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
A. 气温B. 水分C. 光照D. 风向
2. 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
A. 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B. 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 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D. 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在大草原上形成了林地,一般草原上降水较少,在温度带一样的情况下形成林地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且该地林地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2题详解】
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此时牛轭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轭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过程是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所以 A选项正确,BCD错误。
【点睛】牛轭湖的形成过程: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3、河曲愈来愈弯。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 I-II-IIIB. I-II-IVC. II-IV-VD. IV-V-VI
4. 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一致的垂直带谱,应该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BCD不符合题意;而图中I-II-III,海拔较低的区域先出现了落叶林,即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A符合题意。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山地垂直带谱为I-II-III。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热带地区,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多酸性红壤,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山地坡度大,土壤受雨水冲刷严重,土层浅薄,难以满足与纬度地带性一致的植被生长需求,②③正确;该地风速、蒸发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小,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同纬度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当热量条件无法满足植物生长时,植物会通过落叶,来减少蒸腾作用,进而减少热量散失。因此,常绿落叶林分布的海拔应高于常绿林。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5.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D. 流水沉积
6. 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B. 土壤
C. 地形D. 光照
【答案】5. B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 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洋流B. 地形洋流
C. 纬度大气环流D. 地形大气环流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主导的地域分域规律,体现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选项正确,没有体现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
【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根据图示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受西风带控制,由于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D选项正确;深入内陆的分布区距离海洋较远,受洋流影响较小,AB选项错误;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植被的类型,不会导致同一植被如落叶阔叶林深入内陆,C选项错误,所以选D。
【点睛】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沿纬度方向变化和更替,具有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
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9. 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 沉积搬运B. 搬运风化C. 风化侵蚀D. 侵蚀沉积
10. 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满“小蘑菇”残丘岩壁是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烈,风力较大,风蚀作用显著,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C正确;沉积、搬运不是导致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ABD错误。所以选C。
【10题详解】
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大气不是很稀薄,①错误;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②正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极度干旱,③正确;区域降水较少,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所以选B。
【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 山地坡度B. 上部林带C. 山体海拔D. 基带类型
12. 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 面积小B. 降水多C. 风力大D. 气温低
13. 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 水分B. 土壤C. 温度D. 光照
【答案】11. B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B。
【12题详解】
山体顶部面积较小,导致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越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越明显,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 土壤碳含量降低B. 根系吸碳量减少C. 碳净排放量降低D. 微生物活性减弱
15. 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 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 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 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湿地的功能:1、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2、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等。3、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20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20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丹麦养猪业发达的核心竞争力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