, 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 可推知,表中X=____________;
(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H、O、C、N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下来.
(1)清洁无污染的燃料,它是一种单质:____________。
(2)在冶金工业中常用来作还原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
(3)与生命密切相关且占人体总质量2/3的液态物质:____________。
13.注意安全很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
(2)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
(3)CuSO4中的阴离子为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填化学式)。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使收集到的氧气较为纯净,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填字母序号)。
16.(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
(3)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它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
(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地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火山爆发
D 雾霾天气
②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
①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该同学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
18.(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装置_____________组合来进行制取和收集。
(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①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③装置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验证贝壳中含有碳酸钙。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足量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 (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
②25g贝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0.5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20.(12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取3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克?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克?
(3)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A
2、D
3、D
4、A
5、B
6、A
7、A
8、D
9、C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8 17 Ca2+ (NH4)2SO4
12、H2 CO H2O
13、B D
14、Si O2 SO4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试管 CaCO3 HCl B E
16、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主要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即可) 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g
18、酒精灯 长颈漏斗 BD 3CO+Fe2O32Fe+3CO2 把装置中的空气排除干净,防止不纯的一氧化碳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除去反应剩余的CO,防止污染大气 4.4g 10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 (1)0.8g;(2)1.7g
20、(1)9.6;(2)5.5g、14.9g;(3)81.7%
A化学与环境
B性质与用途
①过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污染
②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①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可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
②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电极
C性质与现象
D结构与性质
①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
②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向燃着的高低蜡烛中倾倒CO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①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
②因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30
27.5
24.7
20.4
20.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雅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金属制品最易锈蚀的是,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在氯气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莱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对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