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1.(1分)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⑤⑥⑦D.②③④⑥
2.(1分)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B.鱼类洄游
C.春风又绿江南岸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1分)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C.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4.(1分)将收获的小麦、玉米尽快晒干后入仓存放,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保证种皮干燥坚硬,防止虫类咬损
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5.(1分)海带是含碘比较丰富的食物,下列关于海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带靠孢子繁殖后代
B.海带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C.海带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叶
D.海带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6.(1分)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A.食物泡B.伸缩泡C.细胞质D.细胞核
7.(1分)如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④
B.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C.与幼根的生长密切相关的部位是①和④
D.①对根尖起保护作用
8.(1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 )
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9.(1分)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是一种裸子植物
B.水稻种子中没有子叶
C.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
10.(1分)同学们利用萌发和煮熟的绿豆种子探究呼吸作用,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只能在晚上无光时进行
B.甲瓶中蜡烛熄灭,说明产生二氧化碳
C.乙瓶中蜡烛继续燃烧,说明产生氧气
D.处于萌发状态的是甲瓶中的种子
11.(1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动物细胞,乙表示植物细胞
B.③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②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D.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2.(1分)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说,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2)该图所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3)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5)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那么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之间存在着 关系。
14.(3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如图甲、乙、丙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想在观察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该选择图甲中的 镜头。
(2)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效果由①变成②,玻片标本应向 方向移动。
(3)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②变成③,应转动图乙中的结构【 】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4)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效果由③变成④,应调节图乙中的结构【 】 。
15.(3分)下面图1为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1所示细胞结构中,【 】 控制物质的进出。
(2)图2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填“相同”或“不同”),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3)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2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 ,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16.(3分)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植物白天和夜晚都可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是 (填写字母),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图中的 (填字母)生理活动。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为酒精溶液。
(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 环境中。
17.(3分)花生又名落花生,是因为花生有一个“绝活”,花生的花在落了以后,然后在土里长成荚果,如此地上开花,所以花生也就被称为落花生。图一是花生果实的结构,花生果实有甲乙两部分组成。图二是双子叶植物叶的横切结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中的乙是由花生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乙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花生种子的 中。
(2)气体进出叶片,都是通过图二中叶片的【 】 实现的。
(3)生活中,“水往低处流”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却是向上运输的 作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管道是 。
18.(3分)科学探究题:鼠妇,又叫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 (选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结果如下: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3)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应进行 实验。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5)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如何处理?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1分)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⑤⑥⑦D.②③④⑥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煮熟的鱼、珊瑚、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草、冬眠的蛇、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
故选:A。
【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1分)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B.鱼类洄游
C.春风又绿江南岸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降低温度,也能降低温度,使树下氧气较多、湿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鱼类洄游是鱼类因生理要求,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更好地繁衍后代,B符合题意;
C、春风又绿江南岸,C不符合题意;
D、蚂蚁是群居动物,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1分)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C.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1.洁净玻片;2.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上撕取一块薄膜;4.把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6.染色:因为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为了观察细胞核,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
【解答】解:A、标本薄而透明。A正确。
B、染色时,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若有气泡,将气泡赶出。
D、盖盖玻片时,然后缓缓放平。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4.(1分)将收获的小麦、玉米尽快晒干后入仓存放,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保证种皮干燥坚硬,防止虫类咬损
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2)刚收获的种子主要是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内的水分越多,呼吸作用越强,晒干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种子的呼吸作用.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答:A、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出去,为错误项。
B、刚收获的种子基本上不进行光合作用。
C、晒干的主要目的减少体内的水分,为错误项。
D、种子体内的水分越多,体内的有机物就消耗的越多,为正确项。
故选:D。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把刚收获的种子晒干主要就是减少体内水分,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5.(1分)海带是含碘比较丰富的食物,下列关于海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带靠孢子繁殖后代
B.海带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C.海带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叶
D.海带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分析】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AC、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茎、叶的分化,只是像叶一样的叶状体,C错误;
B、海带体内含叶绿体,B错误;
D、海带无根、茎,因此不是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藻类植物的特征。
6.(1分)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A.食物泡B.伸缩泡C.细胞质D.细胞核
【分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解答】解: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墨水会随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7.(1分)如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④
B.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C.与幼根的生长密切相关的部位是①和④
D.①对根尖起保护作用
【分析】图中①伸长区、②成熟区、③根冠、④分生区。
【解答】解:A、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②成熟区;
B、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根冠、①伸长区,错误;
C、①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因此,正确;
D、③根冠对根尖有保护作用。
故选:C。
【点评】掌握根尖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8.(1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 )
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
【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而岩石圈又属于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而生物圈又包括水圈;
D、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1分)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是一种裸子植物
B.水稻种子中没有子叶
C.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
【分析】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子叶只有一片,双子叶植物是子叶具有两片,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水稻具有根、茎、叶、花,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错误。
B、水稻种子中有子叶,错误。
C、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
D、精白米是去除全部种皮和胚的结构,错误。
故选:C。
【点评】明白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0.(1分)同学们利用萌发和煮熟的绿豆种子探究呼吸作用,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只能在晚上无光时进行
B.甲瓶中蜡烛熄灭,说明产生二氧化碳
C.乙瓶中蜡烛继续燃烧,说明产生氧气
D.处于萌发状态的是甲瓶中的种子
【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说明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11.(1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动物细胞,乙表示植物细胞
B.③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②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D.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解答】解:A、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甲图具有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B、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①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D、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故选:D。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1分)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解答】解:A、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故不符合题意。
B、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伐优留劣,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
C、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故符合题意。
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
故选:C。
【点评】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说,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 和非生物部分。
(2)该图所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共有 5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植物→鼠→猫头鹰 。
(3)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猫头鹰 。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
(5)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那么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之间存在着 捕食和竞争 关系。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某些细菌也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自己制作有机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植物→鼠→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5)猫头鹰吃蛇,两者有捕食关系,两者有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2)5;植物→鼠→猫头鹰。
(3)猫头鹰。
(4)太阳能。
(5)捕食和竞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
14.(3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如图甲、乙、丙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想在观察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该选择图甲中的 ①④ 镜头。
(2)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效果由①变成②,玻片标本应向 右下 方向移动。
(3)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②变成③,应转动图乙中的结构【 ① 】 转换器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4)图丙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效果由③变成④,应调节图乙中的结构【 ⑥ 】 细准焦螺旋 。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等步骤。
(2)甲图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图乙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载物台、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解答】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目镜倍数越小;③④有螺纹为物镜,镜头越短,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长目镜①和短物镜④。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题干中①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方,即移到视野中央,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3)②变成③放大倍数变大,观察范围变小,应该转动图乙显微镜的①转换器。
(4)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应调节图乙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
(1)①④。
(2)右下。
(3)①转换器。
(4)⑥细准焦螺旋。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3分)下面图1为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1所示细胞结构中,【 ② 】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2)图2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分裂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④表示细胞 分化 的过程。
(3)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2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 生理盐水 ,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分析】图1中A植物细胞、B动物细胞,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图2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C上皮组织、D肌肉组织、E神经组织、F结缔组织。
【解答】解:(1)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
(2)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此生理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染色体,因此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3)图2中所示细胞是人体细胞和组织,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或失水而皱缩。
故答案为:(1)②细胞膜;
(2)分裂;相同;
(3)生理盐水。
【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细胞分裂、分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植物白天和夜晚都可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是 AB (填写字母),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图中的 B (填字母)生理活动。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二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C (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1 为酒精溶液。
(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 黑暗 环境中。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图甲中,A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B产生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图丙中1酒精,2清水。
【解答】解:(1)图甲中,A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产生水蒸气;C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图中的B蒸腾作用。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一中的二氧化碳,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装置二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4)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AB;B;
(2)二;C;
(3)1;
(4)黑暗。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对照试验的特点。
17.(3分)花生又名落花生,是因为花生有一个“绝活”,花生的花在落了以后,然后在土里长成荚果,如此地上开花,所以花生也就被称为落花生。图一是花生果实的结构,花生果实有甲乙两部分组成。图二是双子叶植物叶的横切结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中的乙是由花生花中的 胚珠 发育而来的。乙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花生种子的 子叶 中。
(2)气体进出叶片,都是通过图二中叶片的【 ④ 】 气孔 实现的。
(3)生活中,“水往低处流”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却是向上运输的 蒸腾 作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管道是 导管 。
【分析】图中甲果皮、乙种子、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
【解答】解:(1)观图可知:乙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来,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2)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都是通过图二中叶片的④气孔实现的。
(3)蒸腾作用拉动了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
故答案为:(1)胚珠;子叶;
(2)④气孔;
(3)蒸腾;导管。
【点评】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3分)科学探究题:鼠妇,又叫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 乙 (选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 。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结果如下: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 阴暗 的环境中。
(3)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应进行 重复 实验。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水 。
(5)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如何处理? 把它们放回到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要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所以应选择乙装置。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多,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丙装置中的唯一变量是水,所以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乙;光;
(2)阴暗;
(3)重复;
(4)水;
(5)把它们放回到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
时间(min)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平均值
明亮
5
3
2
2
1
2
2
3
1
0
2
阴暗
5
7
8
8
9
8
8
7
9
10
8
时间(min)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平均值
明亮
5
3
2
2
1
2
2
3
1
0
2
阴暗
5
7
8
8
9
8
8
7
9
10
8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6页。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5页。