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字母b,实际是字母( )。
A.bB.pC.d
2.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形成( )。
A.雾B.云C.露
3.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有误的是( )。
A.露是液态,霜是固态B.露是无色,霜是白色C.形成露的天气比形成霜的天气冷
4.下列部位中,触觉最敏感的是( )。
A.手臂B.指尖C.手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是刺激,逃是反应B.逃是刺激,打是反应C.打和逃都是刺激
6.( )是人造光源。
A.穿衣镜B.电子荧光板C.反光板D.探照灯
7.爸爸驾车时,经常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的车辆情况。后视镜利用的是( )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
8.(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A.计算机编程B.人工智能C.计算机软件
9.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10.水土流失与( )无关。
A.土壤的颜色B.土地的坡度C.植物覆盖
二、填空题
11.我们测量体温时,有时使用水银温度计,把它夹在腋下测量,这种热量传递方式是( );有时使用红外体温计,它不需要接触人体就能感应人体的温度,这种热量传递方式是( )。
12.不锈钢勺子放在热水中,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
13.世界上最雄伟、最高大的山系是 。
14.官兵们是通过( ),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15.热辐射不需要依靠 、 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16.1666年, 国科学家 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
17.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这种现象被成为“ ”。
18.地球的陆地地形主要有 、 、 和 等。
19.依靠自身发光的光源称为( )光源;电灯、蜡烛、烟花都是( )光源。
20. 负责存储和加工信息, 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
三、判断题
21.雨后放晴,我们在面对太阳的方向看到彩虹。( )
22.冬天我们在外面晒太阳觉得很暖和,这种热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传递。( )
23.通常人的手和脚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 )
24.地震和火山喷发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
25.平面镜缩成的像与镜的大小有关,镜大像也大。( )
26.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
27.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
28.我们做饭时冒出的“白气”是小水滴。( )
29.水烧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水温保持不变。( )
30.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四、连线题
31.把图片中做的各种活动与大脑的功能连线。
五、排序题
32.请为小茗同学从书包中摸出一个苹果的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排序(只填序号)。
①小茗同学将手伸进书包,发现一个圆圆的东西。
②脊髓通过传出神经给手部发布指令,把苹果拿出来。
③传入神经将手部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脊髓传递将信息进行上传。
④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判断这个圆圆的东西是苹果。
⑤大脑做出反应,把这个苹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接着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脊髓。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 )→( )
六、实验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把3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1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0厘米,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图1。
33.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片中小孔的高度必须 。
34.在图1实验中,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5.请你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光的前进路线。
36.小明将第2张卡纸的位置改变了一下,如图2这一次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7.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38.在图2中,将第2张卡纸向 移动,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39.下列现象中,可以用上述实验结论解释的是( )。
A.B.C.
七、简答题
40.写一写哪些做法有利于大脑的健康。
生活中,热传导的事例有哪些?列举两例
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露和霜的形成过程说明自己的理由。
降水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2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实验现象。
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
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了哪几大版块?
列出生活中所用到的热辐射产品?(至少写3种)
49.为什么说脑和脊髓是身体控制的中心?
参考答案:
1.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所以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字母b,实际是字母d。
2.B
【详解】水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在太阳辐射下,水经过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形成云。
3.C
【详解】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4.B
【详解】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触觉非常敏感,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选项B符合题意。
5.A
【详解】人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逃避打手游戏中,打是刺激,逃是反应。
6.D
【详解】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两大类。太阳是天然光源,探照灯是人造光源。穿衣镜、电子荧光板、反光板不是光源。
7.C
【详解】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医生用的额镜、汽车后视镜、电影院的幕布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8.B
【详解】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它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9.C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传导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至温度低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
10.A
【详解】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土地的坡度有关,与土壤的颜色无关。
11. 热传导 热辐射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方式来实现的。我们测量体温时,有时使用水银温度计,把它夹在腋下测量,这种热量传递方式是热传导;有时使用红外体温计,它不需要接触人体就能感应人体的温度,这种热量传递方式是热辐射。
12. 较高 较低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传导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至温度低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不锈钢勺子放在热水中,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13.喜马拉雅山
【详解】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之间。
14.分工合作
【详解】分工合作是我们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做实验时,我们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同样官兵们也是通过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15. 空气 水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空气、水等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16. 英 牛顿
【详解】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7. 倒像 小孔成像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特点:缩小倒立的实像。
18.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详解】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不同的地形有各自的特点。
19. 自然 人造
【详解】自然界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人为因素使其发光的物体叫人造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电灯、蜡烛、烟花属于人造光源。
20. 脑 脊髓
【详解】人类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分,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负责存储和加工信息,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
21.×
【详解】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会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大雨过后太阳马上就出来了、晴朗无风的天气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水。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雨后放晴,我们在背对太阳的方向看到彩虹,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现象,要求学生掌握雨后放晴,我们在背对太阳的方向看到彩虹。
22.×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冬天我们在外面晒太阳觉得很暖和,这种热主要以热热辐射方式传递。
23.√
【详解】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反应是由刺激导致的。不同皮肤部位神经分布的多少不同,敏感性强弱不同,同一个人不同的部位反应速度不同。通常人的手和脚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
24.√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但是地震和火山喷发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25.×
【详解】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光的反射效果越好。镜子、不锈钢板和锡纸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平面镜里的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等,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26.√
【详解】光的色散现象是17世纪时由牛顿发现的。光透过三棱镜能够显现出7个颜色。在一定的条件下,这7个颜色的光又能合成白光。
27.×
【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题目说法错误。
28.√
【详解】水蒸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而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变化而来的小水珠。做饭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题意正确。
29.√
【详解】把水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烧开后,温度就是100℃,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水温保持不变。
30.√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1.
【详解】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图一是大脑记忆物品,图二是大脑识别不同的情绪,图三是弹石子,控制石子的位置,图四是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形状,属于创造。
32. ① ③ ④ ⑤ ②
【详解】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小茗同学从书包中摸出一个苹果的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应该是①小茗同学将手伸进书包,发现一个圆圆的东西。③传入神经将手部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脊髓传递将信息进行上传。④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判断这个圆圆的东西是苹果。⑤大脑做出反应,把这个苹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接着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脊髓。②脊髓通过传出神经给手部发布指令,把苹果拿出来。
33.相同 34.能 35. 36.不能 37.直线 38.左边 39.A
【解析】33.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片中小孔的高度必须相同。
34.在图1实验中,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5.光沿着直线传播,从手电筒照射到屏幕上。
36.将第2张卡纸的位置改变了一下,则光线会被挡住,不能穿过小孔,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7.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38.第2张卡纸左移、右移都会使光线被挡住,无法继续传播。
39.一叶障目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杯子中的笔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照镜子是光的反射现象。
40.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经常开窗通风;做有危险的运动时要带头盔。(合理即可)
【详解】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如要调整生理时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度运动;常做深呼吸,训练自己做有规律的脑部锻练;从饮食著手,让脑部有健康的生活;玩滑板车时戴头盔,能避免在意外摔倒时大脑受到剧烈撞击,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1.烙饼、量体温、冷敷或热敷、电热垫、电烙铁作画等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传导。热传导的实例如烙饼、量体温、冷敷或热敷、电热垫、电烙铁作画等。
42.不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结成冰晶。霜不是由露变化来的,霜和露的前身都是水蒸气,所以“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露是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霜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水珠,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态小颗粒。霜不是由露变化来的,霜和露的前身都是水蒸气,所以“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43.降水是水蒸气在空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或小冰晶,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以及其他降水形成。
【详解】降水是水蒸气在空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或小冰晶,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
44.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是:1.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2.上面的土豆泥被顶起来。3.番茄酱开始冒出大泡泡。4.周边土豆泥松动。
【详解】实验中,加热土豆泥用的酒精灯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 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番茄酱穿过土豆泥冒出来的过程模拟火山喷发。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是:1.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2.上面的土豆泥被顶起来。3.番茄酱开始冒出大泡泡。4.周边土豆泥松动。
45.楼房做外墙保温、窗户贴隔热膜、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
【详解】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生产生活中,楼房做外墙保温、窗户贴隔热膜,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等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
46.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
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
【详解】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正在上课的学生应双手抱头迅速躲在课桌下、讲台旁边。在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空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暂避,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47.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详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8.答:空调、烤箱、暧气炉、太阳灶等。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热辐射在生活中的热辐射产品有空调、烤箱、暧气炉、太阳灶等。
49.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
【详解】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就组成了我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脑、脊髓是人身体的控制中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