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专家提出:应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你认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的营养更全面
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C.早餐也应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搭配的原则
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
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单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A.
B.
C.
D.
3.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不可能是混合物
D.不可能是化合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要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D.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5.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生命的形成及功能
B.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
C.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D.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6.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D.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8.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A.X=18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7:9
9.咱国庆70年阅兵你看了吗?下列相关叙述的物质不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
A.五星红旗—国旗B.钢铁怪兽—坦克
C.空中战鹰—飞机D.便携战斗部—导弹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
C.验满氧气D.量取液体
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B.煤炭C.汽油D.乙醇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13.香烟燃烧会产生剧毒的放射性元素钋(P),右图是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钋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钋原子中质子数为84
C.钋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10D.钋原子的中子数是116
14.下列实验操作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15.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通过_____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b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18.下列图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E收集,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检验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_______(填字母)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若已知收集氨气只能用D装置,请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选填“c”或“d”)端通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已知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氮化硅(化学式为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气相沉积法制得,反应原理为:3SiCl4+2N2+6H2=Si3N4+12HCl。现需要制取14g氮化硅,求:
(1)请根据化学方程计算需要消耗氮气的质量。
(2)若这些氮气全部来自空气,则需要消耗空气的体积约多少升(精确到0.1L)。
21.(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足量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但不产生CO2气体)。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三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做的有关实验。
(1)小明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他通过仪器测定溶液的pH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图中横坐标的“加入的溶液”是指(填溶质化学式,下同)_____,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推测,M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写离子符号)_____。
(2)小华同学为探究石蕊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小华发现D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硫酸锌溶液显_____ (填“酸性” “碱性” “中性”或“不确定”)。
②小华同学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小华同学将适量的C中的液体加入到B中,会发现溶液变为紫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3)彬彬同学按下图实验过程来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
23.(10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2)图3中N表示的是 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乙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C
3、D
4、B
5、D
6、C
7、D
8、D
9、A
10、A
11、A
12、D
13、B
14、C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或将热水倒掉,露出白磷)
17、铁架台 在导气管口连接胶皮管并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待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后停止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BD 磨砂面
18、长颈漏斗 B 催化作用 集气瓶口 澄清石灰水 A 密度比空气小,能(极易)溶于水
19、长颈漏斗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或不可燃,不助燃)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5.6g;(2)5.6
21、(1)3.3g;
(2)设12.5g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之得:x=7.5g
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60%。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HCl;. Ca(OH)2和CaCl2 H+、Ca2+ 酸性 C、E 21.2%
23、相等 乙 饱和 不一定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与过氧化氢
加入二氧化锰
B
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混合气体
D
区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适量的肥皂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石墨的用途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七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美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