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考试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考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适宜学习的环境应控制噪声不超过60dB
B. 正常人的体温为38 ℃
C.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跳一次时间约1.9s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2.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4. 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消毒柜里的紫色光是紫外线
B. 电影幕布粗糙不平,是利用了漫反射
C. 小孔成像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D. 绿叶呈绿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5.下列四幅光路图能正确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是( )
A. 水中的射水鱼看见空中的昆虫
B. 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
C. 人观察树在水中的“倒影”
D. 太阳在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6.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7.如图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只有②④
8.如图所示,从长方体水槽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可使光斑O向左移动的是( )
A. 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
C.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9.爱好健身的小明,先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步行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是他锻炼时,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明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B.步行的路程是3000m
C.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6m/s
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
10.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cm
C.小球在D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
11.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B.光屏上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利用了这一成像特点
D.仅移动透镜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12.如图所示,中国“飞人”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4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1.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4m/s
B.苏炳添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m/s
C.在后5秒内,苏炳添移动的距离为57m
D.在前5秒内,苏炳添移动的距离为47m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图丙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_km/h。
14.寒冬,坐满乘客的出租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司机打开空调对着车窗吹暖风,小水珠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汽化,车窗又变清晰了;出租车使用的液化天然气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天然气液化的。
15.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落向地面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______的,以返回器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______的,说明运动具有______性。
1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m,则甲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若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
17.如图,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云中游”,看到的“云”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是光从______射向______时折射形成的虚像。
1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度,则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度,当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过5度,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度,反射光线转过了_______度。
19.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0.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第二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光屏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可能等于”)。
21. 渔夫大明的眼睛在空气中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______(选填“C”或“D”)处鱼的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激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______(选填“B”、“C”或“D”)处。
22. 如图所示,图像是某物体在2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像信息,在这2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前15秒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
23.自动感应门俯视图如图所示:当有物体进入半径为2m的虚线圆(圆心为O)内时,宽度均为2m的两扇感应门立即同时向两边匀速开启,开启速度为0.2 m/s,感应门在物体离开虚线圆后关闭.物体进入虚线圆,感应门从紧闭状态到完全打开需_______s;在水平地面上某人推动宽度D=80cm的货物,使货物的中央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为能安全通过该感应门,货物运动的速度应不超过_______m/s。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8、29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4. (1)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图光源S向四处发光,部分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引起视觉。人感觉这些光好像是平面镜后的像点S'发出的。请你在图中画出像点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使用下图甲、乙两套器材中的一套来完成实验。
(1)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2)选择图甲器材进行实验时,需要对器材进行适当调整,应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适当调整;
(3)调整好器材后,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水加热,图______(选填“丁”或“戊”)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c、d两条图线,则图线d是根据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装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的;
(4)小明对本实验所用温度计中测温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在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推断该测温液体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酒精。
26.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半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蜡烛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___________。
(2)将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拿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蜡烛”)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是用___________等效替代了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蜡烛”“蜡烛”“蜡烛的像“或“蜡烛的像”)。
(4)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他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电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同时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用“”表示。( )
27.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l)如图1所示,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上;调整至图2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当将凸透镜向左平移________cm时,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3)小明将他的眼镜片放在图2中的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适当向右移动光屏,像就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断小明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4)小明用该凸透镜和图3所提供的器材自制简易照相机;
①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像,应选择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②图3中两圆筒的长度均为6cm,为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找到清晰的像,则应该将薄膜安装在内筒的距离A处至少_____cm处
③小明在教室内将自制照相机对准教室的窗户,通过调节内筒,恰好在薄膜上获得教室窗户清晰的像,现在用它来给窗外远处的楼房“拍照”,则需将内筒向________(选填“里推”或“外拉”)一些,才能在薄膜上得到远处楼房清晰的像。
28.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段时测得时间,段的距离__________,则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
(5)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29.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判断,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列车途中以40m/s的速度通过长度为600m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20s,则该列车的车身长度是多少?
30.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反应距离。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在7.2s内行驶64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8s,则:
(1)制动前汽车匀速行驶速度为多少?
(2)从驾驶员看到障碍物到汽车停止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 ①. 1.40 ②. -3 ③. 60
14.【答案】 ①. 液化 ②. 内 ③. 吸 ④. 压缩体积
15.【答案】 (1). 运动 (2). 静止 (3). 相对性
16.【答案】 5 3∶2
17.【答案】 (1). 反射 (2). 水 (3). 空气
18.【答案】 ①. 60 ②. 65 ③. 10
19.【答案】 ①. 会聚 ②. 先变小后变大 ③. 10
20.【答案】 ①. 缩小 ②. 可能等于
21.【答案】 ①. D ②. 虚像 ③. 大于 ④. B
22.【答案】 ①. 2.5 ②. 40
23.【答案】 ①. 10 ②. 1
24.【答案】
25.【答案】 (1). 热胀冷缩 (2). 外焰 (3). a处向上 (4). 丁 (5). 甲 (6). 不是
26.【答案】 ①. 垂直 ②. 像的位置 ③. 未点燃 ④. 蜡烛A ⑤. 较暗 ⑥. 蜡烛B ⑦. 蜡烛A的像 ⑧.
27【答案】 ①. 8.0 ②. 主光轴 ③. 缩小 ④. 12 ⑤. 近视 ⑥. 较亮 ⑦. 2 ⑧. 里推
28.【答案】 ①. 秒表 ②. ③. 小 ④. 40.0 ⑤. 0.25 ⑥. 小 ⑦. 小于
29.解:(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A、B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C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C车次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h20min=8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v′==180km/h;
(3)列车的速度v''=40m/s,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t''=20s,
由v=可得,列车过隧道通过的总路程:s''=v''t''=40m/s×20s=800m;
列车过隧道通过的总路程为隧道长度加上列车长度,所以列车的长度:s车=s''﹣s隧道=800m﹣600m=200m。
答:(1)爷孙俩最快能赶上C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3)该列车的车身长度是200m。
30.【答案】 (1). 20 (2). 10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A
08:38
09:40
240km
B
08:48
10:05
240km
C
09:11
10:31
240k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实验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实验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