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1.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用φA和φB分别表示A、B两点电势的高低;将一个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时,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φA>φB,FA>FBB. φA>φB,FA
A. 未知电荷带正电
B. A、C两点处的电荷在D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同
C. 若拿走A点的点电荷,D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D指向A
D. 若拿走B点的点电荷,D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D指向B
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2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 )
A. 不变B. 变暗
C. 变亮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点在等势面b上,据此可知( )
A. 带电质点在P点的加速度比在Q点的加速度小
B. 带电质点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
C. 带电质点在P点的动能大于在Q点的动能
D. 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高
5.如图所示,小球A、C均带正电,B球带负电,A球在绝缘的粗糙水平地面上,B球由绝缘的细线拉着,C球处在与B球等高的位置,A、B、C三球均静止且三者所在位置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若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mC=6mB,则A、B、C三球所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 )
A. 2:1:4B. 1:2:4C. 2:1:2D. 1: 2:2
6.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
( )
A. 在x2和x4处电势能相等
B. 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C. 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 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此时让小球获得初速度且恰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mgtanθq
B. 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动能的最小值为Ekmin=mgL2sinθ
C. 小球运动至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小
D. 小球从初始位置开始,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8.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值
B. 物体的带电量只能是某些值
C. 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值是1.6×10−19C
D. 一个物体带上1.6×10−9C的负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个电子的缘故
9.在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例如用E=Fq定义电场强度。下列也采用比值法定义、且定义式正确的物理量是( )
A. 电流I=nesvB. 磁感应强度B=FIL
C. 电容器的电容C=QUD. 导体的电阻R=ρLS
10.如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电流表,R0、R2均为固定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且其总电阻大于R2,C为平行板电容器,M为电动机,其内阻r=0.5Ω,干电池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B. 电容器带电量一直减小
C. 电源消耗化学能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D.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72W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11.如图所示,A、B为一对平行正对带电金属板,B板带正电,A、B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可忽略木计)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匀强电场。若粒子带电荷量为−q,则粒子到达B板时速度大小为______;若粒子带电荷量为+q,它到达B板时速度大小为______。
12.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直径为d= ______ m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5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
14.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2l,如果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r<
(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和此过程中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3)A球从开始运动至刚离开电场所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由于B点的电场线密,所以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场强,根据:F=Eq可知,故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时,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满足:FA
故选:B。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属于可以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根据F=qE判定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电场线虽然不存在,但可形象来描述电场的分布,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根据F=qE判定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2.【答案】C
【解析】解:A.A点和C点放有电荷量都为q的正点电荷,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在D点产生的电场沿BD方向,故B点电荷在D点产生的电场应沿DB方向,未知电荷应带负电,A错误;
B.A、C两点处的电荷在D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错误;
C.三个点电荷在D点的场强如图所示
若拿走A点的点电荷,D点的合场强方向由D指向A,C正确;
D.若拿走B点的点电荷,D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B指向D,D错误。
故选:C。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结合D点的合场强为零,从而判断未知电荷的电性;由点电荷在周围产生电场的方向特点“背向正,指向负”可知,AC电荷在D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不同;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拿走A或B电荷时,D点电场强度方向。
本题关键要抓住对称性,结合几何关系,由电场的叠加分析场强大小。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欧姆定律,干路电流为:I=UR1+R2;
灯泡L1的电功率为:P1=I2R1=(UR1+R2)2R1=U2R1+R22R1+2R2;
其中:R1+R22R1≥2 R1⋅ R22R1=2R2 (当 R1= R22R1,即R1=R2时取等号)
故P1=U2R1+R22R1+2R2≤U24R2(当R1=R2时取等号)
由于两个灯泡相同,搭丝后灯泡L1电阻减小,故灯泡L1电功率减小,变暗;
故选:B。
搭丝后灯泡L1电阻减小,所以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根据公式P=I2R表示出灯泡L1的电功率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搭丝后灯泡电阻变化的分析和利用数学知识判断L1的最大电功率.
4.【答案】D
【解析】【分析】
由于质点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即向下方,由于质点带负电,因此电场线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电势能变化可以通过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且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电场场强大。
解决这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思路是:根据运动轨迹判断出所受电场力方向,然后进一步判断电势、电场、电势能、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
【解答】
A、等势线密的地方场强大,加速度大,故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大,故A错误。
B、根据质点受力情况可知,从P到Q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P点的电势能大于Q点的电势能,故B错误;
C、从P到Q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P点的动能小于Q点的动能,故C错误;
D、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电场线指向上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c等势线的电势最高,a的电势最低,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对B、C两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对C球,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BC=12FAC= 33mCg
对B球,由力的平衡条件有:FT⋅sin60°=FAB⋅sin30°+FCB=FAB⋅sin30°+ 33mCg
FT⋅cs60°=FAB⋅cs30°+mBg
由题设条件有:mB=16mC
联立各式解得:FAB= 36mCg=12FBC
由上述结论:FBC=12FAC,FAB=12FBC,以及库仑定律:F=kq1q2r2
可得:qA:qB:qC=2:1:4,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对B、C两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出三个球两两之间的库仑力之间的关系,结合库仑定律求出三个球的电量之比。
本题是以三个球之间的库仑力为模型的平衡问题,注意它们之是的库仑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由平衡条件找到两两之间库仑力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x2−x4处场强为x轴负方向,则从x2到x4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升高,正电荷在x4处电势能较大,故A错误;
BC、x1−x3处场强为x轴负方向,则从x1到x3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升高,正电荷在x3处电势能较大,所以带正电的点电荷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故B错误、C正确;
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由图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故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由图可以看出在0−x1处场强为正,x1−+∞处场强为负方向,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对于正电荷而言电势降低则电势能减小。
本题考查从E−x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U=Ed,所以E−x图象组成图形的面积还可以表示电势差。
7.【答案】A
【解析】解:A.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关系可知
tanθ=qEmg
解得
E=mgtanθq
故A正确;
B.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A点为小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的等效最高点,如图所示
A点时小球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csθ=mvmin2L
动能
Ekmin=12mvmin2
联立解得
Ekmin=mgL2csθ
故B错误;
C.由功能关系可知,小球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之外的电场力做的功。由题意可知,当小球运动到最左边与O点等高时,电场力做负功最多,机械能最小,故C错误;
D.小球从初始位置开始,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再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关系,求电场强度;在等效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求最小动能;由功能关系可知,当小球运动到最左边与O点等高时,电场力做负功最多,机械能最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变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变小。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点丰富,考查学生对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的掌握,需要学生平时多熟记规律。
8.【答案】BC
【解析】解:A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即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故A错误,B正确;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是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值,故C正确;
D、一个物体带上1.6×10−9C的负电荷,这是它得到了n=1.6×10−91.6×10−19=1010个电子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B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本身不是电荷,所带电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且知道电子的电量与元电荷的电量相等。
9.【答案】BC
【解析】解:A、导体中电流I=nesv属于电流的计算公式,不属于定义式,故A错误。
B、磁感应强度与放入磁场中的电流元无关,此式运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C、电容与电压、电荷量无关,该式属于比值定义法,故C正确。
D、公式R=ρLS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公式不属于定义式,是电阻定律的表达式,故D错误。
故选:BC。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属性,与参与定义所用的物理量无关。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分析是否是比值定义法。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并掌握比值定义法的特点: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属性,与定义所用的物理量无关。
10.【答案】BC
【解析】解:A、滑动变阻器aP段与R2串联后,再和滑动变阻器bP段并联(此处用R并表示并联的总电阻),再与R0串联,最后与电动机并联。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R2支路的电阻总值为R2+Ra,滑动变阻器b端支路电阻为R1−Ra,因为R1>R2,所以当:R2+Ra=R1−Ra,即两条支路电阻相等时,两支路并联电阻最大,所以当滑片P从a向b滑动时,并联电阻R并先增大后减小,由于R并先增大后减小,而电源内阻不计,则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恒定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上方支路中电流先减小后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电阻支路的总电流I总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R并两端电压与这相反,先增大后减小。当电流表示数I总减小、R并两端电压增大时,滑动变阻器b端支路电阻减小,则b端支路电流Ib增大,由于I总=Ia+Ib,可知滑动变阻器a端支路电流Ia减小,则电阻R2两端电压U2减小;当电流表示数I总增大、R并两端电压减小时,滑动变阻器a端支路电阻增大,则a端支路电流Ia减小,则电阻R2两端电压U2减小,因此R2两端电压一直减小,由此可知电容器带电量:Q=CU2一直减小,故B正确;
C、R并先增大后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电源消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P=EI,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D、若电动机为纯电阻用电器,则功率为P=E2r=620.5W=72W,但是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用电器,其正常工作时欧姆定律不成立,虽然其两端电压不变,但无法计算电流,故功率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C。
分清几个电阻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关系,确定本支路总电阻的变化,从而确定电流的变化;
电容器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相等,从而确定其电量的变化;
根据电源的功率公式判断电源功率的变化;
只知道电动机两端电压,无法计算电动机的功率。
本题是涉电容电路和电动机电路的动态分析,抓住几个特殊条件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是电源内阻不计,所以路端电压不变,其次是并联的两个支路的电阻均变化,但总电阻之和不变,弄清其总电阻的变化是关键。
11.【答案】 mv02+2qUm mv02−2qUm
【解析】解:粒子带负电,由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知:Uq=12mv2−12mv02
解得:v= mv02+2qUm
粒子带正电,由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知:−Uq=12mv′2−12mv02
解得:v′= mv02−2qUm
故答案为: mv02+2qUm, mv02−2qUm;
分析电场力对电子功做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即可求得粒子到达B板时的速度.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规律,要注意明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从而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12.【答案】1.775
【解析】解: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5mm,可动刻度为27.5×0.01mm=0.27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275mm=1.775mm.
故答案为:1.775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13.【答案】解:(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右,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才能处于图中的静止状态,表明小球带正电。
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为:F=qE=1.0×10−5×3.0×103N=3.0×10−2N;
(2)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mgtanθ=qE
解得:m=4.0×10−3kg;
(3)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由动能定理得:mgl(1−csθ)=12mv2
解得:v=2m/s。
答:(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是3.0×10−2N。
(2)小球的质量m是4.0×10−3kg;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是2m/s。
【解析】(1)根据电场力的计算公式F=qE可求得电场力F的大小;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后,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即可求出回到最低点时的速度。
本题关键是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结合平衡知识和动能定理列出方程解答。
14.【答案】解: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为E1=kQL2+k2QL2=3kQL2,方向向左。
根据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可知,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与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为E2=E1=3kQL2,方向向右。
答: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为E2=E1=3kQL2,方向向右。
【解析】当空心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时,球壳内O点处合场强为零,即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与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出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再求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该题考查对静电平衡导体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抓住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解:(1)设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2qEL=12⋅2mv12,
解得v1= 2qELm;
(2)带电系统向右运动分三段:B球进入电场前、带电系统在电场中、A球出电场.
设A球出电场的最大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得2qEL−qEL−3qEx=0,
解得x=L3,
则:s总=7L3,
B球从刚进入电场到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位移为43L
其电势能的变化量为ΔEp=−W=3qE⋅43L=4qEL
(3)取向右为正方向,
第一段加速a1=2qE2m=qEm,
t1=v1a1= 2mLqE
第二段减速a2=−qE2m
设A球刚出电场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qEL=12×2m(v22−v12)
解得v2= qELm
t2=v2−v1a2=2( 2−1) mLqE
解得总时间t=t1+t2=(3 2−2) mLqE
【解析】(1)对系统运用动能定理,根据动能定理求出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B球进入电场前、带电系统在电场中、A球出电场,根据动能定理求出A球离开PQ的最大位移,从而求出带电系统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根据B球在电场中运动的位移,求出电场力做的功,从而确定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3)由动能定理求其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求时间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带电系统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难度较大
2023-2024学年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答案,共6页。
202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docx、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