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教育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教育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硝酸钾,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镁离子结构
C.物质的分类
D.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模型
2.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它们有的是单质有的是化合物
C.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
D.它们的性质都完全相同
3.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
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C.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D.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35℃时,30g甲加到50g水中可得80g溶液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
C.加热液体D.称量固体
7.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硝酸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5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C.可通过鼓入空气,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10. “天然气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
12.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原子和原子组成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干冰升华C.钢铁锈蚀D.冰雪融化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B.干冰C.煤D.澄清的石灰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红磷足量的目的是______。
(3)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17.请根据下图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B实验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
18.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方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张老师和化学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请回答:
(1)锥形瓶内装有二氧化锰和双氧水,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反应式为CuSO4 + 5H2O = CuSO4•5H2O(蓝),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_(填〝是〞或〝否〞)。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得到氧气,图中仪器①插入仪器②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 (填〝是〞或〝否〞)。
(4)证明C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19.如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选填“c”或“d”)端通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计算:
(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21.(8分)下图为浓盐酸的试剂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全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实验室要配制7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作为铁钉表面的酸洗液,需要用上述浓盐酸____________g,应该去化学试剂品店购买至少___________瓶该种试剂。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知:20℃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mL。
(2)0.9%的医用氯化钠济液俗称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实验二:粗盐提纯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4)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 ”“25mL”“50mL”和“100mL”)
(5)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①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②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23.(10分)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胡椒、花生油、面粉、白糖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
(2)消毒液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写名称)。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C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把30g甲溶解在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把N点甲的溶液转化为M点溶液的方法(写一种)_____。
③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降到t2°C,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④要配制等质量t3°C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多是_____。配制过程中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A
3、A
4、B
5、B
6、C
7、B
8、D
9、A
10、C
11、C
12、A
13、C
14、C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4P +5O22P2O5 尽量耗尽氧气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压强增大的趋势大于O2消耗使压强减小的趋势,管内压强大于大气压 左管液面最终上升到刻度1处
17、红磷量不足(或填“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给分) 乙 B烧杯中酚酞溶液逐渐变红 热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18、2H2O2 2H2O +O2↑ 催化 是 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木条能复燃,说明已满.
19、长颈漏斗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或不可燃,不助燃)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3)=46;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2g× =4.8g。
21、2000;4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6g 94g 氯化钠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25mL 0.08g 19.6%
23、白糖 酒精 30g 65 添加溶质 乙大于甲大于丙 丙 偏小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氧化物
NO
H2O2
CuO
B
污染物
CO2
PM2.5
SO2
C
新能源
风能
水能
生物质能
D
纯净物
空气
盐酸
CaC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教院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教育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丁酸乙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