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四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244049/0-17055564062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第四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244049/0-17055564062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27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共5页。
[2023扬州高二学业考试]2.5亿多年前,地球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绝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海洋酸化可能是导致该灭绝事件发生的关键。下图为近代海洋酸化原理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近一百多年以来海水酸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化石能源的广泛利用
B.地球环境的自然演变
C.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
D.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2.海水酸化的影响主要指向( )
A.水资源危机升级B.全球变暖加速
C.生物多样性减少D.大气污染加剧
[2023泰州高二学业考试]下图为近年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增速与碳排放增速的数据图,据此回答3~4题。
3.从可持续发展原则看,下列城市中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最高的是( )
A.武汉B.乌鲁木齐
C.沈阳D.深圳
4.为推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控制经济增长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增加能源供给 ④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建陵高中考试]武汉市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下图示意武汉市某小区设置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读图,回答5~6题。
5.小区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节约性原则
6.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干洗衣服B.吃过期食物
C.使用节能灯D.搭乘出租车出行
[2023南通高二期末]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海水等资源。下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路线图。据此回答7~8题。
7.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是( )
A.近海发展海洋农业B.深海开采技术进步
C.深海资源开采容易D.近海资源种类单一
8.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有( )
①经济发展优先,加大深海开采力度 ②利用核电能源,提供开发动力支持 ③加强生态管理,强化海域环境监测 ④优化生产环节,完善资源回收利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沭阳高中月考]生态银行是一个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营的平台。近年来,福建省某地通过开展“白茶+”生态银行试点工作(下图),将零散的茶山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等形式吸储集中,实施项目建设、生态修复、规范管理等整合提升,进而实现自然资产的提质增效。据此回答9~10题。
9.与传统茶农经营相比,“白茶+”生态银行模式可以( )
A.提升产品竞争能力B.增加茶叶品种类型
C.扩大茶叶种植面积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0.为促进当地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茶+”生态银行“吸储”后,应( )
①统一管理,改善茶山生态环境 ②加强营销,挖掘本地市场 ③弘扬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④控制生产,保持价格优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3无锡高二学业考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整体性原则
12.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C.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D.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2023山东高二期末]山西省大同市优质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能源需求和本省、市产业结构战略布局的实施,形成了煤炭开采与出口单一产业结构。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减少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大同市也陷入了资源型经济困境。为此大同市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伴生资源、废弃材料和工业气体用于化工产品或电力生产,构建了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链。下图为大同市T集团循环经济战略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大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意义是( )
A.实现煤炭资源零投入
B.物尽其用,循环利用
C.服务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
D.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14.大同市发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
①劳动力素质、科技人才 ②淡水资源、土地面积 ③资金、环境质量 ④农业生产、工业基础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A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海洋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使海水逐渐变酸。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的广泛利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高,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在不断增加,最终改变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使海水pH值降低,A正确;地球环境的自然演变是非常缓慢的,不会给大气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B错误;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也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错误;地表径流可以将一部分化肥、农药带入海洋中,但是给海洋带来的是海水污染,不会使海洋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而产生酸化,D错误。故选A。第2题,海水酸化改变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故选C。
3.D 4.D 解析 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深圳经济增速较快且碳排放增速较慢,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最高。故选D。第4题,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与低碳环保并行,不能控制经济增长,①错误;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减少高耗能产业的投入,加大绿色低碳产业的投入,②正确;增加能源供给不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③错误;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量,推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④正确。故选D。
5.B 6.C 解析 第5题,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B。第6题,使用节能灯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C正确;干洗衣服相比手洗衣服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A错误;吃过期食物不利于身体健康,B错误;应优先选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减少能源消耗,D错误。故选C。
7.B 8.D 解析 第7题,随着海洋相关知识的增长及开采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B正确;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与近海发展海洋农业无关,A错误;深海区域资源更加丰富,但不易开采,C错误;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D错误。故选B。第8题,由图可知,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应优化生产环节,加强海域环境监测,污水排放前净化处理,完善资源回收利用,③④正确;加大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冶炼加工(金属综合回收),而不是经济发展优先和加大深海开采力度,①错误;可利用太阳能和海洋可再生能源,核能可能造成环境破坏,②错误。故选D。
9.A 10.B 解析 第9题,与传统茶农经营相比,“白茶+”生态银行模式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增值和效益变现,提升产品竞争能力;该模式对增加茶叶品种、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用不大。故选A。第10题,为促进当地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茶+”生态银行“吸储”后,应统一管理,改善茶山生态环境,①正确;本地市场有限,②错误;弘扬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③正确;价格优势在于产品质量好,而不是控制生产,④错误。故选B。
11.A 12.C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到,从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少有污染物排放,也少有废弃物产生。这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经济,实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A。第12题,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种植小麦、养猪及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共同发展,实现了农业良性循环及农产品的多样化;有机质还田,改善了农田的施肥结构,但不能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将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废弃物用来制沼气,沼气是清洁能源,改善了能源结构,增加了生活能源,但没有增加生产能源。故选C。
13.D 14.C 解析 第13题,由材料可知,大同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显著。故选D。第14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科技研发,依靠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①正确;引进项目需要资金的投入,且环境清洁优美才能够吸引新兴工业的入驻,③正确;大同市淡水资源缺乏,但是土地面积充足,②错误;农业生产、工业基础不是大同市发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制约因素,④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后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训练题,共7页。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