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嘉兴市十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在仪式上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在上升过程中气球体积不断变大,原因是分子( )
A.间隔变大
B.不断运动
C.体积变大
D.数目增多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合金和其组份中纯金属的硬度大小
B.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
C.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D.用带火星木条验证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中氧气含量多少
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B.氧气助燃性气焊、气割
C.熟石灰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D.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制作碳酸饮料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橙汁
C.液氧
D.汞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A.B.C.D.
6.小明同学在学习化学后发现了很多生活小妙招,下列除去水壶中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盐酸清洗B.使用钢丝球刷洗
C.使用柠檬清洗D.使用白醋清洗
7.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
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8.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制作烟花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0.布洛芬缓释胶囊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布洛芬由三种元素组成
B.布洛芬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11.为了全民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
A.铁元素B.铁单质C.铁的氧化物D.铁的化合物
12.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24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2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
(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_______,后_________,原因是____.
1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C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若实验完毕后,熄灭酒精喷灯的同时停止通入CO,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5.如下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或“Z”)。
(2)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B装置可以作为很多气体的发生装置,写出能用B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写1个);
(3)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理由是_____。
(4)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如果用图F收集氨气,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填写物质名称)吸收。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1)反应到第几分钟时,氯酸钾刚好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8.工业用焦炭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反应生产铁。请计算:与 80t Fe2O3 完全反应,所需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你知道吗,当遇到小范围的木材、棉、毛、纸张等火灾时,可以打开一个大瓶可乐的瓶盖,用手指堵住瓶口使劲晃动,接着将瓶口对准火源松开手指,可乐随即喷涌而出,可以把火扑灭。
(1)解释“可乐灭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2)油锅起火不能使用大瓶可乐灭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物失火时,也不能使用“可乐灭火”;一般使用哪一种灭火器_________?使用时为什么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离喷射口远一些?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2)欲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写一种方法);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常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2℃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克;
(5)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在t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
(6)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选填“>”、“<”或“=”);
(7)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_____(选填“甲”、“乙”或“丙”)相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A
3、D
4、B
5、B
6、B
7、D
8、A
9、D
10、C
11、A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酒精灯 集气瓶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2H2O22H2O+O2↑ 催化作用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14、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要达到着火点 红色固体变黑色 Ca(OH)2+CO2=CaCO3↓+H2O 在C装置后的导管上连接一个干瘪的气球(或在在C装置后的导管处点燃一只酒精灯) 高温的铁会被氧气继续氧化
15、Z 76.86% 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
16、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 b 水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3;4.8g;12.25g
18、9t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水蒸发吸热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水蒸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 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水不能使油隔绝空气,反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温,容易使手冻伤
20、甲 加乙物质或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降温结晶 75 甲 = 丙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30
6
3
反应后质量/g
12
2
x
3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3.25
11.65
10.05
8.45
8.45
福建省厦门双十思明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双十思明分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化学学习,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