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校标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Ba:137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开宝本草》中记载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
汁后,乃煎炼而成”,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蒸发、结晶
B.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浸泡和过滤
C.《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
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D.“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该方法也可以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
钠溶液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O3)2 B.Cl-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微粒: D.H218O 的摩尔质量为20g·ml-1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4.关于下图实验操作及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为过滤装置,可用于分离泥沙和水
B.乙为蒸馏装置,冷凝水下进上出,可用于分离乙醇与水
C.丙为萃取操作,可用乙醇萃取碘水
D.丁为蒸发结晶装置,可分离KCl和KNO3
5.下列物质中混有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6.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一种无机化合物,可由NH4Cl和AgCNO
反应制得)水溶液得到尿素[CO(NH2)2,一种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C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B.NH4CNO→ CO(NH2)2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C.NH4Cl和AgC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和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7.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集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B.C.D.
8.实验室需配制480 mL 0.1 ml·L-1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5.3 g
B.定容时仰视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C.取10 mL溶液稀释10倍,得到的溶液中
D.采用加热的方法来加快Na2CO3·10H2O晶体的溶解,趁热迅速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定容
-1
9.某溶液中只含、、、四种离子,已知、、的个数比为3∶2∶2,则溶液中与的个数比为
A.3∶5B.2∶5
C.3∶4D.3∶2
10.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n等于
A.2 B.3 C.4 D.5
11.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He,每百吨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C. 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D.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B.标准状况下,氨气与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C.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D.在0℃、下,和混合后的体积约为
1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H2+Cl2eq \(=====,\s\up7(点燃))2HCl ②Al2O3+6HCl===2AlCl3+3H2O
③2HgOeq \(=====,\s\up7(△))2Hg+O2↑ ④CuO+2HNO3===Cu(NO3)2+H2O
⑤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氧40%的氧化镁、碱石灰、H2SO4均为混合物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折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C.将1 ml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制成胶体,其中所含胶体粒子数目为NA
D.雾和霾是气溶胶,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15.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3 ml·L-1氯酸钠溶液 B.75 mL 3 ml·L-1氯化钙溶液
C.150 mL 3 m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3 ml·L-1氯化镁溶液
1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17.已知某溶液是稀盐酸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溶液、
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
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A.溶液是稀盐酸 B.甲是
C.丙是溶液 D.、甲、乙、丙均是电解质,可以导电
18.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m(铁元素化合价为+3)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常用于净水,它的组成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测定: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硫酸铁,配成100.00 mL的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4.66g。
③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1.28 g。
该聚合硫酸铁组成中x∶y∶z的值为
A.6∶3∶5B.3∶1∶2C.3∶2∶1D.4∶2∶5
非选择题(共46分)
19.(15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下列物质中: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⑨碳酸钙,⑩液氯。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二)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6)由以下一些微粒:、、、、。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7)某元素的核素eq \\al(A,Z)X,1.11 g该核素的氯化物XCl2配成的溶液需用20 mL 1 ml·L-1的AgNO3溶液才能把Cl-完全沉淀下来,已知此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
①eq \\al(A,Z)X的质量数A是________。
②22.2g XCl2中所含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0.(9分)实验室需要1ml/LNaOH溶液450mL和0.5m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和 。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需干燥后再配制溶液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
为 mL。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造成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有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直接定容
B.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F.配制时,溶液未冷却直接转入容量瓶
(5)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 。
21.(14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下:
已知:青蒿素为白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熔点为,沸点为,热稳定性差。屠呦呦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 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下:
(1)对黄花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 ;用水作溶剂,提取无效的原因可是 。
(2)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对热不稳定。分析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效率高于乙醇的原因是 。
(3)从青蒿(粉末)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乙醚浸提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乙醚浸提法涉及到的操作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B. C. D.
②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D.加入乙醇后,再加入苯或汽油进行萃取
(4)某科研小组通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来研究原料的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青蒿素提取速率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的最佳粒度、时间和温度为 。
(5)由上可知,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质的 等性质(写出两点即可)。
22.(8分)硫酸锌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领域。工业上由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另含、等)生产的一种流程如下:
(1)滤渣是金属的混合物,成分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取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Ⅰ.试确定93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Ⅱ.200℃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是,通过计算求出此温度时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之比。(写Ⅱ的出计算过程)
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校标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选择题(3×18=54分)
19.(1) ②⑤ (2) ③⑧⑨ (3) ①②⑦
(4) Ba(OH)2=== Ba2++ 2OH—
(5) NaHCO3===Na++ HCO3—
(6) 、 (1分) (7) ①40 ②0.4 ml (其余均2分)
20.(1) 500mL容量瓶 烧杯 (各1分) (2)BCD (2分) (3)13.6(2分)
(4)CF (2分) (5)重新配置(1分)
21.(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青蒿素不溶于水
(2)乙醚沸点比乙醇低,防止温度过高青蒿素发生副反应
(3) ①BD ②B
(4)60目、120分钟、50℃
(5)溶解度、稳定性(均2分)
22.(1)Zn、Fe、Cu(2分)
(2) Ⅰ.ZnO(2分)
Ⅱ.(4分)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CaCO3
CuO
NO2
B
NH3·H2O
CH3COOH
NaCl
Fe2O3
SO3
C
KOH
HCl
NaHCO3
Mn2O7
SO2
D
NaOH
HNO3
CaCl2
Na2O
CO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过滤
C
氯化钾固体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并加热
D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后过滤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eq \\al(2-,4)
B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eq \\al(+,4)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A
B
A
D
C
B
C
C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B
B
D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载人飞船中通过如下过程实现再生,我国科学家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试卷docx、高一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试卷化学1docx、2023-2004学年度高一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