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天体,各种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组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有( )
    ①哈雷彗星、流星体
    ②月球、星云
    ③天空中飘动的云
    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可观测宇宙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C.地月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
    D.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①②③④四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小行星与八大行星的共同点是( )
    A.都具有大气层B.都绕太阳公转C.都发出可见光D.都有卫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方式之一
    B.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物理量是波长
    C.太阳常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D.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6.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图中乙区,该区域是( )
    A.红外区B.可见光区C.紫外区D.微波区
    “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结合谚语,完成下面小题。
    7.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
    A.生产能源B.生活能源C.光热资源D.地壳运动的动力
    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
    B.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昼夜变化小的能源
    2020年6月21日,21世纪最美日环食上演。大部分太阳被月球的影子遮住,只剩下一圈金边儿,称为“金边环食”。下图示意日环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人类用肉眼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
    A.耀斑B.太阳黑子C.太阳风D.日珥
    10.太阳活动增强时( )
    A.地球各地可见绚丽极光B.海底输油管道工作将中断
    C.卫星信号可能受到干扰D.航空电子设备全部损坏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位于莫霍界面以下的上地幔上部
    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D.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12.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岩石圈B.乙为地幔C.丙为岩浆源地D.地核最厚
    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14.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
    A.包括地壳和软流层的顶部B.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下图为地质年代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②—⑥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
    A.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
    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
    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
    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①蕨类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藻菌时代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
    牛轭是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为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在某些地形区,随着时间推移,流淌的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 )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
    18.牛轭湖多形成于( )
    A.河流源头B.峡谷河段C.平原地区D.河流上游
    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
    A.堆积作用B.水蚀作用C.风蚀作用D.风化作用
    20.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分布于( )
    A.狭长山谷底B.平原边缘处C.河流出山口D.河流入海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B.新疆C.四川D.上海
    22.形成该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
    下图是某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3.该地貌名称是( )
    A.沙丘B.洪积扇C.三角洲D.冲积平原
    24.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
    “喀斯特地貌”一词是岩溶地貌的代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下图中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 )
    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26.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
    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
    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
    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该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海水侵蚀D.冰川侵蚀
    28.下列地貌景观成因与图示景观相同的是( )
    A.离岸堤B.石芽群C.风蚀柱D.海蚀崖
    下图为我国第四套人民币10元背面图为珠穆朗玛峰(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该山峰在地貌类型上属于( )
    A.峡谷B.角峰C.峰林D.火山
    30.形成珠穆朗玛峰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二、综合读图题
    3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E_______。
    (2)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
    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32.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33.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4.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统称天体,属于天体的是哈雷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恒星;天空中飘动的与、待发射的航天飞机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正确;地月系属于行星系统,选项中属于等级最低的天体系统,可观测宇宙是等级最高天体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级天体系统,AC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质量最大,根据图中小行星的位置可判断①是金星、②是地球、③为火星、④为木星、⑤是土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小行星与八大行星的共同点是都绕太阳公转,B正确;行星是不能自行发光的,C错误;小行星体积、质量小,没有卫星,没有大气层,A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物理量是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BCD错误,太阳辐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球最主要的热源。A正确。故选A。
    6.答案:B
    解析:图中甲区为波长较短的紫外区,乙区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丙区为波长较长的红外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乙区可见光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故选C。
    8.答案:B
    解析: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正确;太阳辐射只有22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C错误;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昼夜变化大的能源,D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太阳外部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光球;其中光球层温度较低,亮度较高,人们肉眼可见,色球层、日冕层亮度较小肉眼不可见;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极光只发生在高纬度地区,A错误;海底输油管道不受太阳活动干扰,B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电离层,卫星信号可能受到干扰,被削弱或中断,C正确;航空电子设备可能会部分损坏,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地下城的深度是5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地下城所在的圈层是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横波、纵波都能够传播,AB错误;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地下城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C正确;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从图中的数据可知,甲为地幔,A错误;乙为外核,B错误;丙为内核,而岩浆一般认为是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错误;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的厚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400千米,地核是最厚的一层,D正确。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有山峰,代表岩石圈。有流水,代表水圈。有植被,代表生物圈。有大气,代表大气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生物圈生物通过生命活动影响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且占有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因此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D错误;生物圈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的顶部,A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读图地质年代划分图可知,①是冥古宙,②是太古宙,③是元古宙,④是古生代,⑤是中生代,⑥是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D
    解析:由早到晚,元古代出现藻类植物、古生代后期出现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新生代出现被子植物,④→①→③→②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推移,河流愈来愈弯曲后,自然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图中④到①过程中,河流愈来愈弯曲;到③时期,河流裁弯取直;到②时期,牛轭湖形成。因此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④①③②,B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河流裁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C项正确。
    19.答案:A
    解析: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模拟地形具有一定坡度;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模拟河流携带泥沙;读图可知,当沙子从书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堆积在桌子上,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而非水蚀作用、风蚀作用、风化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图示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多分布于河流出山口,C正确;狭长山谷底河流以侵蚀为主,A错误;平原边缘处不会形成扇状堆积体,B错误;河流入海口多发育三角洲,D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魔鬼城”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最可能位于新疆,B正确;吉林、四川、上海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流水作用较强,风力作用较小,雅丹地貌分布少,ACD错误。故选B。
    22.答案:D
    解析:图示区位于西北干旱区,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B、C错误;图示“魔鬼城”、风蚀蘑菇等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沙丘、沙垄等是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A错误,D正确。故选D。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读图可知,该地貌名称是沙丘。是由于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A正确,洪积扇位于河流山前出山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BCD错误,故选A。
    24.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地貌名称是沙丘,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C正确;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D错误;流水堆积常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及冲积平原等地貌;流水侵蚀主要形成沟谷地貌,据此判断AB错误,故选C。
    25.答案:D
    解析:白水台钙华景区是我国最大的冷泉型淡水泉华台地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大气降水通过玉席谷向斜构造及北西侧的断层构造向下渗透并接受来自深部地层的CO2补给,尔后岩溶地下水径流至白盆地边缘受到三叠系碎屑岩的阻挡呈带状出露于地表,CO2自水中逸出造成pH升高,CaCO3过饱和而发生沉淀,形成形态极其优美的钙华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是流水积淀作用形成的,D正确;钙华地貌不是由冰川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BC错误。故选D。
    26.答案:D
    解析: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梯田减小坡度,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7.答案:C
    解析:“南天一柱”位于南海海岸,是海浪侵蚀而成的海蚀柱,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形成风蚀蘑菇或风蚀洼地,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形成沟谷或瀑布,冰川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冰斗、刃脊、角峰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答案:D
    解析:图示景观是海浪侵蚀形成的,离岸堤是海水堆积地貌,A错误;石芽群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形态的一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误;风蚀柱是风力侵蚀而成的,C错误;海蚀崖和海蚀柱都是海浪侵蚀而成的,D正确。故选D。
    29.答案:B
    解析:该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在地貌类型上属于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B对。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山谷地貌,A错。峰林是石灰岩被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错。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D错。故选B。
    30.答案:C
    解析:形成珠穆朗玛峰的外力作用为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地貌有角峰、U形谷,C对。风力作用主要在干旱地区,A错。流水作用主要是河流产生的外力作用,图示区冰雪覆盖,B错。海浪作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错。故选C。
    31.答案:(1)水星 海王星 地球 土星
    (2)⑥ ⑦ ④ ⑧ ② ①
    解析:(1)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距离,太阳系统八大行星分别是A水星、H金星、C地球、G火星、F木星、E土星、D天王星、B海王星。
    (2)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A对应⑥;日地距离适中,加上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使得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所以E对应②,B对应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从而吸引大气分布在地球外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D对应⑧;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形成的重要条件,所以F对应①,C对应④。
    32.答案: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
    解析:
    33.答案: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解析:
    34.答案: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解析:

    相关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