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氖B. 氧C. 锌D. 磷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分析答.
解答:解:A、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错误.
B、氧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锌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D、磷元素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B. H2OC. NaClD. H2SO4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详解】A、O2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H2O由氢、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B正确。
C、NaCl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
D、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故选:B。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红磷B. 木炭C. 酒精D. 铁丝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放出热量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不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B. 牛奶C. 面粉D. 花生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点睛: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6.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镁B. 铜C. 铁D. 银
【答案】A
【解析】
【详解】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铜、银,即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故选A。
7. 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下列制作热干面的主要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滤是利用物体或微粒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A、调酱是将各种酱料混合的过程,不属于过滤;
B、煮面是将面条加入水中加热的过程,不属于过滤‘;
C、捞面是将用漏勺将面条从水中捞出来的过程,利用的是水和从漏勺中流出,而面条不会,属于过滤;
D、拌面是将酱料和面条混合的过程,不属于过滤;
故选C。
8.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B. 电子数不同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9.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将垃圾分类投放
B. 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 无纸化办公
【答案】C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避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B、出门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电池破损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
D、无纸化办公,节约了纸张,保护了树木,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C。
10.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H2B. 2HC. 2H2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详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表示2个氢原子;故B符合题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表示2个氢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D. 倾倒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A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C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腐蚀标签,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D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2.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 涂油
B. 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 制成不锈钢
D. 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涂油,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C、制成不锈钢,防止生锈;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会生锈;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常见的溶剂
B.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D.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是常见的溶剂,除了水外,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此选项错误;
C、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D、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乳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4.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的方程式为2H2O=H2↑+O2↑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试管2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试管1、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的方程式为2H2O2H2↑+O2↑,A错误。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错误。
C、电解水时,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木条复燃,C正确。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1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2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故1、2两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氮气N2
B. 五氧化二磷O5P2
C. 氧化镁MgO2
D. 氢氧化钙C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则氮气的化学式为N2,此选项正确;
B、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时,氧元素符号在右边,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此选项错误;
C、氧化镁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MgO,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离子个数比为1:2,化学式为Ca(OH)2,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
C.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伤着人,此选项正确;
B、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以防点燃不纯净的氢气时而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免吸进大量的有毒气体,此选项正确;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再采取灭火措施,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7. 次氯酸钠(NaClO)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B. +1C. +3D. +5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x=+1,故答案选B。
18.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6
B. 元素符号为S
C. 核外电子数为1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6,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此选项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该元素符号为S,此选项正确;
C、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6,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此选项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故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9.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碳酸易分解
B. 铝呈银白色
C. 氢气难溶于水
D. 氧气无色无味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描述的是物质的稳定性,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 、铝呈银白色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可以直接通过感官得到,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氢气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氧气无色无味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气味,可以直接通过感官得到,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分子质量变大B.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碘分子体积变小D. 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
2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MnO2为催化剂
B. 属于分解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A正确。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B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反应前为过氧化氢分子,反应后为水分子和氧分子,C错误。
D、反应前两种原子氢、氧原子,反应后两种原子氢、氧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正确。
故选:C。
22. 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会产生较多浮渣,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会产生较多泡沫,故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A正确;
B、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会燃烧更旺,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故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着的木条,B正确;
C、金属活动性:Fe>(H)>Cu,故Fe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Cu粉不能,故除去Cu粉中的Fe粉可以加足量稀盐酸,过滤,C正确;
D、CO2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但CO不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除去CO2中的C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D不正确;
故选D。
23.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黑色
B. 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故B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C项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项正确。
故选B。
24.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B. 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C.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D. 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CH4,故甲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A正确;
B、物质乙的化学式为H2O,B正确;
C、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O,相对分子质量=12+16=28,C正确;
D、物质丁的化学式为H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D不正确。
故选D
25. 已知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1.2gKCl
B.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40g
C. 通过升高温度,能将30℃时恰好饱和的KCl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50℃时,饱和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解度表示在某温度时,某物质在100g溶剂(一般是水)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详解】A、由表格可知,10℃时氯化钾溶解度31,2g,故1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1.2gKCl,A正确。
B、由表格可知,20℃时氯化钾溶解度34.2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00g+34.2g=134.2g,故B错误。
C、由表格可知氯化钾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故通过升高温度,能将30℃时恰好饱和的KCl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
D、由表格可知,50℃时氯化钾溶解度42.6g,故饱和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D正确。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答案】 或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氧气能够参加呼吸作用,故可以供给呼吸,故答案为;
B、图标 表示禁止烟火, 表示可回收物,故答案为 。
27.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取得重大突破。高致密碳化硅(SiC)特种陶瓷常用作月基光学望远镜的主要材料。
(1)SiC属于___________。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SiC中硅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BC ②. 7:3
【解析】
【详解】(1)由碳化硅的化学式SiC可知,碳化硅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碳化硅由硅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BC;
(2)SiC中硅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28:12=7:3。
28. 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石油、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煤 ②.
【解析】
【详解】(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煤;
(2)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普阅读理解】
29.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硒(Se)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摄入硒过少可能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
人体中硒主要通过土壤-植物-机体食物链摄入。我国土壤中硒含量严重不均衡,因此国内对富硒食品进行了许多开发与研究。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
食物中硒主要以硒酸钠(Na2SeO4)、亚硒酸钠(Na2SeO3)、植物活性硒形式存在。硒含量的检测可采取荧光光谱法,在相同条件下,将待测液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图2)对比,即可快速获取结果。将10g某富硒大米、河虾样品分别制成1L待测液,进行5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见图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含有硒较为丰富的食物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亚硒酸钠(Na2SeO3)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4)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___________次实验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5)下列说法中正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每日摄入“硒”越多,越有利身体健康
B施用含硒肥料,可使植物中硒含量增加
C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虾的高
D实验测定的河虾待测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μg/L
【答案】 ①. 元素 ②. 水产品 ③. 3 ④. 4 ⑤. BCD
【解析】
【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元素,故填:元素。
(2)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故填:水产品。
(3)亚硒酸钠(Na2SeO3)由钠、硒、氧3 种元素组成,故填:3。
(4)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4次实验数据和其它组偏差较大,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故填:4。
(5)A、摄入硒过少可能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B正确。
C、由图3可知,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荧光强度比河虾的高,由图2可知荧光强度越大,硒含量越高,故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虾的高,C正确。
D、实验测定的河虾荧光强度大约为1000,当荧光强度为1000时,由图2可知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μg/L,D正确。
故填:BCD。
【生产实际分析】
30.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
(3)过程①和过程②都需要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CuSO4+Fe=Cu+FeSO4 ②. Cu ③. 过滤
【解析】
【详解】(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CuSO4+Fe=Cu+FeSO4。
(2)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铜不反应,故固体A的成分为铜,故填:Cu。
(3)过程①和过程②都涉及到了固液分离,都需要的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
31. 利用玉米可生产乙醇(C2H5OH),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细粉机粉碎玉米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
(2)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3)蒸馏塔中发生的是 ___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分子筛塔的作用 ___________ 。
【答案】 ①. 使玉米充分反应 ②. CO2 ③. 物理 ④. 分离乙醇和水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乙醇的生产流程。
【详解】(1)细粉机粉碎玉米的目的是增大玉米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则可以推知2个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X为CO2;
(3)蒸馏塔中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物质的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根据图示,经过分子筛塔的作用,无水乙醇通过了分子筛,则分子筛的作用是分离乙醇和水。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当气体收集完成后,应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③. 氧气不易溶于水 ④. A
【解析】
【分析】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故选A。
33. 补全实验报告。
【答案】 ①. 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②. 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火柴会燃烧,铜片下方的蜡烛会熔化 ③.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解析】
【详解】黄铜片是铜的合金,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能在铜片表面刻画出明显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探究金属铜的导热性,在铜片上方放一根火柴,铜片下方用石蜡固定一根蜡烛,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可以观察到一段时间后,铜片上方的火柴会燃烧,下方的蜡烛熔化,从铜片上掉下来,没有直接加热火柴和蜡烛,说明铜片具有导热性;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铜片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无法将铁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34. 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前打开K)。
(1)A装置中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若需要停止反应,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③. 关闭弹簧夹K
【解析】
【详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
(2)用B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关闭弹簧夹K,U型管右侧液面上方气压增大,液面会下降,稀盐酸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即停止,故若需要停止反应,应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K。
35.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图中小花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
(1)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A和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D ②.
【解析】
【详解】(1)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稀醋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均显酸性,故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的实验是A和D;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会生成碳酸,故化学方程式为。
36. 从下图选择仪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溶解时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3)配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6g ②. 烧杯和玻璃棒 ③. 1:9
【解析】
【详解】(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60g×10%=6g;故填:6g;
(2)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故填:烧杯和玻璃棒;
(3)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g×10%=10g,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g-10g=90g,故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90=1:9。故填:1:9。
37. 利用W形玻璃管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已知:红磷着火点240℃,白磷着火点40℃
(1)燃烧条件的探究: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20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___________mL。
【答案】 ①.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②. 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含量不足以支持白磷燃烧 ③. 40
【解析】
【详解】(1)燃烧条件的探究: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白磷的着火点在80℃以下,红磷的着火点在80℃以上,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是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含量不足以支持白磷燃烧;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内空气的体积等于W形玻璃管的容积=200mL,白磷燃烧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会倒吸进入W形玻璃管,倒吸的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即等于200mL× =40mL,故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40mL。
【科学探究】
38. 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
【查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越充分。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所用传感器分别为O2、CO、CO2浓度传感器)。
【解释与结论】
(1)蜡烛燃烧时会生成CO2和CO,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
(2)检验蜡烛燃烧有CO2生成,可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___________的烧杯。
(3)对比实验2和3,蜡烛在___________条件下燃烧更充分(填“半敞口”或“密闭”)。
(4)对比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蜡烛的位置越分散,燃烧越充分”。
(5)实验5、6、7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x___________344.9(填“>”、“=”或“<”)。
【反思与评价】
(7)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蜡烛燃烧可以消耗尽密闭容器内氧气
B蜡烛充分燃烧,可减少污染
C实验1中氧气浓度基本不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燃料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富氧空气中燃烧,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答案】 ①. 碳 ②. 澄清石灰水 ③. 半敞口 ④. 实验4和5 ⑤. 探究O2起始浓度与燃烧的关系 ⑥. > ⑦. BCD
【解析】
【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因为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填: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蜡烛燃烧有CO2生成,可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故填:澄清石灰水。
(3)CO2与CO的浓度比半敞口大于密闭,对比实验2和3,蜡烛在半敞口条件下燃烧更充分,故填:半敞口。
(4)对比实验4和5,图2 图3 ,图3 更松散CO2与CO的浓度比更高,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蜡烛的位置越分散,燃烧越充分”,故填:实验4和5。
(5)实验5、6、7氧气的起始浓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探究O2起始浓度与燃烧的关系,故填:探究O2起始浓度与燃烧的关系。
(6)由实验5、6可知,氧气浓度越高,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实验7氧气浓度大于实验6,故x大于344.9,故填:>。
(7)A、蜡烛燃烧不可以消耗尽密闭容器内氧气,氧气总有剩余,A错误。
B、蜡烛充分燃烧,一氧化碳生成少,可减少污染,B正确。
C、实验1中氧气浓度基本不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空气中氧气分子不断补充,C正确。
D、根据实验结果,氧气浓度越高,蜡烛燃烧越充分,一氧化碳含量越少,因此燃料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富氧空气中燃烧,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D正确。
故选:BCD。
【生产实际定量分析】
39. 叠氮化钠(NaN3)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的气源,产生气体的原理是:2NaN3+CuO=Na2O+3N2↑+Cu。计算130gNaN3完全反应生成N2的质量。
【答案】84g
解:设130gNaN3完全反应生成N2的质量为x。
,x=84g
答:130gNaN3完全反应生成N2的质量为84g。
【解析】
【详解】见答案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A.调酱
B.煮面
C.捞面
D.拌面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B
鉴别O2和CO2
伸入燃着的木条
C
除去Cu粉中的Fe粉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2
34.2
37.2
40.1
42.6
45.8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连线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目的
操作或装置
现象
结论
________
黄铜能在铜片表面
刻画出明显痕迹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探究金属铜的
导热性
___________
铜有导热性
比较铁和铜的
金属活动性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容器情况
蜡烛位置
O2起始浓度
CO2与CO的浓度比
熄灭时O2浓度
1
敞口(模拟通风环节)
如图1
21%
1205.1
持续稳定燃烧,保持在20.4%左右不变
2
半敞口(模拟有烟囱的环境)
如图1
21%
1202.2
持续稳定燃烧,保持在20.3%左右不变
3
密闭
如图1
21%
223.7
约16%
4
密闭
如图2
21%
255.6
约16%
5
密闭
如图3
21%
270.6
约16%
6
密闭
如图3
22%
344.9
约16%
7
密闭
如图3
23%
x
约16%
2022-2023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94%D, 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食用瘦肉、蛋、鱼等可以补铁,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2021世界水日的主题,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03%,不符合题意;, AC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