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49860/0-17056352136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49860/0-17056352136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49860/0-17056352136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两把勺子里放水,其中的一把勺子下面放有点燃的蜡烛,哪一把勺子里的水会更快地蒸发?( )。
A.下面有蜡烛的更快
B.一样快
C.没蜡烛的更快
2.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后,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
B.杯中的水完全变白了
C.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3.天气的冷热可以用( )来测量。
A.气温计B.温度计C.水温计
4.如图,我们往试管外面的碎冰块里加入食盐,于是,试管里的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 )。
A.温度上升了B.温度不变C.温度下降了
5.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 )。
A.使空气流动变快
B.加热空气
C.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B.空气会流动,所以不需要保护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助燃
7.风向通常可以用( )个方向描述。
A.4B.8C.12
8.下面哪种方法不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
A.搅拌B.加热C.降温
9.在做混合和分离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热时注意不要烫伤
B.仪器摔破了及时用手捡起并扔掉
C.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壁
二、填空题
10.空气能够压缩是因为空气颗粒之间的 比较大。
11.冰是固态的水, 和 也是固态的水,当温度高于 摄氏度时,固态的水会变成液态的水,这个过程叫做 。
12.冰是 ,水是 ,水蒸气是 。
13.加热或搅拌都会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竖直倒扣在水槽里的杯子,杯底的纸团( )湿,这说明空气( )占据空间。
15.用打气筒向大塑料袋充入空气后要立即把袋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
16.收集最新的观测天气的数据需要的仪器有 、 、地面观测站、 等。
17.水能溶解 等物质。
18.注射器中装半管空气,往里压活塞,说明空气可以 ,松手发现活塞会弹回去,说明 的空气有弹性。
19.同一时间、 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 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三、判断题
20.我们可以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 )
21.同样质量的铁块和空气,空气的体积要大许多。( )
22.气象部门可以预报天气的情况。( )
2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存在于空气中。( )
24.食盐放入水里不见了,是因为食盐变成水了。( )
25.当温度达到1℃时,水就可以结冰。( )
26.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
27.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 )
28.空气很轻,所以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29.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四、连线题
30.请把下列物体与相对应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
食盐 食用油 饮用水 二氧化碳
固体 液体 气体
橡皮 可乐 木头 氧气
五、排序题
31.给下面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排序。
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提供参考。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察仪器收集最近的观察数据。
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址、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资料,综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预报。
通过天气会商,人工修正数值天气预报。
六、实验题
五、下面是食盐和沙分开的实验。
32.图一的方法叫做( ),图2的方法叫做( )。
33.为了将食盐和沙子分开,应该( )。
A.先蒸发后过滤B.先过滤后蒸发C.同时进行
34.滤纸上留下的是( ),蒸发皿上留下的是( )。
七、简答题
35.如果想迅速地将白糖溶解,喝到一杯糖水,你会怎么做?
把盐分离出来的方法有哪些?
空气的作用有哪些?(最少2个)
你知道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吗?
实验课时,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些什么?
丁丁不小心将乒乓球踩瘪了,他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哥哥走过来,说他可以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哥哥可能用到什么方法?
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是什么?
小强用酒精灯做实验,在使用酒精灯时他应该注意些什么?
43.请你说一说冰和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下面有蜡烛的更快。
2.C
【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详解】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时,分别将一份食盐和小苏打加入水中并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分别加入下一份食盐和小功打,直至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为止。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溶解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3.A
【解析】略
4.C
【详解】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往冰块中加盐,我们发现试管里的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温度下降了。故选C。
5.C
【详解】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所以C符合题意。
6.A
【解析】略
7.B
【解析】略
8.C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降温不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9.B
【详解】在操作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流程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实验安全有效。
A加热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酒精灯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说法正确。
B仪器摔破了及时用手捡起来并扔掉,说法错误。科学仪器易损的都是玻璃仪器,摔破后不能用手去捡,以免扎伤。应该用扫帚等工具收集。
C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杯壁,以免打破仪器等。说法正确。
10.空隙
【解析】略
11. 雪 霜 0 融化
【解析】略
12. 固体 液体 气体
【详解】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沸腾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13.加快
【解析】略
14. 不会 会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竖直倒扣在水槽里的杯子,杯底的纸团不会湿,这说明空气会占据空间。
15.泄漏
【详解】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用打气筒向大塑料袋充入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这是因为空气容易泄漏。
16. 卫星 雷达 探空气球
【解析】略
17.食盐和小苏打、味精、糖
【解析】略
18. 被压缩 被压缩
【详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所以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变小,原因是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松手发现活塞会弹回去,说明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 不同地点 不同时间
【解析】略
20.√
【详解】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21.√
【详解】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不同物质微粒疏密程度不同,空气微粒之间比较疏松,铁块微粒之间比较致密,所以同样质量的铁块和空气,空气的体积要大许多,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雨、雪、冰雹、雾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般时间的天气变化,在天气预报里要用到许多天气符号。气象部门承担全国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以及组 织指导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任务。气象部门可以预报天气的情况。
23.√
【详解】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24.╳
【解析】略
25.×
【详解】水结冰温度要达到0℃。
26.√
【详解】太阳是一个温度极高的气体球,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所以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27.√
【详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
28.×
【详解】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球后,另一个球那段会下沉,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所以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是有质量的。
29.√
【解析】略
30.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食盐、橡皮和木头属于固体,食用油、饮用水和可乐属于液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属于气体。
31.21534
【解析】略
32. 加热 溶解 33.B 34. 沙子 食盐
【详解】(1)图一利用了酒精灯加热,说明是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图二的方法叫做溶解;
(2)为了将食盐和沙子分开,应该先将沙子过滤出来,然后再将溶于水的食盐进行蒸发;
(3)首先经过过滤,将比较大的沙子留在了滤纸上,接着经过蒸发,水被蒸发掉之后,留在蒸发皿上的就是食盐。
35.加热、搅拌、碾碎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根据加快溶解的方法,让白糖尽快溶解的方法是用热水,并且不断搅拌。
36.太阳晒;加热结晶。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蒸发。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太阳晒的方法使水分蒸发,将食盐和水分离开来;也可以用加热食盐水的方法,使水分蒸发进行分离食盐和水。
37.能供人和动物呼吸;能帮助火焰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空气;空气的浮力还能帮助小鸟和飞机在空中飞翔等。
【详解】空气中含有氧气,能供人和动物呼吸,能帮助火焰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空气;空气的浮力还能帮助小鸟和飞机在空中飞翔等。
38.早上到中午,温度由低变高;中午到晚上,温度由高变低。
【详解】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是早上到中午,温度由低变高;中午到晚上,温度由高变低。
39.①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②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③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④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详解】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时,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测量不准确。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0.哥哥将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让乒乓球恢复原状。
【解析】略
41.沙子沉在水杯的底部;沙子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由于沙子不溶于水,所以沙子沉在水杯的底部。
42.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详解】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有:①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②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③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43.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教科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卷(教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