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58745/0-17057204697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58745/0-17057204697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58745/0-17057204698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8页。
A.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B.硅酸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平衡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HCl需要的等于CH3COOH需要的
D.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正向自发进行
3.(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个Al(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B.8.0 g 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C.在0.1ml•L﹣1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4.(3分)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K+、NO3−、CO32−
B.Fe3+、NH4+、SO42−、NO3−
C.Fe2+、Na+、Cl﹣、ClO﹣
D.H+、Cl﹣、SO42−、C6H5O﹣
5.(3分)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3Y(g)⇌nZ(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可能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B.若n=3,p1>p2,则a可表示Y的质量分数
C.若n=3,p1>p2,则a可表示Y的转化率
D.a不可能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pH=3的醋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醋酸钠均可抑制水的电离
C.常温下,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醋酸至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C(Na+)=C(CH3COO﹣)
7.(3分)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8.(3分)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曲线,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3>p4,y轴表示A的物质的量分数
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C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
C.p3<p4,y轴表示平衡常数K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都为金属元素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在元素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D.在元素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的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10.(3分)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Ka2=1.0×1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同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B.0.1 ml•L﹣1的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HA﹣)>c(H+>c(A2﹣)>c(OH﹣)
C.在0.1 ml•L﹣1的H2A溶液中,c(H+)>0.12 ml•L﹣1
D.在0.1 ml•L﹣1的Na2A溶液中,c(A2﹣)+c(HA﹣)+c(Na+)=0.3ml•L﹣1
11.(3分)在一定条件下,将H2与CO2分别按n(H2):n(CO2)=1.5、2投入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6H2+2CO2⇌C2H5OH+3H2O,测得不同温度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呈如下两条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6v(H2)正=2 v(CO2)逆
B.正反应的反应热:△H<0
C.平衡常数:Kb<Kc
D.曲线I的投料:n(H2):n(CO2)=2
12.(3分)在10L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3秒钟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l,用H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003ml/(L•s)B.0.045ml/(L•s)
C.0.006ml/(L•s)D.0.009 ml/(L•s)
13.(3分)下列有关原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中活泼的Mg均作负极
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多选)1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N2O(g)═2N2(g)+O2(g)△H>0,高温下该反应可自发进行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反应KIO3+6HI═KI+3I2+3H2O,每消耗1ml KI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ml
D.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2NO(g)⇌N2(g)+CO2(g),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
15.(3分)已知T℃时AgCl的Ksp=2×10﹣10;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固体,T℃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Ag2CrO4的Ksp=2×10﹣12
B.浓度均为2×10﹣5ml/LAgNO3溶液与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D.保持温度T℃不变,Ag2CrO4溶液长时间放置可使溶液由X点到Z点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55分)
16.(13分)X、Y、Z、W、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Y与X、Z、Q相邻,Q与X最高能层上的电子数相同,W原子核外有七种不同能级的电子,且最高能级上没有未成对电子,W与X可形成W2X和WX两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X能与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
(2)W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Z单质能溶于水,水液呈 色,在其中通入Y的某种氧化物,溶液颜色褪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4)Y、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 Z(填“>”、“<”或“=”). X与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
(5)已知X分别与元素碳、氮形成化合物有如下反应:
2CX(g)+X2(g)═2CX2(g)△H=﹣566.0kJ•ml﹣1
N2(g)+X2(g)═2NX(g)△H=189.5kJ•ml﹣1
2NX(g)+X2(g)═2NX2(g)△H=﹣112.97kJ•ml﹣1
写出NX2与CX反应生成大气中存在的两种气态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 .
(6)Y与磷原子形成P4Y3分子,该分子中没有π键,且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8电子结构,则一个P4Y3分子中含有的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个数分别为 个、 个.
17.(14分)常温下,现有浓度均为0.1m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 (填序号,下同).
(2)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3)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4)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Cl﹣)>c(OH﹣)>c(NH4+)
B.c(Na+)=0.1ml/L
C.c(Na+)+c(NH4+)=c(Cl﹣)+c(OH﹣)
D.c(H+)>c(OH﹣)
(5)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1L,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18.(14分)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aO﹣Al﹣H2O”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Δ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CaO(s)+H2O(l)═Ca(OH)2(s)ΔH1=﹣65.17kJ•ml﹣1
②Ca(OH)2(s)═Ca2+(aq)+2OH﹣(aq)ΔH2=﹣16.73kJ•ml﹣1
③Al(s)+OH﹣(aq)+3H2O(l)═[Al(OH)4]﹣(aq)+32H2(g)ΔH3=﹣415.0kJ•ml﹣1
则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的ΔH4= kJ•ml﹣1。
(2)温度为T时,Ksp[Ca(OH)2]=x,则Ca(OH)2饱和溶液中c(OH﹣)=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实验a中,4min后ΔT基本不变,原因是 。
(4)实验b中,ΔT的变化说明Al粉与H2O在该条件下 (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c中,前3min的ΔT有变化,其原因是 ;3min后ΔT基本不变,其原因是 微粒的量有限。
(5)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d在10min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 (填标号)。
A.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
B.反应③的发生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
C.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
D.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6)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e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 。
19.(14分)从2014年4月15日零点开始,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将以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替代原来的AQI指数.燃煤烟气和汽车尾气是引发AQI指数上升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对燃煤烟气和汽车尾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目的.
汽车尾气脱硝脱碳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催化剂N2(g)+2CO2(g)+Q(Q>0).
(1)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 .
一定条件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保留两位小数);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2v正(NO)=v逆(N2)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
(4)采用低温臭氧氧化脱硫脱硝技术,同时吸收SO2和NOx,并获得铵盐.脱硫的总反应是:SO2+O3+2NH3+H2O→(NH4)2SO4+O2;在(NH4)2SO4溶液中存在水解反应,常温下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K= ;有等浓度的下列三种溶液: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H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若换成pH值相等,那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解答】解: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酸雨污染,不能消除雾霾,故A错误;
B.硅胶多空,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进行治理,故C错误;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而95%的乙醇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易在细胞壁形成一层保护膜,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为Ka,则其盐NaA的水解常数Kh与Ka存在关系为:Kh=KwKa,所以Ka越小,Kh越大,故A错误;
B.Zn的活泼性强于Fe,组成原电池时Zn作为负极,Fe被保护,所以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故B正确;
C.pH相同的HCl、CH3COOH,c(HCl)<c(CH3COOH),pH、体积相同的HCl、CH3COOH,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所以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
D.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H﹣T△S<0,则△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NA个氢氧化铝胶粒的质量大于78g,故A错误;
B、Cu2S的摩尔质量为CuO的2倍,且含有的铜离子的个数也是CuO的2倍,故混合物可以认为是由CuO构成的,则8.0g混合物中含有的CuO的物质的量为0.1ml,则含有的铜原子为0.1NA个,故B正确;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阴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标况下己烷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共价键个数,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Cu2+、CO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Fe2+、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6H5O﹣生成苯酚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不变,故A错误;
B.若n=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Y的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
C.若n=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如n=3,则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加水稀释醋酸时,醋酸中C(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醋酸中c(OH﹣)增大,故A错误;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NaOH抑制水电离,CH3COONa促进水电离,故B错误;
C.常温下,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盐酸浓度小于氨水,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氨水有剩余,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碱性,则pH>7,故C正确;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醋酸至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CH3COONa,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弱碱性,钠离子不水解,所以c(Na+)>c(CH3COO﹣),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氯气、二氧化硫等均能使品红褪色,则X不一定是SO2,故A错误;
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SO42−,故B错误;
C.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生成硅酸,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故C正确;
D.先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检验亚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为:A(g)+B(g) 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减小,故A错误;
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有颜色的气体也可能为A,故B错误;
C.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不受压强的影响,故C错误;
D.由右图可知,y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判断y为A的转化率或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量,p3>p4,说明增大压强,y值增大,则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多数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为金属元素的原子,但是有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为非金属原子,如H原子,故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如镁离子、硫离子等,故B错误;
C.元素的电子层决定元素所在周期,所以在元素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故C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不是原子核外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由Ka2=1.0×10﹣2知,HA﹣的电离度为10%,在温度不变时,同浓度(0.1ml•L﹣1)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的c(H+)近似为0.01ml/L,变化不大,溶液仍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A正确;
B.0.1 ml•L﹣1的NaHA溶液中,HA﹣只能电离不能水解,则溶液呈酸性,则c(H+)>c(A2﹣)>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H+>c(A2﹣)>c(OH﹣),故B正确;
C.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Ka2=1.0×10﹣2),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设电离的HA﹣为x,则有:(0.1+x)⋅x0.1−x=1.0×10﹣2,解得:x=0.0084.所以在0.1ml•L﹣1的H2A溶液中,c(H+)=0.1ml/L+0.0084ml/L=0.1084ml/L,故C错误;
D.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Ka2=1.0×10﹣2),可知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则在0.1ml•L﹣1的Na2A溶液中,存在HA﹣和A2﹣离子,且c(A2﹣)+c(HA﹣)=0.1ml•L﹣1,又c(Na+)=0.2ml•L﹣1,所以c(A2﹣)+c(HA﹣)+c(Na+)=0.3ml•L﹣1,故D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A.达平衡时,v正=v逆,所以2v(H2)正=6 v(CO2)逆,故A错误;
B.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越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0,故B正确;
C.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又b点温度高于c,所以Kb<Kc,故C正确;
D.氢碳比即n(H2):n(CO2)越大,则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大,故曲线I的投料:n(H2):n(CO2)=2,故D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3秒钟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l,则H2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l×32=0.18ml,
故v(H2)=△nVt=0.18ml10L3s=0.006ml/(L•s),
故选:C。
13.【解答】解:装置(1)中Mg、Al均与硫酸反应,但Mg比Al活泼,Mg为负极、Al为正极;
装置(2)中Al与氢氧化钠反应,而Mg不反应,Al为负极,Mg为正极;
装置(3)中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而Cu与浓硝酸反应,Cu为负极,Fe为正极;
装置(4)中Fe比Cu活泼,Fe作负极,Cu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A.(1)中Mg为负极,但(2)中Al作负极,故A错误;
B.(2)中Mg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故B正确;
C.(3)中Fe作正极,Cu作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C错误;
D.(4)中Cu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A、由题可知:△H>0,由化学计量数可知,△S>0,要使△H﹣T△S<0,则高温下该反应可自发进行,故A正确;
B、根据电解原理,粗铜作阳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生成的铜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生成纯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B正确;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向中间靠拢,KI+5O3+6HI−1═KI−1+3I02+3H2O,碘元素的+5和﹣1价反应生成0价的I2;每消耗1ml KI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5ml,故C错误;
D、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2NO(g)⇌N2(g)+CO2(g)是一个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根据压强无法判定是否平衡,故D错误;
故选:AB。
15.【解答】解:A.曲线上的点是沉淀溶解平衡,Ag2CrO4的沉淀溶剂平衡为Ag2CrO4(s)⇌2Ag+(aq)+CrO42−(aq),则Ksp=c2(Ag+)c(CrO42−)=(10﹣3)2×10﹣6=10﹣12,故A错误;
B.浓度均为2×10﹣5ml/LAgNO3溶液与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物,Qc=1×10﹣5×1×10﹣5=1×10﹣10<Ksp,没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仍为饱和溶液,点仍在曲线上,所以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故C错误;
D.Ag2CrO4溶液长时间放置,溶剂减少,可转化为饱和溶液,(Ag+)、c(CrO42−)均增大,而X点到Z点,Ag+浓度减小,CrO42−离子浓度不变,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55分)
16.【解答】解:X、Y、Z、W、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X为O元素,Q与X最高能层上的电子数相同,二者同主族,Y和X、Z、Q均相邻,故X、Y、Q同族,且Y在中间,则Y为硫,Q为硒,又Y、Z相邻,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Y,故Z为氯,W有7个能级,分别为1s、2s、2p、3s、3p、3d、4s,且最高能级没有未成对电子,则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根据其形成的两种氧化物确定W为铜.
(1)O能与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H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H2O2,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9;
(3)Z的单质为氯气,水溶液呈黄绿色;在氯水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颜色褪去,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2HCl+H2SO4,
故答案为:黄绿色;Cl2+SO2+2H2O=2HCl+H2SO4;
(4)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车呈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S<Cl;SiO2为典型的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原子晶体;
(5)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0kJ•ml﹣1
②.N2(g)+O2(g)═2NO(g)△H=189.5kJ•ml﹣1
③.2NO(g)+O2(g)═2NO2(g)△H=﹣112.97kJ•m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
2NO2(g)+4CO(g)=N2(g)+4CO2(g)△H=﹣1208.53 kJ•ml﹣1,
故答案为:2NO2(g)+4CO(g)=N2(g)+4CO2(g)△H=﹣1208.53 kJ•ml﹣1;
(6)可以想象为在P4(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每个P﹣P键中放入一个S原子,故有6个极性键、3个非极性键,
故答案为:6;3.
17.【解答】解:(1)含有弱离子的盐能发生水解,所以能发生水解的有④⑤⑥,故答案为:④⑤⑥;
(2)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最大,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所以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④>②>③>①,故答案为:④>②>③>①;
(3)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最小,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小,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则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⑥>④>⑤>⑦,故答案为:⑥>④>⑤>⑦;
(4)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H3.H2O,
A.一水合氨和水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只有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结合物料守恒得,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l﹣)>c(OH﹣)>c(NH4+),故A正确;
B.溶液体积增大一倍,浓度降为原来一半,所以c(Na+)=0.05ml/L,故B错误;
C.存在电荷守恒c(Na+)+c(NH4+)+c(H+)=c(Cl﹣)+c(OH﹣),故C错误;
D.溶液呈碱性,则c(H+)<c(OH﹣),故D错误;
故选A;
(5)稀释后溶液中c(OH﹣)=0.1ml/L×0.01L1L=0.001ml/L,c(H+)=Kwc(OH−)=10−140.001ml/L=10﹣11 ml/L,故答案为:10﹣11.
18.【解答】解:(1)①CaO(s)+H2O(l)═Ca(OH)2(s)ΔH1=﹣65.17kJ•ml﹣1
②Ca(OH)2(s)═Ca2+(aq)+2OH﹣(aq)ΔH2=﹣16.73kJ•ml﹣1
③Al(s)+OH﹣(aq)+3H2O(l)═[Al(OH)4]﹣(aq)+32H2(g)ΔH3=﹣415.0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①+②+2③可得反应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则ΔH4=ΔH1+ΔH2+2ΔH3=(﹣65.17kJ⋅ml﹣1)+(﹣16.73kJ⋅ml﹣1)+2×(﹣415.0kJ⋅ml﹣1)=﹣911.9kJ⋅ml﹣1,
故答案为:﹣911.9;
(2)温度为T时,Ca(OH)2饱和溶液中,Ca(OH)2(s)⇌Ca2+(aq)+2OH﹣(aq),c(OH﹣)=2c(Ca2+),Ksp[Ca(OH)2]=c(Ca2+)•c2(OH﹣)=x,则c(OH﹣)=32xml⋅L﹣1,
故答案为:32xml/L;
(3)实验a中,CaO和H2O反应①生成Ca(OH)2,4min后ΔT基本不变,是因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①达到了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①达到了平衡状态;
(4)实验b中,ΔT几乎不变,说明Al粉与H2O在该条件下不反应;实验c中,前3min的ΔT有变化,是因为Al和溶液中的OH﹣发生了反应,3min后ΔT基本不变,是因为饱和石灰水中OH﹣的浓度较低,OH﹣的量有限,
故答案为:不反应;Al和溶液中的OH﹣发生了反应;饱和石灰水中OH﹣的浓度较低,OH﹣;
(5)实验d中,发生反应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这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综上所述,实验d在10min内温度持续升高与反应①无关,
故答案为:A;
(6)根据实验e的特征,其发热原理为实验e中,发生反应①、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实验e中,发生反应①、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19.【解答】解:(1)2NO(g)+2CO(g)⇌N2(g)+2CO2(g)+Q(Q>0),意义是通常状况下2ml NO气体和2ml CO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ml N2和2 ml CO2气体放热Q kJ;
故答案为:2ml NO气体和2ml CO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ml N2和2 ml CO2气体放热Q kJ;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2v(CO)=12×3.60×10−3ml/L−2.85×10−3ml/L2s=1.88×10﹣4ml/(L•s),
CO的平衡转化率=3.60×10−3ml/L−2.70××10−3ml/L3.60×10−3ml/L×100%=25%,
故答案为:1.88×10﹣4ml/(L•s),25%;
(3)2NO(g)+2CO(g)⇌N2(g)+2CO2(g)+Q
a.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v正(NO)=2v逆(N2)说明氮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2v正(NO)=v逆(N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 前后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过程中和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的密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是平衡标志,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在(NH4)2SO4溶液中存在水解反应,2NH4++H2O⇌NH3•H2O+H+,常温下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c(NH3⋅H2O)c(H+)c(NH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先不考虑水解,则②(NH4)2SO4 含有两个NH4+,所以它们NH4+的浓度大于其它两种物质,①NH4Cl,NH4+水解与③NH4HSO4 比较,③水解得到抑制,即NH4+的量较增多,即溶液中c(NH4+)③>①;按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②>③>①;相同pH的(NH4)2SO4与NH4Cl溶液中,都是强酸弱碱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判断二者NH4+浓度相等,由于NH4HSO4电离时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NH4+的水解被抑制,因此NH4HSO4中NH4+的浓度小于(NH4)2SO4,故答案为:c(NH3⋅H2O)c(H+)c(NH4+),②>③>①; ①=②>③;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
红色褪去
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实验编号
反应物组成
a
0.20gCaO粉末5.0mLH2O
b
0.15gAl粉5.0mLH2O
c
0.15gAl粉5.0mL饱和石灰水
d
0.15gAl粉5.0mL石灰乳
e
0.15gAl粉、0.20gCaO粉末5.0mLH2O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