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命题:郝雅玲、程煜审题:杨青、刘欣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3年5月科考人员在珠峰地区再次发现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为了解地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龄,单位:亿年)。完成下面小题。
1. 鱼龙存活的时期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 下列关于地球演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后期是地质史上形成煤炭的重要时期
B. ②时期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C. ③时期末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D. ④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并形成煤炭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鱼龙化石所属的地质年代是三叠纪。根据所学知识,三叠纪属于中生代,而中生代的时间尺度是2.52亿年一0.66亿年,读图可知,③所处的地质年代正是中生代,因此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①为太古宙、②为元古宙、③为中生代、④为新生代。根据所学知识,古生代和中生代是地质史上形成煤炭的重要时期,A错误;新生代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B错误;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在中生代末期出现了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因此在③时期末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C正确;裸子植物繁盛时期主要是在中生代,由裸子植物形成的煤炭主要也是在中生代,而④对应的是新生代,D错误。故选C。
【点睛】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其遗迹。由于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3. 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 )
A. 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B. 遮光,阻止杂草生长
C.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D. 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日照强,不利于茶树生长。黑色的遮阳棚,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从而减少茶树水分蒸腾,C正确。不可能根治病虫害,A错误。可以遮光,但不能阻止杂草生长,B错误。黑色的遮阳棚不能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D错误。故选C。
4. 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 ④⑦B. ⑤⑧C. ②③D. ⑥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则在某地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地形图层中,④⑦发生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植被图层中④⑦⑥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综合三个指标看,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故答案选A。
某同学随科考人员野外考察,左图为该同学绘制的西北地区祁连山北麓冲积扇上某河流局部河段上、下游相距约2km的两个取样点河床沉积物粒径变化图,右图为科考人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水域调查的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相对于乙取样点,图中甲取样点的位置及沉积物粒径特征成因,正确的是( )
A. 上游河流搬运作用强B. 下游河流的流量较大
C. 上游河流的流速较慢D. 下游河流搬运能力弱
6. 右图中各流程可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RS,②—GISB. ③—GIS,④—GISC. ①—RS,③—BDSD. ②—GIS,④—BDS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两个取样点河床沉积物粒径变化图,乙取样点占比最高的颗粒物粒径大,甲取样点占比最高的颗粒物粒径小,冲积扇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有分选性,所以甲地为下游,搬运能力弱,粒径小,D正确,AC错误。河流流量大,一般搬运能力较强,会导致粒径大,B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地理信息技术,遥感RS是“看”,GPS(GNSS、BDS)定位,GIS“分析”,右图中影像收集是看,所以为RS,但影像处理可能需要GIS,②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可能涉及GNSS,③建立数据库和④决策分析为GIS,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是“看”,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GPS定位,主要用于定位导航;GIS是“想”,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
极光一般在高纬地区观测到,但太阳活动较强时也会在我国、澳大利亚等地区被观测到。极光产生的高度范围主要在90~400千米之间,不同高度的颜色不同(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能够观测到极光的期间( )
A. 太阳黑子数量偏少B. 我国持续阴雨连绵
C. 有线电视无法播放D. 信鸽容易迷失方向
8. 我国观测到的极光多为红色,主要原因是( )
①红光易被反射②大气厚度较大③长波不易散射④地球球体形状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我国能够观测到极光说明太阳活动较强。太阳活动强的时候太阳黑子数量偏多,A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但降水不一定是增多,也可能减少,B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但对有线电视信号传输没有影响,C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信鸽容易迷失方向,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①错误,③正确;极光产生的高度范围主要在90~400千米之间,与大气层的厚度关系不大,②错误;相对高纬度地区,我国纬度偏低,地球球体形状使极光到达我国上空时穿过的大气层路程较长,红光不易散射,因此我国观测到的极光多为红色,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洋流( )
A. ①②均是暖流B. ①②均是寒流
C.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0. 受图示洋流影响( )
A. 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 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 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 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2.对航海的影响:顺水,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节约时间。但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给船只出行带来威胁。
3.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4.大型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同时两种洋流交汇,形成“鱼障”,也使得鱼群在此集中,进而形成较大的渔场。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晴天)的气温、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三曲线分别代表( )
A.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气温B. ①-地面辐射②-气温③-太阳辐射
C. ①-地面辐射②-太阳辐射③-气温D. ①-气温②-地面辐射③-太阳辐射
12.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正确是( )
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与下垫面状况无关②地面辐射量取决于地表温度
③地表反射率越大地面辐射量越小④地面反射的是长波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时刻是当地地方时12时左右,地面辐射强度最大的时刻当地地方时13时左右,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刻是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即地面辐射强度最大的时刻滞后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刻滞后于地面辐射。因此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2题详解】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与下垫面状况有关,下垫面反射率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少,①错误;地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所以地面辐射量取决于地表温度,②正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高时大气逆辐射强,③正确;气温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夜晚的气温低,所以大气逆辐射不是最强,④错误。②③组合正确,所以选B。
【点睛】大气吸收和反射削弱了太阳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由于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大气又会向地面辐射能量,称为大气逆辐射。
读世界局部区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水温低于②B. ②盐度小于③C. ③盐度大于④D. ④密度大于①
14. 图示季节各洋流流经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航行速度较快B. ②处海雾天气较多
C. ③对沿岸增湿较少D. ④处行船风浪较小
15. 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13. D 14. B 15.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低纬度流向高纬度,②为高纬度流向低纬度,通常情况下,①水温高于②,A错误;②位于副高海区,盛行下沉气流,全年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③位于赤道海区,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盐度较低,故②盐度大于③,B错误;④位于盛行西风控制区,温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较小,③位于赤道海区,全年降水量较大,③盐度小于④,C错误;海水密度由赤道向南北递增,④密度大于①,D正确。所以选D。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索马里区域洋流为顺时针,可推测受西南季风影响,对应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①处航行速度还需要考虑航行方向,A错误;②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水汽较多,该处受寒流影响,水汽容易凝结,海雾天气较多,B正确;③为几内亚暖流,对沿岸增湿较多,C错误;④处位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域,行船风浪较大,D错误。所以选B。
【15题详解】
全球表层海水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若要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则应在较低纬度海区,排除ad,AD错误;图中bc均位于较低纬度,c处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会加大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C正确;b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会减小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B错误。所以选C。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右图为白洋淀流域水系及部分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有关涿州此次严重洪涝的自然原因,从水文水系角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短时降水强度大②短时流量大③市政排水设施落后④集水速度快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7. 此次洪涝对白洋淀及周边的影响是( )
A. 增大白洋淀的流域面积B. 增大白洋淀的蓄洪能力
C. 淀区周边地面沉降减弱D. 淀区芦苇分布面积减小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涿州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涿州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降水量超过350mm,说明短时降水量大,河流补给多,河流短时流量大,属于河流水文方面,②正确;如图示涿州有众多支流汇入,短时间内集水速度快,属于水系方面,④正确。降水强度和排水设施不属于水文水系方面,①③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流域面积是指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洪涝改变不了分水(线)岭的位置,不能增大流域面积,A错误;白洋淀的蓄洪能力较为稳定,不会因为洪涝而增大蓄洪能力,B错误;洪涝导致地表水增多,地表水下渗增多,一定程度上回补了地下水,淀区周边地面沉降减弱,C正确;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芦苇生长面积扩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
18.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以至于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图1、2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关于图中河流袭夺过程及其袭夺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B. 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
C. M河流域范围不变D. N河中下游流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图示M河袭夺了N河,即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A正确,B错误;M河袭夺N河上游之后,流域范围变大,C错误;N河流域面积减小,汇水量减少,中下游流量减少,D错误。所以选A。
植生滞留槽,又称“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下渗、吸附阻拦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硬化路面改造后的植生滞留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植生滞留槽”建设前,该区域( )
A. 地表蒸发量较多B. 大气降水量较多
C. 气温日较差较小D. 土壤含水量较小
20. 关于“植生滞留槽”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土壤吸附量,避免土壤污染B. 增加生物滞水量,根治城市内涝
C. 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D. 增加水域面,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差异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植生滞留槽”建设前的土地利用性质为硬化路面,建设前地表径流流失速度快,蒸发量较小,A错误;“植生滞留槽”建设对大气降水量影响不大,B错误;“植生滞留槽”建设前,植被较少,植被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不明显,气温日较差较大,土壤含水量较小,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20题详解】
“植生滞留槽”建设后,土壤虽对雨水有一定的吸附净化功能, 但无法避免土壤污染,A错误。“植生滞留槽”虽可以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无法根治城市内涝问题,B错误,C正确。“植生滞留槽”的雨水储存位于地下,对地表水域面增加影响不大,且调节的是水资源的时间差异,D错误。故选C。
【点睛】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022年7月31日,长征系列某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任务,部分残骸向地面坠落。下图为某段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 )
A. 平流层、对流层B. 对流层、平流层C. 高层大气、平流层D. 平流层、高层大气
22. 图中②范围内,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特点及主要的直接热源分别是( )
A. 升高太阳辐射B. 降低地面辐射C. 升高地面辐射D. 降低太阳辐射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阶段为距离地面40km至3km,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km,平流层厚度为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km左右,所以阶段①主要为平流层和对流层,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位于近地面,图中来看,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AC错误;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可知②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的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对流层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我国某城市与周边山地间常形成较为稳定的山谷风转换,下表为该城市边缘某气象监测点测得的全年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3.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该气象监测站的时段、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 白天:山风正北B. 夜晚:谷风正北C. 夜晚:山风正南D. 白天:谷风正南
24. 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据此推测该城市与周边山地( )
A. 谷风增强,山风减弱B. 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C. 谷风减弱,山风增强D. 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答案】23. D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由表格可知,观测时刻9:00—17:00主要为白天,此时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山谷升温慢,大气下沉,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即吹谷风,其主导风向正南;观测时刻18:00—次日8:00主要为夜晚,夜晚山坡降温快,大气下沉,山谷降温慢,大气上升,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即吹山风,其主导风向正北,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由材料“我国某城市与周边山地间常形成较为稳定的山谷风转换”可知,城市应分布在谷地。由于该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使得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导致夜晚山坡和谷地的温差变大,使得山坡与谷地的气压差变大,从而使山坡与谷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因此山风变强;而在白天,山坡为热源,而该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山坡和谷地的温差变小,使得山坡与谷地的气压差变小,从而使山坡与谷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谷风变弱,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山谷的风向有昼夜变化,白天吹谷风,主要是由于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山谷升温慢,大气下沉,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吹山风,主要是由于夜晚山坡降温快,大气下沉,山谷降温慢,大气上升,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马耳他是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景点“蓝窗”(见下图)分布在马耳他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25. “蓝窗”景观属于( )
A. 流水地貌B. 风成地貌C. 海岸地貌D. 冰川地貌
26. 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 地表严重缺水C. 夏季干热,冬季冷湿D. 大风天数多
【答案】25. C 26. B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乌西北,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判断蓝窗"景观属于海岸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马耳他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降水较多,但由于该岛的陆地面积较小,少河流与湖泊,而且岛上石灰岩广布,水体容易下渗,因此地表水体较少,水资源短缺,植被难以存活,B正确。岛上多石灰岩低丘,并不是地势低平,而且地势低也不会导致植被稀少,A错误。马耳他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错误。夏季受副高控制,并不是大风天数多,D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雪线:冰川、常年性积雪与季节性积雪(春季融化)的分界线)。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8. 图2谷地的成因是(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作用
C. 岩层挤压弯曲D. 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27. B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由图1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根据图2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故选D。
【点睛】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凸出,为山脊。
图为浙江金华的小磊同学在农历八月十八22:00赏月时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29. 照片中的星星最不可能是( )
A. 金星B. 火星C. 木星D. 土星
30. 一天后小磊同学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方位观察到的夜空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29. A 30. A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傍晚出现时称“长庚”,清晨出现时称“启明”。以地球为三角形的顶点之一,分别连结金星和太阳,就会发现这个角度非常小,即使在最大时也只有 48.5°,这是因为金星的轨道处于地球轨道的内侧。因此,当我们看到金星的时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并且分别处于天空的东侧和西侧。照片拍摄于22:00,不可能是金星,A正确;火星、木星、土星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B、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一天以后,月球上升的时间会比前一天更晚。这时候月球与星星的距离会拉大,A正确。B、C、D距离均变小,错误。故选A。
【点睛】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傍晚出现时称“长庚”,清晨出现时称“启明”。因此,当我们看到金星的时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并且分别处于天空的东侧和西侧。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1.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图1)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显著,但海岸线稳定。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图2为1976-2014年研究区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图推测( )
A. 1976-2014年,研究区域先淤积后侵蚀B. 2002-2014年,黄河流域森林面积增加
C. 1976-2014年,研究区域先侵蚀后淤积D. 2002-2014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AB
【解析】
【详解】由图2可以看出,该地5m等深线包络面积在1996年之前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1996- 2014年,5m等深线包络面积减小,且缩减速率逐渐加大,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6- 2014年该地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先淤积后侵蚀, A正确,C错误。2002- 2014年,5m等深线包络面积逐渐减小,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黄河入海径流泥沙含量减少,与黄河流域森林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使得水土流失减轻有关,B正确,D错误。故选AB。
东北漠河有大面积云杉分布,云杉有塔状的树形和针状的树叶,图为云杉树景观照。完成下面小题。
32. 关于云杉描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叶片形状以抗寒抗旱
C. 往往由单一树种构成纯林D. 群落结构相对复杂
33. 该地云杉塔状的树形能够( )
A. 增加夏季枝叶太阳光照面积B. 增加春季树枝挂果吸收雨水
C. 减少秋季台风影响树干倒伏D. 减少冬季积雪覆盖压断树枝
【答案】32. BC 33. AD
【解析】
【32题详解】
根据图示图像,为松、衫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B选项正确;东北没有亚热带常绿硬叶,A错误;林云主要分布在较纬度,热量不足,生物多样性较少,树种较单一,C正确;群落结构相对复杂一般是在热带,D错误。故选BC。
【33题详解】
塔状树干可以减少顶部的阳光遮蔽,充分利用光照,增加夏季枝叶太阳光照面积,A选项正确;塔状的树形不利于树枝挂果,易受雨水、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降低了挂果率,B错误;云杉分布纬度较高,不受台风的影响,C错误;云杉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树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D选项正确。故选AD。
【点睛】云杉为中国宝贵树种,以华北山地分布为广,东北的小兴安岭等地也有分布。产于陕西西南部(凤县)、甘肃东部(两当)及白龙江流域、洮河流域、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及大小金川流域;云杉耐阴、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属浅根性树种。海拔2400-3600米地带,常与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成纯林。云杉系浅根性树种,稍耐荫,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在气候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地带生长迅速,发育良好。在全光下,天然更新的森林生长旺盛。
抹香鲸是典型的广盐性生物,广泛分布于赤道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区,呼吸换气时浮出水面,捕食时下潜深度可达2000米。完成下面小题。
34. 两极地区海水性质变化示意图(箭头指向数值大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35. 抹香鲸分布海区盐度特点及成因为( )
A. 低纬度海区盐度较低温度高,减盐效应B. 副热带海区盐度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C. 高纬度海区盐度低反复结冰融冰有关D. 深层海水密度大盐度高,增密效应
【答案】34. BD 35. BC
【解析】
【34题详解】
两极地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1000米以内下降明显,1000米以下变化较小,A错误;两极地区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表层海水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000米以下变化较小,B正确;两极地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表层增加明显,深层增加缓慢,D正确,C错误。故选BD。
【3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抹香鲸是典型的广盐性生物,抹香鲸分布在赤道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区,结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可知,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高纬度递减。低纬度海区盐度低,温度高,降水较多,A错误;副热带海区盐度高,降水少,蒸发旺盛,B正确;高纬度海区盐度低,温度低,蒸发量小,反复结冰融冰可减小盐度,C正确;深层海水盐度与表层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C。
【点睛】世界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区最高,然后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三、非选择题(共25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深受湖陆风的影响。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和陆风(进湖风)。图1为“岳阳市位置简图”,图2为“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3中鄱阳湖周边M地附近有20多万亩的“迷你沙漠”。
(1)该日8:00至10:30,岳阳市气温逐渐____,湿度逐渐____,此时段,可能吹____(陆风、湖风)。请在下图中用四个箭头画出当日9:00岳阳市与洞庭湖之间的热力环流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____
(2)该日,岳阳市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段是( )(选择填空)。
A 陆风转湖风8:00至9:00B. 陆风转湖风10:00至11:00
C 湖风转陆风12:00至13:00D. 湖风转陆风13:00至14:00
(3)分析图3中M地“迷你沙漠”的形成过程。
【答案】36. ①. 升高 ②. 降低 ③. 陆风 ④. 37. B
38. 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雨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冬季)季节,湖内露出沙滩﹔在强风作用下促进了M地沙丘的形成(或强风将沙子搬运至湖边M地沉积)。
【解析】
【分析】本题以岳阳市洞庭湖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湖陆风、地貌的形成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2可知,该日8:00至10:30,岳阳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由材料可知,出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而此时段气温升高、湿度降低,应该吹陆风。此时吹陆风,故近地面气流由岳阳市向洞庭湖,热力环流为顺时针方向,如图所示:
【小问2详解】
由资料可知,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反之陆风可以使气温升高,湿度降低。10:00至11 :00,气温由升高变为降低,湿度由减小变为增加,可推测此时由陆风转湖风,B正确; 8:00至9:00, 气温升高,湿度降低,应受陆风影响,A错误;12:00至13: 00,13: 00至14: 00,气温和湿度变化较小,不是湖陆风有明显转变的时段,CD错误。故选B。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沙漠为堆积地貌,由材料可知,天漠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读图可知,M地沙地位于鄱阳湖边,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带来大量泥沙;冬季为枯水季节,湖水水位下降露出沙滩﹔在西北风作用下将沙子搬运至湖边M地沉积,形成M地“迷你沙漠”。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研学小组开展以“地理分异性”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第一站把考察我国各地植被类型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图1)。
材料二 第二站选取亚速海进行实地考察。亚速海(位置如图2)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极低但南部海水盐度明显高于东北部。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连通;受盐度差异影响,亚速海与黑海的海水密度和海水水位也不同。
(1)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甲:____,乙:____,丙:____,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影响从甲→乙→丁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
(3)简析亚速海南部海水盐度明显高于东北部的原因。
(4)亚速海冬季易结冰,试说明主要原因。
【答案】37. 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②. 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 温带草原
38. 热量 39. 南部河流径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南部海水与盐度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换。
40. 盐度低,易结冰;海水浅,热容量小;纬度高,冬季温度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各地植被类型差异与亚速海为背景材料,涉及植被、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
【小问1详解】
对应图示,甲地位于我国江西省,地处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乙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育温带草原。
【小问2详解】
甲乙丁分别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且纬度逐渐升高,因此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自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热量。
【小问3详解】
海水盐度主要受到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注入、海区封闭程度影响,从气候角度分析,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强,降水量小,海水盐度高;从淡水注入角度,与亚速海东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径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从海区封闭程度,南部海水与盐度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换,盐度受到影响增高。
【小问4详解】分布高度
300千米以上
200~300千米
100~200千米
100千米以下
极光颜色
浅红色
深红色
蓝色
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
表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表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18:00
8:00
正北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9:00
17:00
正南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