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梧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制作电极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 D.用钨作白炽灯泡灯丝
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3
B.d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c一定是化合物
4.根据化学方程式3Cu + 8HNO3 (稀)====3Cu(NO3)2 + 2X↑+ 4H2O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应该是( )
A.NO2B.NOC.N2O3D.NH3
5.以下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碘酒B.液态氧C.泥水D.稀盐酸
6.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验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中加入固体B.闻气味
C.生石灰与水反应D.CO2验满
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9.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
B.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苯中的原子总数为12
D.苯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
10.家庭用液化石油气是丙烷、丁烷等气体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B.分子体积变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1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12.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人工降雨等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3.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 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4.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15.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煽风点火是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蜡烛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用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实验中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由此可知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2)实验二: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燃着的蜡烛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快速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17.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1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2)图2是用来净化天然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 能杀菌消毒 B 能得到纯净水
C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D 能使天然水变得无色澄清
(3)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________ 。某同学检验所得自来水是否为硬水,他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
(4)小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
A集气瓶中的水________ ;B量筒中的水________ ;C集气瓶中的水________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_____。在实际操作中,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明显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图2是验证分子某性质的实验。A烧杯盛有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酚酞溶液,B烧杯盛有浓氨水,实验中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 _____色,由此现象能够验证的分子性质是 _____。
(3)图3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
(4)图4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从图中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多少g。
(2)计算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8分)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4g,其中含碳元素1.2 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55 g氯化钠溶液。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3.(10分)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一氯胺)→净水。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请你写出一氯胺的分子式NH2C1所表示的意义。
宏观: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微观:①_________,②_______。
(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能量。
②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C
3、A
4、B
5、A
6、B
7、B
8、A
9、A
10、D
11、C
12、C
13、D
14、A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a 外焰 集气瓶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 使面粉温度达到着火点 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17、B H2O+CO2=H2CO3 ①③
18、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2H2↑+O2↑ A、B、C 吸附作用 取该水样少量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原水样为硬水;反之,则不是硬水 A集气瓶中的水是为了防止产生的高温物质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 B量筒中的水是为了测定集气瓶中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C集气瓶中的水是为了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同时在收集气体过程中观察所收集的气体量
19、21% 红磷不足 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氢气 铜片上的白磷在热水的温度下达到着火点,能够燃烧;红磷由于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4.4g;80%
21、(1)79.1%(2)5.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不活泼 原子 氧气、水 AB CH4 KOH
23、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表示一氯胺这种物质 表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 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由1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颗粒大小 沸点 乙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吸收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8
2
4
2
反应后的质量(g)
5
x
6
2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在纯净的氧气中点燃混合气体
B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D
鉴别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点燃,检验燃烧后的生成产物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aCO3(NaCl)
水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B
Zn(Cu)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O2(CO)
O2
将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后收集
D
CO(CO2)
氧化铜
缓缓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泌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硫铁矿烧渣,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下列仪器和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