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评课课件ppt
展开如何来认识春秋战国的这样一场“大变局”?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
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列国变法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的出现经济的重大发展变法的作用和影响变法的必要性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
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一、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
结合史料,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概括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
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民族交融……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的出现
根据史料,说明士阶层崛起议政的原因。
士人忧虑于政治动荡、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kūn)、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shì)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司马光《稷下赋》
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君主要以法、术、势治国;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
根据材料,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在治国思想上的异同。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目的。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卜宪群等《中国通史·第二卷》
二、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列国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正是这个地处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蕞(zuì)尔(形容比较小的地区)小国,几百年后却打败了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异常发达的六个关东大国。 ——卜宪群等 《中国通史·第二卷》
这一“蕞尔小国”是如何称雄的?
跟随时代潮流,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对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本概念,商鞅变法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公开课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战国七雄,列国纷争的影响,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楚辞”,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练习含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