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2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20页。
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照相机】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投影仪】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物体的颜色】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看不见的光】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的特点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远时,镜头向后缩,拍到的像变小;(两倍焦距以外,u变大时,v变小,像变小)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近时,镜头向前伸,拍到的像变大。(两倍焦距以外,u变小时,v变大,像变大) ”【题型1 照相机】【例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变式1-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人脸识别机B. 汽车后视镜C. 放大镜D. 近视眼镜【变式1-2】(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变式1-3】(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答案】D【详解】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日晕现象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故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其剩余部分仍然对光具有偏折能力,故用其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仍然可以显示物体完整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2 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像越大.越远离凸透镜时,所成像越小,因此,要想让像变大些,应使幻灯片移近镜头.但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若不相应地改变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银幕上的像就是模糊的,遵循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应适当增大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即应将幻灯机远离银幕。投影仪的成像特点1.满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图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像成像是左右相反的。2、【题型 投影仪】【例2】(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变式2-1】(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变式2-2】(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变式2-3】(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3、【题型3 放大镜成像特点】【例3】(2020·山西·中考真题)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变式3-1】(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使(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远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近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远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变式3-2】(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变式3-3】(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虚像。当人通过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A点时,看到了它的像为A′,请你在图中画出光路图。___________4、【题型4 综合试题】【例4】(2022·上海·八年级)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____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___.(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像.(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___(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___(远离/靠近)底片.【变式4-1】(2022·上海·八年级)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2)照相机A成的是___________,照相机B成的是__________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变式4-2】(2022·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照片(同一个人,本人蹲着,水中的倒影却是站着的),他按照网友说的方法,在地上泼一瓶水。将手机照相机打开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他试了好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他想:“难道这张照片是假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同学小华一起走进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自己的疑惑。(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和两支相同的蜡烛,应选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选填“厚"或“薄”);(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物与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3)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______(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该怎么观察,他们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你支持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小明说:“在玻璃板前方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小华说:“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5)经过实验探究,小明揭开了事实真相,这张图片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变式4-3】(2022·陕西·西安崇是中学模拟预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额温枪可通过吸收被测人体的红外辐射,从而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数值。小董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都不相同,体温的测量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董提出如下猜想:①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②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的距离有关。(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____相同。小董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董的猜想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小董对一名同学的额头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的关系为: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___________;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_____cm以内;(3)小明进一步探究,找到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会聚/发散)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经电子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处理后,温度值由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由此可知,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___________(有关/无关)。部位t甲/°Ct乙/°Ct丙/°Ct丁/°C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cm)12345615202530温度(°C)36.636.636.636.636.636.035.735.134.734.1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照相机】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投影仪】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物体的颜色】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看不见的光】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的特点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远时,镜头向后缩,拍到的像变小;(两倍焦距以外,u变大时,v变小,像变小)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近时,镜头向前伸,拍到的像变大。(两倍焦距以外,u变小时,v变大,像变大) ”【题型1 照相机】【例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答案】C【详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要拍面部特写,此时的像会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变式1-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人脸识别机B. 汽车后视镜C. 放大镜D. 近视眼镜【答案】A【详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人脸识别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1-2】(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答案】B【详解】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3】(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答案】D【详解】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日晕现象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故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其剩余部分仍然对光具有偏折能力,故用其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仍然可以显示物体完整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2 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像越大.越远离凸透镜时,所成像越小,因此,要想让像变大些,应使幻灯片移近镜头.但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若不相应地改变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银幕上的像就是模糊的,遵循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应适当增大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即应将幻灯机远离银幕。投影仪的成像特点1.满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图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像成像是左右相反的。2、【题型 投影仪】【例2】(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AC.投影仪和电影放映机都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1】(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详解】A.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两个成像原理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能传递信息,所以老师可以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关闭门窗,使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2】(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详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故选B。【变式2-3】(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答案】A【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题型3 放大镜成像特点】【例3】(2020·山西·中考真题)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详解】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即书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故B正确。故选B。【变式3-1】(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使(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远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近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远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答案】C【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3-2】(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答案】BC【详解】A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正确;C.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故C正确;D.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即人应适当靠近照相机,故D错误。故选BC。【变式3-3】(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虚像。当人通过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A点时,看到了它的像为A′,请你在图中画出光路图。___________【答案】 正立、放大 【详解】[1]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2]从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从A点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A的像A′,如下图4、【题型4 综合试题】【例4】(2022·上海·八年级)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____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___.(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像.(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___(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___(远离/靠近)底片.【答案】 会聚 凸 放大、正立、虚 放大镜 倒立、缩小、实 远离 靠近【详解】(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所以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小一些,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所以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远离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靠近底片.点睛:重点是照相机的特点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记住成像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规律,如本题中要使像变小,像距应变小,同时物距应增大,即物距和像距一定是一个变大,一个变小.【变式4-1】(2022·上海·八年级)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2)照相机A成的是___________,照相机B成的是__________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成像 倒立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详解】(1)[1]如图A照相机利用了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2]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2)[3]A照相机成像时,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一般来说距物体较远的情况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离物体较近时,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变式4-2】(2022·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照片(同一个人,本人蹲着,水中的倒影却是站着的),他按照网友说的方法,在地上泼一瓶水。将手机照相机打开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他试了好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他想:“难道这张照片是假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同学小华一起走进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自己的疑惑。(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和两支相同的蜡烛,应选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选填“厚"或“薄”);(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物与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3)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______(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该怎么观察,他们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你支持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小明说:“在玻璃板前方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小华说:“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5)经过实验探究,小明揭开了事实真相,这张图片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答案】 茶色玻璃板 薄 较暗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小华 是【详解】(1)[1]透明玻璃板比较透明,透过的光多,反射的光少,蜡烛成像不够清晰;茶色玻璃比较暗,透过的光少,反射的光多,蜡烛成像更清晰,所以应选茶色玻璃板。[2]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2)[3]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4]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3)[5]用B蜡烛替代像,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4)[6]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故支持小华的观点。(5)[7]根据图片可知,能观察到物体和物体经过水面所成的虚像,虚像也能通过照相机成像,故这张图片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变式4-3】(2022·陕西·西安崇是中学模拟预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额温枪可通过吸收被测人体的红外辐射,从而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数值。小董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都不相同,体温的测量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董提出如下猜想:①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②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的距离有关。(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____相同。小董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董的猜想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小董对一名同学的额头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的关系为: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___________;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_____cm以内;(3)小明进一步探究,找到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会聚/发散)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经电子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处理后,温度值由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由此可知,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___________(有关/无关)。【答案】 温度 距离 正确 随测温距离的增大先不变后降低 6 会聚 有关【详解】[1]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则辐射红外线越强,反之,则辐射红外线越弱。(1)[2]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比较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高低,可以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3]对比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每次测得的额头温度都高于手腕温度,故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小董的猜想是正确的。(2)[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先不变后降低。[5]由于测温仪与被测部位的距离在6cm内时,测量值恒定,超过6cm后,测量值逐渐减小,为了在使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应保证测温距离在6cm以内。(3)[6]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的作用,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会会聚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7]当测温仪正对物体时,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才会更多的会聚于红外探测器上,测量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可靠。因此,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有关。部位t甲/°Ct乙/°Ct丙/°Ct丁/°C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cm)12345615202530温度(°C)36.636.636.636.636.636.035.735.134.734.1
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照相机】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投影仪】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物体的颜色】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看不见的光】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的特点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远时,镜头向后缩,拍到的像变小;(两倍焦距以外,u变大时,v变小,像变小)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近时,镜头向前伸,拍到的像变大。(两倍焦距以外,u变小时,v变大,像变大) ”【题型1 照相机】【例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变式1-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人脸识别机B. 汽车后视镜C. 放大镜D. 近视眼镜【变式1-2】(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变式1-3】(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答案】D【详解】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日晕现象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故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其剩余部分仍然对光具有偏折能力,故用其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仍然可以显示物体完整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2 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像越大.越远离凸透镜时,所成像越小,因此,要想让像变大些,应使幻灯片移近镜头.但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若不相应地改变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银幕上的像就是模糊的,遵循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应适当增大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即应将幻灯机远离银幕。投影仪的成像特点1.满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图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像成像是左右相反的。2、【题型 投影仪】【例2】(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变式2-1】(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变式2-2】(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变式2-3】(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3、【题型3 放大镜成像特点】【例3】(2020·山西·中考真题)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变式3-1】(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使(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远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近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远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变式3-2】(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变式3-3】(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虚像。当人通过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A点时,看到了它的像为A′,请你在图中画出光路图。___________4、【题型4 综合试题】【例4】(2022·上海·八年级)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____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___.(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像.(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___(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___(远离/靠近)底片.【变式4-1】(2022·上海·八年级)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2)照相机A成的是___________,照相机B成的是__________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变式4-2】(2022·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照片(同一个人,本人蹲着,水中的倒影却是站着的),他按照网友说的方法,在地上泼一瓶水。将手机照相机打开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他试了好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他想:“难道这张照片是假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同学小华一起走进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自己的疑惑。(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和两支相同的蜡烛,应选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选填“厚"或“薄”);(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物与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3)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______(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该怎么观察,他们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你支持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小明说:“在玻璃板前方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小华说:“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5)经过实验探究,小明揭开了事实真相,这张图片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变式4-3】(2022·陕西·西安崇是中学模拟预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额温枪可通过吸收被测人体的红外辐射,从而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数值。小董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都不相同,体温的测量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董提出如下猜想:①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②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的距离有关。(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____相同。小董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董的猜想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小董对一名同学的额头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的关系为: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___________;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_____cm以内;(3)小明进一步探究,找到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会聚/发散)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经电子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处理后,温度值由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由此可知,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___________(有关/无关)。部位t甲/°Ct乙/°Ct丙/°Ct丁/°C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cm)12345615202530温度(°C)36.636.636.636.636.636.035.735.134.734.1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照相机】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投影仪】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物体的颜色】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看不见的光】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的特点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远时,镜头向后缩,拍到的像变小;(两倍焦距以外,u变大时,v变小,像变小)当照相机距离拍摄的物体变近时,镜头向前伸,拍到的像变大。(两倍焦距以外,u变小时,v变大,像变大) ”【题型1 照相机】【例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答案】C【详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要拍面部特写,此时的像会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变式1-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人脸识别机B. 汽车后视镜C. 放大镜D. 近视眼镜【答案】A【详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人脸识别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1-2】(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答案】B【详解】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3】(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答案】D【详解】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日晕现象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故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其剩余部分仍然对光具有偏折能力,故用其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仍然可以显示物体完整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2 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像越大.越远离凸透镜时,所成像越小,因此,要想让像变大些,应使幻灯片移近镜头.但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若不相应地改变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银幕上的像就是模糊的,遵循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应适当增大镜头与银幕间的距离,即应将幻灯机远离银幕。投影仪的成像特点1.满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图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像成像是左右相反的。2、【题型 投影仪】【例2】(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AC.投影仪和电影放映机都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1】(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详解】A.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两个成像原理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能传递信息,所以老师可以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关闭门窗,使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2】(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详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故选B。【变式2-3】(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答案】A【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题型3 放大镜成像特点】【例3】(2020·山西·中考真题)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详解】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即书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故B正确。故选B。【变式3-1】(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使(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远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近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远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答案】C【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3-2】(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答案】BC【详解】A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正确;C.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故C正确;D.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即人应适当靠近照相机,故D错误。故选BC。【变式3-3】(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虚像。当人通过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A点时,看到了它的像为A′,请你在图中画出光路图。___________【答案】 正立、放大 【详解】[1]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2]从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从A点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A的像A′,如下图4、【题型4 综合试题】【例4】(2022·上海·八年级)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____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___.(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像.(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___(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___(远离/靠近)底片.【答案】 会聚 凸 放大、正立、虚 放大镜 倒立、缩小、实 远离 靠近【详解】(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所以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小一些,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所以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远离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靠近底片.点睛:重点是照相机的特点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记住成像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规律,如本题中要使像变小,像距应变小,同时物距应增大,即物距和像距一定是一个变大,一个变小.【变式4-1】(2022·上海·八年级)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2)照相机A成的是___________,照相机B成的是__________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成像 倒立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详解】(1)[1]如图A照相机利用了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2]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2)[3]A照相机成像时,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一般来说距物体较远的情况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离物体较近时,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B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变式4-2】(2022·江西·新余市第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照片(同一个人,本人蹲着,水中的倒影却是站着的),他按照网友说的方法,在地上泼一瓶水。将手机照相机打开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他试了好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他想:“难道这张照片是假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同学小华一起走进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自己的疑惑。(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和两支相同的蜡烛,应选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选填“厚"或“薄”);(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物与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3)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______(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该怎么观察,他们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你支持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小明说:“在玻璃板前方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小华说:“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5)经过实验探究,小明揭开了事实真相,这张图片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答案】 茶色玻璃板 薄 较暗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小华 是【详解】(1)[1]透明玻璃板比较透明,透过的光多,反射的光少,蜡烛成像不够清晰;茶色玻璃比较暗,透过的光少,反射的光多,蜡烛成像更清晰,所以应选茶色玻璃板。[2]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2)[3]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4]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3)[5]用B蜡烛替代像,用刻度尺测出A、B两只蜡烛到平面镜距离,是为了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4)[6]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故支持小华的观点。(5)[7]根据图片可知,能观察到物体和物体经过水面所成的虚像,虚像也能通过照相机成像,故这张图片是直接用照相机拍摄的。【变式4-3】(2022·陕西·西安崇是中学模拟预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额温枪可通过吸收被测人体的红外辐射,从而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数值。小董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都不相同,体温的测量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董提出如下猜想:①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②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的距离有关。(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____相同。小董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董的猜想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小董对一名同学的额头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的关系为: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___________;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_____cm以内;(3)小明进一步探究,找到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会聚/发散)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经电子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处理后,温度值由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由此可知,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___________(有关/无关)。【答案】 温度 距离 正确 随测温距离的增大先不变后降低 6 会聚 有关【详解】[1]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则辐射红外线越强,反之,则辐射红外线越弱。(1)[2]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比较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高低,可以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3]对比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每次测得的额头温度都高于手腕温度,故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小董的猜想是正确的。(2)[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值先不变后降低。[5]由于测温仪与被测部位的距离在6cm内时,测量值恒定,超过6cm后,测量值逐渐减小,为了在使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应保证测温距离在6cm以内。(3)[6]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的作用,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会会聚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7]当测温仪正对物体时,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才会更多的会聚于红外探测器上,测量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可靠。因此,温度测量值与是否正对测量物体有关。部位t甲/°Ct乙/°Ct丙/°Ct丁/°C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cm)12345615202530温度(°C)36.636.636.636.636.636.035.735.134.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