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总分:100分 测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Mg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从环境吸收能量
2.下列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l-1
B.2H2(g)+O2(g)=2H2O(g) ΔH =-571.6 kJ·ml-1
C.C(s)+O2(g)= CO2(g) ΔH =-393.5 kJ·ml-1
D.C(s)+O2(g)= CO2(g) ΔH =+393.5 kJ·ml-1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 = Na+ + H+ +CO32-B.CH3COOHCH3COO- + H+
C.H2SO32H++SO32-D.Na2CO3 = Na+ +CO32-
4.下图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 >0B.ΔH1 >ΔH2
C.S(g)比S(s)稳定D.S(s)转化为S(g)是吸热过程
5.在2A(g)+B(g) ⇌4C(g)+D(s) (△H>0)已达化学平衡时,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加快,又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采取的措施( )
A.减小C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6.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2D(g),下列在不同条件下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 v(A)=24ml•L-1•min-1 B. v(B)=1.5ml•L-1•s-1
C. v(C)=0.4ml•L-1•s-1 D. v(D)=0.5ml•L-1•s-1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M(g) ⇌bN(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
C.物质M的转化率变小D.a、b的大小关系是:a < b
8.在I-存在下,H2O2分解的反应历程为:
①H2O2 +I- → H2O + IO-
②H2O2 +IO- → H2O + O2+ I-
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改变了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焓变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C.I-改变了双氧水分解的反应历程
D.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第1步反应
9.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kJ·ml-1。若断裂1mlH-H、1mlN≡N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945.6kJ,则断裂1mlN-H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
A.391kJ B.360.2kJ C.782kJ D.431KJ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
B.当ΔH<0,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C.2NO(g)+ 2CO(g) = N2(g)+ 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反应NH3(g) + HCl(g) =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11.采取下列措施对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 )
A.Al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B.Na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量
C.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
12.某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 ⇌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在容器中加入氦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13.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甲酸(H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甲酸是共价化合物
B.在相同条件下,取相同体积、0.1ml/L的盐酸和甲酸溶液,试验其导电能力,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C.在相同条件下,取相同体积、0.1ml•L-1的盐酸和甲酸,分别与等量的镁条反应,前者反应更快
D.常温下,新配制的0.1ml·L-1甲酸溶液的pH为2.4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p1 < p2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若正反应的△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图
D.由图d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15.稀氨水中存在着平衡:NH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应加入适量的( )
A.NH3B.H2O C.HCl气体 D.NH4Cl固体
16.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程度减小
B.稀释HCN溶液过程中,增大
C.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CN+CO2+H2O=2HCN+Na2CO3
D.在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中c(H+)大小关系为CH3COOH溶液
17.(14分)室温下,用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以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稀溶液的密度、比热容与水的相同,并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重要仪器是 ;玻璃搅拌器是否可以用铜质材料替代 (填“是”或“否”)。
(2)为什么所用 NaOH 溶液要稍过量?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温度差(t2-t1)的平均值为 ℃,中和热 kJ/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改用60mL 0.50ml/L盐酸跟50mL 0.55m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同
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分三次倒入内筒中
C.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5)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时,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使用的酸碱组合:①稀盐酸、稀NaOH溶液;②稀盐酸、稀氨水。测得生成1mlH2O时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填序号)。
18.(14分)作为绿色氧化剂和消毒剂,H2O2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已知:2H2O2(aq)=2H2O(l)+O2(g)。回答下列问题:
Ⅰ. 实验表明,在54℃下恒温储存两周,H2O2的浓度仍然保持为原来的99%,这说明H2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比较 (填“高”或“低”)。
Ⅱ. 某探究小组通过测定H2O2分解过程中生成氧气的量来研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已知实验温度为343K和283K,每次实验使用3 mL 30% H2O2溶液。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2)实验后整理数据,得出H2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c表示实验 (填“01”“02”或“03”)中H2O2的浓度变化。
②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Ⅲ.H2O2不稳定、易分解,Fe3+、Cu2+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
有同学提出将0.1ml·L-1 FeCl3改为 ml·L-1 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14分)Ⅰ.将CO2转化为CO、CH3OH等燃料,可以有效的缓解能源危机,同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实现“双碳目标”。
800℃时,H2还原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ⅰ:CO2(g)+H2(g)CO(g)+H2O(g) ΔH1=+41kJ·ml-1 K1=104
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5kJ·ml-1 K2=10-3
(1)反应CO(g)+2H2(g)CH3OH(g) ΔH3= kJ·ml-1,K3= 。
Ⅱ.为了减少CO的排放,某环境研究小组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清洁能源二甲醚(DME),反应如下:4H2(g)+2CO(g)⇌CH3OCH3(g)+H2O(g) ΔH=-198kJ·ml-1。
(2)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Ⅲ.(3)在一定温度下,向2.0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l H2和1ml CO,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①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l·L−1·min−1。
②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③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二甲醚的浓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v(CO)与v(H2)的比值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20.(14分)Ⅰ.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其中一步反应为2SO2(g)+O2(g)2SO3(g) ΔH= −196.6kJ·ml-1。
(1)利用下表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①应选择的温度是 。
②应采用的压强是 ,理由是 。
③实际生产中原料气含SO2为7%(体积分数)、O2为11%。O2相对过量的理由是 。
Ⅱ.(2)在一定温度下,将4.0 ml SO2与2.0 ml O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2 min达到平衡状态,SO2的平衡转化率90.0%。
①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 。
②在相同温度下,某容器内c(SO2) = c(O2) = c(SO3) = 1.0 ml·L-1,则此时反应速率 v(正) v(逆) (填“>”、“<”或“=”)。
Ⅲ.(3)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 △H<0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若在c时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请在图上将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变化情况画在c~d处(每一时刻只改变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条件之一)。
a
b
c
d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75×10-5
6.2×10-10
Ka1=4.5×10-7 Ka2=4.7×10-11
实验次数
反应物温度/℃
反应前体系温度t1/℃
反应后体系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6.2
26.0
26.1
29.3
2
27.0
27.4
27.2
30.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4
26.4
31.2
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K
催化剂(MnO2)的质量/g
01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343
0
02
探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83
0
03
探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43
3
时间/min
0
20
40
80
100
n(H2)/ml
2.0
1.4
0.85
0.4
—
n(CO)/ml
1.0
—
0.425
0.2
0.2
n(CH3OCH3)/ml
0
0.15
—
—
0.4
n(H2O)/ml
0
0.15
0.2875
0.4
0.4
温度
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1×105Pa
5×105Pa
1×106Pa
5×106Pa
1×107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博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检测化学docx、博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检测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学科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学科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