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2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窜掇 (cuān) 翩然(piān) 连翘(qià) 千沟万壑 (hè)
B. 萌发 (méng) 眼框(kuàng) 两栖(qī ) 销声匿迹 (nì)
C. 簌簌 (shù) 弥漫(mí) 龟裂(jūn) 风雪载途 (zǎi)
D. 褶皱 (zhĕ) 缄默(jiān) 枯燥(zà) 天衣无缝 (fèng)
【答案】D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D. 启迪 振奋 安顿 引领
【答案】A
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 共享单车凭借其快捷、方便、灵活的优势,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答案】C
4.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 《回延安》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
【答案】B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B. ①③②⑤④C. ⑤④②③①D. ⑤③④②①
【答案】D
6. 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感觉。
C.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D
人类灭绝了多少物种?
徐风
①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正在濒临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就会发生。仅仅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②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长期稳定期与短期剧变期总是在相互交替,灭绝也以不同的规模出现。在稳定期内,平均新生率远远大于平均灭绝率,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与此相对应,在剧变期,许多生物门类在短期内大量灭绝,生物演化进程突然中断,使灭绝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则降得很低,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叫大灭绝。
③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灭绝有5次。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绝的起因和规律,并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陨星撞击、宇宙射线变强、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海洋盐度变化、地磁变化等。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即将到来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将是人为的。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灭绝事件更为恶劣。
④新研究发现,现代生物灭绝速度是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前物种灭绝速度的100倍,并且是新物种创生速度的数千倍。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种鸟类。但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显示,实际上,仅仅过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种鸟类灭绝。
⑤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大约是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200万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
⑥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得脆弱,当它受到的损害达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7. 下列关于本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量物种濒临灭绝。B. 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环境越来越差。
C. 人类的活动使得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D. 人类是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
8.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地说明了稳定期和剧变期新生率、灭绝率的大小。
B. 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几类常见的导致生物大灭绝的自然灾害。
C.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后生物灭绝速度加快了。
D. 第⑥段使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的论断。使文章内容更真实可信。
9.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主要是时间顺序。
B.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可能”“濒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选文的结构形式为“总—分—总”。
D. 文章通过说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恶果,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
【答案】7. C 8. C 9.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絡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0. 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乐之 乐:高兴,快乐
B.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彻:穿透,透射
C.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
D. 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1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D.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12. 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 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 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答案】10. A 11. B 12. B
二、默写题(4分)
13.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的上下句。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
(4)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 (1). (1)君子好逑 (2). (2)海内存知己 (3). (3)悠悠我心 (4). (4)端居耻圣明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①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注释】①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14.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尝从楚相饮( ) (2)门下意张仪( )
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16. 张仪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对天下形势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从文章情节看,张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4. (1). (1)曾经 (2). (2)怀疑
15. 张仪贫穷且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去了宰相的玉璧。(意思正确即可。)
16. 张仪被诬陷后,受到鞭笞,但他并不屈服,可见他是一个顽强不屈的人;张仪受辱后,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便心安的说“足矣”,可见他是一个坚强乐观人;张仪为秦相后,公开告诉楚相将要攻打楚国,可见他是一个勇敢自信(或光明磊落)的人。(概括合理正确即可。)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班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7.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
18. 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厨房成了温暖心脏。
19. 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20. 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7. “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 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
18. 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
19. (1)“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的寒冷气氛,反衬家中的温馨;(2)用“温度升高”“热量突围”烘托我们逐渐增多的欢乐;(3)暗示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
20. 观点要点: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结合实际,阐述清楚。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7分)
21.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了响应“珍惜自然资源”的主题,某中学将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低碳”。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说穿了就是节能,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关于“低碳生活”关注度的调查(共120人)
【答案】主要信息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主要信息二:低碳生活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们(或大部分人)的关注。(意思正确即可。)
22. 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 《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 《傅雷家书》 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答案】D
六、作文(40分)
23. 作文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这是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中的文字。回眸过往的生活经历,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你寻回那段记忆,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敏感信息。
【答案】范文:
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漫漫人生路,是否会有那样一个人,给予了你一段充满感激的记忆……
这天,我正写着作业,心情突然变得很烦躁,一瞬间,什么都不想做了,于是,我放下笔,准备出去逛逛。我刚一出门,一阵风扑面而来,轻抚过我身上每一个毛孔,是那样轻,那样暖。继续走,我突然发现,原来嫩芽已悄悄在树枝间冒出,原来小草已探出头来,原来花儿已露出笑颜,原来池塘已融化成水,原来柳絮已漫天飞舞,原来春天已到来了呀……
当我正沉溺于这景色时,不经意的一转头,在不远处的一颗柳树下,看到了令我充满感激的一幕……
那是一个小女孩,扎着两根麻花辫,和煦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在柳树下来回穿梭,蹦蹦跳跳,那一刻,仿佛在柳树下玩耍就是她的全部。曾几何时,也有这样一个身影,肆意玩耍,无忧无虑,当下的快乐,就是她的全世界啊……
我向她走去,她看向我,对我露出了微笑。那个微笑,是那么的干净,那么的纯粹,它如同冬日的暖阳,沙漠的湖水,如同一丝清风,一场细雨,伴着淡淡的茉莉香,闯入了我的内心,冲刷了一切愁绪。在那一刻,仿佛全世界就只余下这一缕微笑。曾几何时,这样的微笑,也曾出现在我的脸上,只是时光,渐渐的将它埋没了……
回到家,烦躁的情绪早已不在。我不禁开始回忆,我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以前的自己不见了。
小女孩让我明白了答案,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我们处于什么年龄,什么地位,总要有那样一份纯真,是要永存的。它使你的生活充实,使你不断向前。
所以啊,我很感谢那个小女孩,她真的教会了我很多,给了我一段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非常关注
39
33
关注
60
50
不太关注
9
7
不关注
12
1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赏析,说明性文体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默写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名著,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修辞手法属于借喻的一项是, 对本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山岛竦峙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