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1. 201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 70 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彩旗飘扬
B. 礼炮轰鸣
C. 歌声嘹亮
D. 气球升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彩旗飘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礼炮轰鸣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歌声嘹亮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气球升空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尝药品的味道
B. 实验之前检查药品和仪器是否齐全
C. 实验中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 实验后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之前检查药品和仪器是否齐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中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后将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 实验室中大理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选项正确;
B、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故选项错误;
C、滴瓶用来储存液体药品,故选项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学习化学要有分类的思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B. 冰水混合物C. 洁净的空气D. 矿泉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
【详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镁mgB. 铝ALC. 钠NAD. 铜Cu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故A不正确;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B不正确;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C不正确;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是Cu,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缓慢倒入,图中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
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
故选:A。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 小明欲用托盘天平称取23.6g食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在添加药品过程中发指针向右偏转(砝码质量最小为5g),此时正确的操作是
A. 向左盘添加药品
B. 向左移动游码
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减少右盘砝码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明欲用托盘天平称取23.6g食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使用20g砝码和3.6g游码,在添加药品过程中发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太轻,需要向左盘添加药品质量;
故选:A。
9. 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空气和氮气,要把它们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带火星的木条B. 澄清石灰水C. 燃着的木条D. 光亮的铁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时,只有在氧气中木条复燃,而在空气中和氮气中现象不明显,都有可能熄灭,所以不能用来鉴别;
B、三者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来鉴别这三种物质;
C、用燃烧的木条时,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而在空气中燃烧不变,在氮气中木条立即熄灭。所以能用来鉴别。
D、光亮的铁丝只能鉴别出氧气,无法鉴别空气和氮气,故不可行。
故选C。
10. 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
B. a、b两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刚开始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气体减少,压强小于最初的气压,图像不符,A错误。
B、a、b两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b试管反应速度快,图像不符,B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高锰酸钾质量为零,图像不符,C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刚开始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氯化钾质量为零,达到反应温度后,氯酸钾分解氯化钾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氯化钾质量不变,图像相符,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题,共40分)
11.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 镁 B 氧气 C 氮气 D 金刚石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
(2)能用于做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是______;
(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物质______。
【答案】 (1). B (2). A (3). C (4). D
【解析】
【详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2)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能用于做烟花和照明弹;
(3)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作保护气所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
(4)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物质。
12.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
(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为止;
(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________.
(4)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未达到预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回答一条即可)
(6)已知: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 (1). (2). 保证集气瓶内氧气全部耗尽 (3).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 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5). 不能
【解析】
【详解】(2)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待反应停止冷却后,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直到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时为止,此时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3)为了实验的准确性,为了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所以应加入过量的红磷;
(4)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5)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②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③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等;
(6)镁能够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实验,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13. 正确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玻璃导管和橡皮塞相连时,需将玻璃导管先____________,再转动旋入橡皮塞。
(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某同学欲量取40mL的稀盐酸,他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10mL”或“50mL”)量筒和______________配合使用来吸取稀盐酸,在量取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用水润湿 (2). 50mL (3). 胶头滴管 (4). B
【解析】
【详解】(1)将玻璃导管和橡皮塞相连时,需将玻璃导管用水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
(2)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某同学欲量取40mL的稀盐酸,他应选择50mL量筒,量筒内加液时,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度线.在量取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其中规范的是B.
【点睛】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4.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白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加热能生成气体C。银白色金属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C中能燃烧。请回答:
(1)C的名称:______;B在该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2)D在C中燃烧文字表达式是___;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砂,目的是____。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C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 (1). 氧气 (2). 催化 (3).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5). 分离液态空气
【解析】
【分析】
A是白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加热能生成气体C,推出A为氯酸钾,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银白色金属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推出D为铁,将推出的物质带回题干验证符合。
【详解】(1)推出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中起催化作用;
(2)推出C为氧气,D为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目的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3)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15. 如图是验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把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了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烧得更旺,发白光,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 (1). 将红热的木炭从上到下缓慢伸入瓶中 (2). C+O2CO2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详解】把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了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正确操作方法是:将红热的木炭从上到下缓慢伸入瓶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C+O2CO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②_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3)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5)用(2)题中组合装置制取氧气,测得瓶中氧气浓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6)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为了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AF (3). 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证明已满 (4).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 B (7). 过氧化氢水+氧气 (8). 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就收集(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或等集气瓶从水中拿出后才盖玻璃片) (9). AE
【解析】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②是分液漏斗;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可选用B,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5)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时,测得瓶中氧气浓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就收集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或等集气瓶从水中拿出后才盖玻璃片等;
(6)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较为干燥的甲烷。
17.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资源。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①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可用于______。
②向紫色石蕊试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二氧化碳的制取
①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A制CO2,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②装置B和C均可以收集CO2,若用B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选填“b”或“c”)通入,此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
③发生装置A用于制取CO2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答案】 (1).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2).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 灭火 (4). 溶液变红色 (5). 二氧化碳+水→碳酸 (6). 稀盐酸 (7).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8). b (9).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10).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1). 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解析】
【详解】(1)①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②向紫色石蕊试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碳酸;
(2)①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A制CO2,a中加入的物质是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②装置B和C均可以收集CO2,若用B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此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若用C装置收集,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③发生装置A用于制取CO2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发生。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1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对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